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县往来密切,城市融合加快,城际公交让济宁更有温度 出发,归来,为爱而不知疲惫

大众日报 2019-06-25 10:01 大字

△正在排队上城际公交的乘客□王浩奇周明建闫敏

6月19日早上6点30分,济宁汽车北站城际公交发车区,发往嘉祥县的C606城际公交车准时出发。清晨第一缕阳光透过车窗洒在座位上,最后一排,济宁“85后”青年韩光坤调出《我相信》,把耳机放入耳朵,目光移向窗外,开启了一天的工作模式。

韩光坤是一家快餐店的合伙人,创业4年,已发展到3家连锁店和3家加盟店,嘉祥是他们向县区发展的第一站,他每周都要过去一趟。第一班车走,最后一班车回,忙碌了一天,当坐上回城公交的那一刻,翻开手机相册里家人的照片,所有的疲惫都会烟消云散。

城际公交开通6年,年客流量达2200万人次,平均每天有6万人次往返于济宁各县市区之间。他们中间有像韩光坤一样的创业者,有上班族,有学生,有进城照顾孙辈的爷爷奶奶,还有享受晚年生活的老年旅游团……每个人踏上公交的一瞬间便是一个故事的开端,内容各有不同,主题莫不是爱和奋斗。

为特殊朋友13年四处奔走

城际公交助力韩光坤的创业路顺风顺水,也延伸了他做公益的脚步。他的另外一个身份是艾滋病防治宣传志愿者。从2006年上大学开始,到现在已经有13年了。工作之余,他除了经常要去济宁各县市区开展活动,结对帮扶,还经常去外地参加培训。一个多月前,他要去济南参加培训,因为店里还有很多事情等着他忙,行程变得十分紧张。他早上6点多坐上从济宁汽车北站发往曲阜东高铁站的B1城际公交,上午9点多就到了济南,正好不耽误开会。要是像原来一样乘坐普通火车,算上到车站的时间,到济南怎么也得大半天的时间,必须得提前一天到省城。

“记住帮助过你的人,忘记你帮助过的人。”这是韩光坤非常喜欢的一句话。两年前的一个夏天,有位青岛的感染者来济宁出差,出差时间临时延长了1天,他带的药不够(他们每天两次吃药,不能中断,药物由国家定额定量免费发放,在药店买不到),情况紧急。“我当天下午才从青岛的志愿者那里得到消息,接着就在济宁当地的感染者里找朋友借。”韩光坤回忆,他找到一位住在农村的感染者,和青岛朋友使用同样组合药物。城际公交经过他们乡镇,他赶快坐上车前去取。从得知消息到取回药用了约3小时,乘车时间还不到两个小时。当韩光坤拿着药赶到火车站时,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在对方上火车前把药递到青岛朋友的手里。对方握住他的手连声道谢。

可去可不去的,他选择去;可帮可不帮的,他选择帮。2013年后,城际公交的普及,让他的爱心脚步越走越远,走过的地方越来越多。从最初的几个人,如今他帮助过的济宁艾滋病感染者已有近200人。

“干好工作就是对家人的最好安慰”

47岁的侯崇强是潍坊人,今年是他在济宁工作的第25个年头。作为一家药企的质量检测员,他经常需要出差,是同事中出了名的“行者”。从上个世纪90年代的长途车、“绿皮火车”,到现在高铁、航班的普及,他出行的纠结点聚焦在从家到高铁站、机场的这段距离。

“原来出差或者从老家回济宁,就怕没有从火车站回济宁城区的车。购买回来的火车票,必须得算着时间点,不能太晚,不然就坐不上回济宁的车。如果赶上火车晚点,就只能选择拼黑车回家了。”侯崇强记得2009年的冬天,他从天津出差回来,坐火车到兖州站下车时已经是晚上10点多,客运班车早就停了。黑车司机送完了其他几位乘客,到他时因为家太远,就把他放在了半路上。冬天的夜非常冷,荒郊野外又打不着车,他只好独自一人提着行李步行了40多分钟才打上回家的车,到家时已经是第二天凌晨1点。

“我不喜欢坐小车,感觉憋得慌。公交车宽敞、干净,让我感觉非常舒适,心情也非常好。”侯崇强说,公司公车数量有限,2013年济宁城际公交开通后,他不再为出差犯纠结。现在,他平均每两天就要坐一次城际公交。

“深夜10点50分,当我提着笨重的行李急匆匆走出高铁站,看到黑暗中一辆公交车闪着灯光向我敞开着门,心里暖流涌动。”侯崇强至今难以忘记3年前那个秋天的晚上。他到莱阳出差,带回来两箱梨。晚上10点多,一到达曲阜东高铁站,他就急匆匆地提着沉甸甸的箱子出站,寻找回济宁的车。“这么晚了,估计又要打车回去了。”即将绝望时,他看到偌大的高铁汽车站停车场上只有B1城际公交一辆车停在那里,仿佛是在专门等着接他一样。他提着箱子快步奔了上去:“想不到这么晚了还有车,谢谢你们!”

