***:送“收割机”到田间地头
近日,泗水县杨柳镇小辛庄村村民在泗水县人民检察院驻村帮扶工作组的帮助下争取到了一笔扶贫资金,驻村工作组和第一书记通过征求群众意见、走访调研的方式多方论证,为村里购买了一台联合收割机,帮助村里解决了收麦难的问题。
当初,为确保这笔帮扶资金的合理使用,真正为群众解决实际难题,泗水县检察院检察长胡晓雷与驻村帮扶工作组、村干部及党员和群众代表召开座谈会,共同商定帮扶资金使用问题。
“自来水管道、文化广场、路灯这些都有了,咱最需要的是生产工具,眼看这就麦收了,我觉着咱村缺一台收割机,不然每年都得等人家割完才有收割机来咱这里,麦穗头都落了。”住在村西头的群众代表的张志忠大哥说道,小辛庄村家家户户都种小麦,张大哥自己家里也种着五亩麦田,这个提议得到了很多人的赞同。
座谈会上,各位党员和群众代表踊跃发言,谈着自己的规划和憧憬。
胡晓雷检察长指出,扶贫资金的使用,就应该多听取群众意见,要深刻了解群众的需求,把好钱用在刀刃上,实实在在地为群众解决困难,避免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在充分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驻村工作组又针对杨柳镇实际情况走访了县农业局、农机局,经过论证分析和走访调研,认为小辛庄周边确实收割机稀缺,最终决定用这笔扶贫资金为小辛庄村购买一台联合收割机,解决群众割麦难的问题。
今年麦季天气阴晴不定,经过几天连续奋战,利用新买的联合收割机,小辛庄村村民终于在大雨前把麦子抢收完毕,避免了大风降雨导致的小麦倒伏、减产。
“你们不仅帮我们通自来水管道、装路灯,连收割机都帮我们买了,真是真心为群众办实事的好干部。”一名正在收麦子的群众说道。
孔国惠
新闻推荐
国外“取经”国内念,从泗水劳务外派看时代变革 出国打洋工升级版“钱景”在哪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万德龙鲍童作为外派劳务大省,山东去年外派各类劳务人员68673人,连续九年居全国第一位。说起济宁外派劳务市场就不得不提泗水,最高峰时能占济宁全市外派人员6成,孕育...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