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尼山的黄昏

济南时报 2011-04-19 17:40 大字

□林之云

如果说真的山不在高,尼山无疑是典型中的典型。它只有340米,按地理学的定义,刚刚能够算得上山。然而,凡知道孔子的差不多也都知道它。

尼山在泗水县境内,从曲阜往临沂方向,下高速沿沂河往西,不远就到了。但是,拜谒孔子的大都去曲阜,很少去尼山,深秋时节,来这里的人就更少了。

我们到的时候是下午四点,仿佛是专门奔着那里的黄昏去的。山道上阳光柔和,一派秋色,一进山门,一股浓浓的草花香味迎面而来。

沿着山道,一条深又宽的溪谷引着你向上。溪叫智源溪,意即智慧的源头和源泉。溪谷里没有水,却密密麻麻的都是甘菊,暗黄色的花开得正欢,花香的味道原是由它们发出。而孔庙、尼山书院和尼山神庙的院子里,则长满了野草莓,圆形的叶片呈深绿,边缘有轻微的锯齿状,郁郁葱葱地。野草莓还没有结果,只开着嫩黄的五瓣花。

尼山原来叫尼丘山,后因孔子字孔丘,就改称尼山。据说孔子生下来时,头部中间凹陷,很像尼丘山,才叫了孔丘。一个人生在这里,因山得名;又因为他名气实在太大,最后却使得山改掉了原来的名字。这种事就是包括对皇帝的避讳在内,恐怕也不多。

尼山有峰五座,称五老峰,中峰为尼丘。最东边一座山头光秃秃的,没有一棵树,几乎寸草不生。西北的几座山上,从山的顶部分野,一边长着齐刷刷的松林,另一边空无一物,像是剃着个阴阳头。孔庙就坐落在尼山东麓。

孔庙很大,院落套着院落,古色古香的,院落之间,有长长的木道相连。因为时间关系,我们脚步匆匆,踏在木板上,发出咯噔咯噔紧凑的响声,打破着这里的冷清。

颜母庙中,两棵高大的杏树立于两旁,一口井被石栏围着,井水已经干涸。孔庙前新栽了一棵楷树,细细的,直直的,金黄的叶子在风中微微抖动。楷树多用来象征传道解惑的师长,和模树在一起,称为楷模。可惜,模树长什么样,从来没有见过。

尼山主峰下,立着一块石头,远远看去,像是一个侧身站着的孔子,近了看,却不大像。

夕阳从西边斜斜地照过来,尼山里的光线渐渐暗下来,风也有点凉了。

传说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晚年和年轻女子颜徵在相遇在尼山,野合生下孔子,山上现存的夫子洞,就是孔子的生长之地。在尼山,这次又听到了另一个版本。据当地一位大娘讲,传说孔子的母亲本是当地尼姑庵里的一个尼姑,将孔子生在河对岸凤山脚下的一片红草坡上,后来被一只由神仙变身的老虎,叼到尼山下的夫子洞中。老虎咬死了自己的小虎崽,用虎奶喂大了孔子。

老大娘淳朴热情,说得津津有味。她哪里知道,在孔子那个年代,还没有和尚和尼姑。她所说的一切,只是为了渲染一代圣贤来历的传奇。

实际上,孔子出生的村庄叫鲁源村,意为鲁国之源,也是后来起的名字。尼山下的一条公路通向几里地外的鲁源村,路南就是沂河,在村西南形成一个硕大的水库,叫尼山湖。从尼山上望过去,尼山湖烟波迷茫,湖对岸的山,在黄昏渐暗的光线中隐约可见。

尼山脚下,夫子洞仍在。成片的条条横石,一层叠着一层,中间豁然出现一个洞口,洞深不到十米,泉水从里深处高高低低的石缝中带着响声流出,沿着细小的水道向外淌。泉水清冽透明,洗把脸,顿时愈感凉爽。

就像那些传说一样,几千年来,那山泉从未间断过。它顺本不起眼的尼山而下,汇进沂河,当时汇进的也许是泗水。孔子长大后,就站在那条河边,发出“逝者如斯夫”的那一声长叹。

天色已晚,可能已经过了平时下班的时间,孔庙的管理人员拿着锁在门外等我们,态度友好平和。和他们打着招呼,我们步出院门。那一刻,我忽然意识到,又一个黄昏,留在了那些院子里。

这些黄昏来过很多次了,不管那里有没有前来瞻仰的游客。再往前说,它也不管孔子有没有在那里出生和成长,孔子力大无比的父亲是不是在那里遇到了年轻貌美的爱情,它都会按时到来,只是冬天早一点儿,夏天晚一点儿。

孔子出生也是在秋天,或许也是在这样一个普通而安静的黄昏,和我们看到的相差无几,甘菊照样在溪谷里兀自鲜艳,野草莓在衰败的草丛间等待着果实出现。

黄昏很快就要过去,夜晚就要降临,孔子在河边感叹过不停消逝的事物,肯定也包括那里的暮霭和夜色。而我们,有幸遇到了一次。

国学很热,儒学很热,尼山和那里的黄昏,却如此平静而寂寞。

(请图片作者速告知通讯地址)

新闻推荐

玩转山东之济宁

作者:整理/狄海洲石门山 原名龙门山,位于曲阜城东北方向21.5公里的曲(阜)泗(水)宁(阳)三县交界处,因两山对峙,形如石门,故名。石门山由8个山头组成,突兀的褐色岩石,古建筑的凌空飞檐点缀其中,宛若一...

泗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泗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尼山的黄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