从选择来济宁工作,就注定了侯崇强要与父母聚少离多。不管工作有多忙,他坚持每月都要回一次潍坊老家,看望家中老人。儿行千里母担忧,在他心目中,出色的工作成绩是对家里老人牵挂最好的弥补和抚慰。一直在路上,一直在奔波,无论早晚,无论风雨。

“每天最大的幸福

是女儿接送我上下班”

时针指向早上7点,按停手机闹钟,起床洗漱,他便开始了一天的奔波。早班8点的C619载着他驶向目的地汶上县康驿镇,车辆停稳下车后,步行200米到达公司。一天的忙碌后……孙月是城际公交公司的员工,这是她眼中的父亲。父亲孙文耕今年58岁了,在当地一家外贸企业工作,因为公司在县里,他每天都要用1个多小时的时间赶城际公交上下班。“女儿在站上上班,相当于每天都在接送我上下班。那么多人坐车,只有我有这个待遇。”孙文耕说,有时候单位的琐事也令他烦心,可一想到坐到车站要见到女儿,就会调整好心情,每天上下班都是一副美滋滋的样子。

孙文耕的公司原来在济宁城区,去年因为公司要扩大仓库面积,才把公司迁到了20公里以外的郊县。“当初刚得知上了几十年班的老厂子要迁到县城,我们十几个厂里的老员工心里还真的挺忐忑。跟着过去吧,离家太远,实在不方便;不去吧,和企业有了感情,又舍不得。城际公交为我们解开了心里的疙瘩。”孙文耕说,后来他们得知,公司当初迁厂,也是考虑了城际公交的因素,要是没有城际公交,公司也不会搬过去。

“坐上城际公交,济宁就变小了。”孙文耕说,原来企业在济宁,上下班交通高峰期,路上的时间也得需要几十分钟,和现在乘坐城际公交的上下班时间差不多,比起堵车,坐在一直运行的公交车上,心情也自然舒畅。女儿的公司经常讲绿色出行,时间长了,孙文耕也受到影响。不光每天坚持乘公交,就连从家到车站赶公交的1.8公里路也选择步行,“每天跑跑也是锻炼身体。”

“老伴没出过远门

我想带她去旅旅游”

2017年12月26日,梁山、泗水和微山3个离济宁城区最远的县开通了城际公交,也标志着济宁市主城区至所有县市区城际公交全部贯通。

得知这个消息,家住梁山县拳铺镇的张思武老人第二天就去梁山汽车站办理老年卡。结果因为办卡老人太集中,没办上。到了第三天终于为老伴和自己办上了免费公交卡。老人这么积极办公交卡是有原因的。“老伴跟我当了一辈子农民,不容易,从没出过个远门。”老人说,如今儿孙们都长大了,他一直想带着老伴去旅旅游。

6月19日,笔者在济宁汽车北站遇到了张思武,他手里攥着四五张老年卡,一大早乘车来年审:“我和老伴的,还有村里经常一块出去的几个老伙计的,都委托我帮忙一块审了。”老人说,他们附近几个村子的老年人组成了一个团队,经常去济宁其他县市区转一转、看一看,如今几乎已经把济宁各县市区的景点转了个遍。

“65周岁以上的坐车免费,景区也免费,城际公交开通这两年我们没少旅了游。”今年,他们的旅行计划出了市,打算去位于枣庄市的台儿庄古城看一看。先乘坐城际公交到济宁,然后再乘坐济宁到微山的城际公交到微山,从微山只需花13元就能坐车到台儿庄。

6月19日,夜幕渐渐降临。忙碌了一天,韩光坤赶在晚饭前回到了家;侯崇强的妻子在为他收拾行李,准备第二天出差;孙文耕早早地下了班,等着女儿下班一块步行回家;张思武老人把年审完的公交卡交给老伴,说着近日的出行计划……不管出发,还是归来,他们都在路上,为爱而不知疲惫。

>>相关链接

济宁城际公交

开通运营六周年

6月26日是济宁城际公交开通运营6周年的日子。在十多年集约化改造、市场高度净化的基础上,济宁交运顺应区域经济和城乡公交一体化趋势,勇于自我革命,按照市委、市政府的决策部署,自2013年起大踏步发展城际公交事业。6年来,城际公交不断发展、不断进步,从“燃油车”到“纯电动车”,从“争先恐后”至“文明礼让”,从“我等公交”到“我知道公交在哪”,从“上车投币”到“移动支付”,打造了绿色公交、文明公交、智慧公交、惠民公交,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城际公交现运营车辆484部,全部为清洁能源和新能源公交车,开通运行线路18条,沿途设置站点660个,运营总里程820公里。开发并投入使用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准确掌握运营信息。利用城际公交运行信息平台这一可视化的公交大数据分析系统,实现公交车实时位置和客运量状况的可视化。利用一卡通调度系统和场站治安视频监控系统,实现对驾驶员、运营车辆的机务管理、安全管理、营运管理和实时视频监控的综合性管理。先后荣获“山东省十佳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山东省“工人先锋号”、山东省服务名牌等荣誉称号。

新闻推荐

开展防汛演练 筑牢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盖鸣霆通讯员赵芬近日,济宁高速交警支队曲阜大队联合济宁路管分中心等多部门开展了防汛抢险应急演练活动。据了解...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