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全面清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

济宁日报 2019-08-06 10:49 大字

本报通讯员韩瑾丁大庆

为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治理校外培训机构乱象,切实减轻中小学生课外负担和家庭负担,济宁市全面启动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工作,清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初见成效。

多部门联动确保组织保障有力

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校外培训机构治理要求和相关部门职责分工。市教育局多次召开调度会、现场会,与各县市区签订任务书,强化工作部署推进,推广先进治理经验。联合市公安、民政、人社、市场监管部门在《济宁日报》等新闻媒体联合发布《关于开展校外培训机构专项治理行动的公告》,向社会公布治理工作要求和举报电话邮箱。制定了《济宁市校外培训机构治理情况专项督查评分细则》,开展校外培训机构治理专项督查。组织开展暗访抽查,每个县市区抽查5所左右机构,共抽查校外培训机构60所,并印发通报限期整改。今年3月份组织了“摘牌行动”,联合综合执法部门将200多家违规办学机构牌子摘除。

强化宣传引导妥善推进治理

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的日常监管,引导举办者和从业人员牢固树立法制意识,正确把握教育规律和青少年成长规律,切实增强依法办学和科学育人的自觉性;通过济宁教育微信公众号、济宁教育网、《济宁日报》济宁教育专版等媒体发布“济宁市关于清理整顿校外培训机构公告”,对清理整顿工作进行广泛宣传。深入宣传专项治理工作的重要意义,认真做好政策解释工作,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理性看待校外培训的作用,广泛凝聚社会共识,积极稳妥推进专项治理工作。与此同时,济宁市还就校外培训机构的设置标准,办证流程等对外进行公布。

全面摸底排查确保不留死角

曲阜市、经开区指导镇街建立了基层联合执法工作机制,将校外培训机构的监管纳入镇政府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金乡县建立了联席会议办公室、中心校(联区)、学校三级网格化管理制度,探索开展校外培训机构网上审批和管理,初步建立了培训机构信用体系,通过建立学杂费专用账户、严控账户最低余额等措施加强对培训机构资金的监管。

嘉祥县建立了校外培训机构管理联席会议制度,开展联合执法,执法人员现场签字并形成行动纪要。泗水县对违规非法培训机构,在各相关村居社区发放公告并在电视台公示,强制关停非法培训机构14处,查处有偿补课等违规违纪教职工95名。济宁高新区、任城区、泗水县等县市区组织开展了“摘牌行动”,联合综合执法等部门将200多所违规培训机构牌子摘除。曲阜市落实场地布置“五统一”:要求培训机构统一证照公示位置、统一安装视频监控、统一安装烟感、统一要求设置双通道、统一购买场地安全险,为各镇街中心中学下拨培训机构治理专项办公经费16万元。兖州区、曲阜市探索积极开展课后服务,消除家长后顾之忧,从源头上让“社会培训热”降温。

依法严格治理做到疏堵结合

市教育局下一步将加大工作推进力度,加大治理整改力度。要求各县市区要立即整改关停存在安全隐患的校外培训机构和超纲教学、提前教学、强化应试的学科类培训机构,对拒绝整改或关停的培训机构,联合相关部门对其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或查封。教学场所不符合消防要求的,督促其尽快达到消防规范标准。完善公示公开制度,实行校外培训机构黑白名单动态管理,根据实际情况及时更新并向社会公布。督促校外培训机构落实办学事项公开,确保办学资质、招生对象、培训方案、收费标准、教师信息等内容完整真实。落实学科类培训备案,加强备案审核专家团队建设,做好学科类培训是否超前超标教学的认定工作。健全学科类培训备案制度,完善备案流程,确保学科类培训备案全覆盖,并对培训备案内容实行定期复核。健全监管长效机制,严格校外培训机构设置标准,建立健全校外培训机构设置审批、监督管理、信息公开、年度检查等管理制度,构建机构自觉、行业自律、社会监督、政府监管的长效机制。

新闻推荐

曲阜市 让低保救助工作 有力度更有温度

曲阜市坚持以改善和保障民生为出发点,注重改革创新,着力在完善救助制度、强化政策落实上下功夫,有效保障了困难群众基本生活...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