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抗战伉俪金余一、高玉荣:夫妻“携手”走出动荡时代

济南日报 2015-03-23 23:37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李朕葳通讯员张振河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先生坐在马扎上熟练地操作着鼠标,敲击键盘的声响不时传来,坐在沙发上的老奶奶看着这个网名“90后”的老先生,眼中充满了温柔。“老头92岁了,还那么时尚,他捣鼓的东西咱不会。”老奶奶名叫高玉荣,正在使用电脑整理材料的是她的老伴金余一,二人先后参加革命,新中国成立当年结婚,如今这对抗战伉俪已经携手走了近70个年头。

他由“苦工”成长为革命战士1923年,金余一出生在泗水县北陈村。由于抗日战争爆发,金余一原本富裕的家庭开始走向没落,一家人只得靠贩洋油、洋火为生,生活十分艰难。不久后,金余一的弟弟因营养不良饿死。1941年,金余一被邻村的“姚麻子”带到东北“满洲国”珲春县做苦工。每天12个小时的高强度劳动,稍有不顺便会遭到拳打脚踢,三个多月后,许多人因劳累过度病死。有时候,一夜之间工地上会多出近十具尸体。半年后,金余一几经周折终于回到家中,卧床休养了三个多月才保住性命。

1942年春天,病愈的金余一准备参军。当时泗水周边多方势力交错,金余一按照家人的安排进入汪运广部,之后,金余一发现该部队与日军有勾结,便逃出部队,回乡务农。

1944年3月,金余一的弟弟在共产党部队参军。同年9月,金余一进入共产党费县一学校学习,并于当年11月分配到费县征收处工作,这一年,他的母亲成为妇救会委员,妹妹参加村姊妹团并当上团长,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走上了革命道路。

抗日战争时期,金余一所在的学校经常被迫转移,学生常常在树林里上课,柴不够烧就去捡,粮食不够就去挖野菜。

1945年8月15日,当他们在苍山县大邵庄村学习时,传来“日本鬼子投降了”这一喜讯,吃罢早饭,他和同学们就兴奋地到地头向附近村民传播这一重大喜讯。

她多次粉碎敌特破坏阴谋“鬼子在我们村的三个出口放火,大火几乎淹没了整个村庄。”1938年,日军进攻高玉荣所在的村庄,村子里顿时狼烟四起,许多村民死于非命。年仅8岁的高玉荣跟着家人逃离村子,翻越一道高墙时,他的父亲高万龙在墙上摔了下来,不久就去世了。侵略者的凶残,在高玉荣年幼的心中烙下了深深地印记。

在叔叔和姐姐的熏陶下,高玉荣开始接受了马列主义教育,并走上革命道路。1943年,高玉荣的家乡解放,12岁的她跟着村民唱革命歌曲,参加斗争会。14岁那年,在同村60多名同龄小妹妹的推选下,高玉荣成为姊妹团团长、指导员和女民兵连的指导员。“姊妹团,识字班,学文化,知识宽,向前看,积极干,为了共产主义早实现”。高玉荣时常还念叨起当时与姊妹团姐妹们一起唱革命歌曲的情形,当时高玉荣主要在太平庄附近工作,太平庄是敌人进入我解放区的总路口,1944年后,是抗日战争形势最为焦灼的一年,为了防止敌特进入解放区破坏,姊妹团60位姑娘,身束武装带,肩扛土枪,手持长矛日夜在村北路口站岗,成功粉碎了多起敌特进入解放区搞破坏的事件。

为支援前线,高玉荣带领姊妹团团员,投入大生产运动、支前运动,把收获的粮食,用磨和碾制成米面和煎饼,用手推车送到附近的粮库,支援前线。“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妇女才能得到彻底的解放,走出家门,走向社会。”高玉荣说。

金余一、高玉荣翻看自己的回忆录

新闻推荐

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千年陶乡的守护与新生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鲍童通讯员包庆淼姚树华李玉田随着时代的发展,制陶行业逐步衰退,靠制陶手艺吃饭的艺人纷纷另谋出路,到现在,泗水县柘沟镇...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