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我从不坐着给学生讲课!”

大众日报 2014-11-17 03:01 大字

□本报记者赵琳

一间约50平方米的瓦房,坐着40多个孩子,有的3个孩子共用一张课桌。这是济宁市泗水县圣水峪镇东卸甲小学的毕业班教室。讲台只有一米宽,放上讲桌后,剩下的空间只能够转动身体。冯佃生左手拄腋拐,右手扶手杖,努力挺直上半身,给孩子们上课。

冯佃生3岁时患上小儿麻痹症,由于没有得到有效治疗而落下病根,左腿残疾。1976年初中毕业后,他到东卸甲小学当起民办老师。已经在这个山区小学的“讲台”上“站”了38年了。

上课时,每当需要在黑板上写字,冯佃生就把手杖立在讲桌旁,左臂拄着腋拐,用右手吃力地移动着粉笔。“也有学生心疼我,说老师,你坐下讲课吧。我认为不行,虽然我腿有残疾,可我从不坐着给学生讲课!”他的声音倔强而平静。

也许是因为身体状况异于常人,冯佃生格外注重言传身教。一次上课前,他走进教室,发现教室里面到处都是纸屑。他把拐杖放在门边,艰难地弯下腰,伸手去捡。片刻之后,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拿起扫把行动起来。“那以后,那届毕业班再也没出现过值日生懈怠的情况。”冯佃生说,当老师光靠说教不行,必须以身作则。一位学生在周记中这样写道:“冯老师使我明白了不少东西,学会了怎样做人,这些将影响我的一生。”

2009年7月的一天,冯佃生看到学校电工一个人在架子上爬上爬下挺辛苦,就主动上前帮忙递工具,却不小心被电线绊倒,造成右腿膝部轻微骨裂。当医生告诉他至少休息半个月时,他犹豫了,“还有一个班的课咋办呢?我不能上课,学生怎么办?”简单处理了一下右腿伤处,他就回到学校。此后一个多月,他都是艰难地挪进教室,一天下来,受伤的右腿肿痛难忍,但他一直坚持站着讲完整堂课。“我从来不坐着给学生讲课,30多年了一直这样。我用行动告诉孩子们,身体可以残疾,意志不能残缺。”

由于种种原因,冯佃生至今没有结婚,他平时住在学校20平方米的房子里,白天工作,夜里值守。每天早上6点钟,他早早地打开校门,把煤炉点燃烧上水,将教室收拾干净,简单吃完早饭,就迎接孩子们陆续来到学校,开始一天的教学。在他的时间表上,没有周末和节假日。寒来暑往,年复一年,学校真正成了他的第二个“家”。

以前的学生,有的在法国留学,有的在农村,还有的工作在全国各个地方。54岁的冯佃生依然坚守在山区小学的讲台上,“像我这种情况,如果连学生都教不好,我还能干啥,一年一年向前拼呗。”

新闻推荐

泗水:资源整合“指挥棒”带动全域隆起

■县域旅游发展样本启示⑨□本报记者付玉婷济宁地形以平原为主,位于东部的泗水是全市唯一一处纯山地县。山清水秀、名泉荟萃、空气清新等自然生态特色突出的同时,泗水也存在着经济基...

泗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泗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