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修复乡村社会,让乡村更像乡村

农村大众报 2014-12-19 00:53 大字

(图为廖晓义女士资料图)12月7日,一幕久违的热闹场景在孔子出生地尼山脚下再现——曲阜市尼山镇周庄村的村内广场灶台旁,全体村民围在大锅前一起喝一锅金瓜汤,有说有笑,其乐融融。这是推行乐和理念的周庄村乐和家园在迎接大雪节气的到来。

乐和家园是公益组织北京地球村(北京地球村环境教育中心)一直在努力践行的乡村社会修复项目。如今,全国范围内已经有40多个村庄建立了“乐和家园”,成为当地提高乡村居民幸福指数的样板村。

12月初,记者专访了北京地球村主任廖晓义,她向记者讲述了她心目中的乡村社会,以及地球村与基层政府在长期的乡村建设实践中共同探索出的修复乡村社会的新模式——乐和家园。

不能让赌博、邪教

占领农村的文化空间

“随着我国农村经济制度的改革和发展,我们的乡村越来越像是一个原子化的社会。大多数村民处于各家各户的分散状态,对公共事务漠不关心并缺少集体处理公共事务的能力。这种情况下,利己主义就产生了。”廖晓义说,山东的农村社会也面临这样的问题。

廖晓义在多年的实践中发现,诸多只有三五个村干部的行政村没有更多的精力对农户直接提供公共服务。村里的环境保护、矛盾化解、文体活动、生产协作、孤寡老人的照顾等工作都没有专门的组织去做。因此村民的精神生活越来越缺乏,村民心与心之间的距离越来越远,守望相助的儒家文化离百姓越来越远。这时候,赌博就来了,吸毒就来了,邪教就来了。

“我们不能让赌博、邪教占领农村的文化空间。我们不光改善物质生活,更要改善和修复农村社会精神生活。我们要把原来的组织激活,乐和家园里的互助会就是这样一个组织。”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爱心人士告诉记者。

因此,廖晓义提出,乡村重建必须首先恢复乡村的传统价值观。乐和家园通过让有国学素养的人士和社会工作者回归乡村,协助当地政府和村民修复乡村社会,激活乡村文化,让其重新成为乡村建设和发展的指路灯。

让守望相助的儒家理念

成为百姓的生活方式

乐和家园是北京地球村与基层政府一起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乡村建设与文化复兴的模式。它致力于农村自然社区组织的重建,以公益的形式修复乡村社会。乐和家园是以社会建设为基础,以生态文明为方向,以传统文化为内涵的城乡生态社区,包括“乐和治理、乐和生计、乐和人居、乐和礼义、乐和养生”五个方面。通过建立自然社区组织,乐和家园就是让百姓协作起来分担村庄的公共事务,让守望相助的儒家理念成为百姓的生活方式。

“‘乐和\’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生态文明的绿色理想和中国文化的传统智慧的综合体现。儒家言,和也者,天下之大道也。以孔子为代表的传统智慧就是乐和理念的源头活水。乐和治理的基本模式是以互助会为自治基础、以联席会为共治平台、以社工站为技术支撑、以村、居两委为主导力量。”廖晓义说。

据廖晓义介绍,社工站是基层政府建在乡村里的社会工作平台,一般由乡镇主管领导担任站长。社工是当地政府引进的技术力量,为政府主导的乡村建设提供技术服务。社工的主要角色与功能是在大院、学堂、农家三个空间为乡村建设进行方法提供、能力培训、教育实施、资源引进、精神感召的公共服务。乐和互助会是基于自然村也就是村民小组的互助组织。乐和代表作为互助会的骨干,由自荐、推荐和举荐结合而产生,把村中主持公道、德高望重的人们推出来参与公共事务。它是激活既有乡村组织的一种形式,主要是协助村两委分担村庄的公共事务,如环境保护、生产协作、矛盾化解、文体活动、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的照顾等。联席会是一个由村支两委主导的共治平台,村支部书记定期召集社工、乐和代表以及共建单位的相关人士讨论乡村的公共事务,大家分工协作,逐步实现“大事政府办,小事村社办,私事个人办”,以“三事分流”来为基层政府分忧解难,实现责任共担,落实民主监督。

(下转A2版)

今天,已有很多像廖晓义这样的志愿者在为中国农村的发展振兴做着努力。他们有的是高校书斋的大知识分子,有的是勤勤恳恳的机关干部,有的是默默无闻的公司职员,有的是中小学校的普通教员,有的是正在读书的大中专学生。他们为了乡村建设的共同目标,牺牲了自己的闲暇、休息甚至金钱,以一种无私忘我的精神走进了广阔的乡野。

志愿者的工作有多种多样,传播科学技术、讲解传统文化、普及各种知识、组织互助团体等。这些活动的共同特点就是无私为乡村提供各类服务,体现出友善、互助、文明、进步、奉献的精神,其目的就是以自己的真切行动,从细微处下手,为让乡村世界变得更加美好而尽自己的努力。志愿者的工作重在知行合一,关键是要不等不靠,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地做起来。先哲王阳明讲:“知而不行,只是未知”,志愿者们都是些有真知的人。

发展中国家的乡村,在全球现代化、市场化的浪潮中确实面临着巨大问题,话语边缘化、文化断裂化、经济依赖化、环境污染化、资源枯竭化、人才流失化等等。尤其是在当代中国,在城市建设突飞猛进、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背后,隐藏着较大的城乡差距,农村教育、文化、卫生、体育等社会事业以及基础设施建设远远落后于城市,农民的收入水平、生活水平和质量与城市居民的差距还在扩大,搞不好,农村将会是我们民族心中的痛。

中华民族要实现民族复兴,农村必须复兴。农村复兴除主要依靠各级党委和政府实实在在而不是形式主义、真抓而不是虚干、实至而不是口惠、做长远打基础而不是搞政绩工程地推动好城乡一体化外,还要领导、整合、团结各种积极的、正面的社会力量,共同推动乡村的发展。乡村建设志愿者就是这样一支力量,他们满腔人文情怀、不计私利地走进农村,很容易获得农民的认同和尊重,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改变着农村。

中国的知识分子,不管是大知识分子、中知识分子还是小知识分子,自古就有着强烈的家国情怀,有着自觉的历史使命感和担当意识,这是有越来越多的人走进乡村做志愿者的文化基因。现代社会让一些知识者甚至是大知识者成为精致的利己主义者,他们自私自利、坐井观天、蜗角争斗、杯水风波,人生可怜而无聊。青年毛泽东曾言“号称士大夫有知识一流,多营逐于市场及官场,而农村新鲜之空气不之吸,优美之景色不之赏,吾人改而吸赏此新鲜之空气与优美之景色,则为新生活矣”,知识分子与其蝇营狗苟空虚无聊地讨生活,莫若扩大自己的心胸到农村去做志愿者,过一种有意义的“新生活”,这对现代知识分子是一种救赎,对现代农村的发展则幸甚!幸甚!

愿更多的志愿者走进乡村!

◎快评愿更多的志愿者走进乡村□赵宗符

新闻推荐

农行曲阜市支行“智付通”让农民畅享金融服务

农行曲阜市支行针对农村市场,开展以“转账电话方便到家电话转账简捷时尚”为主题的“智付通”营销活动,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该行行认真分析市场需求,努力拓展农副产品收购市场,...

曲阜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曲阜市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