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激活一池春水

济宁晚报 2014-03-22 07:46 大字

———济宁市积极探索农村经营体制机制创新
点击查看原图图为济宁农业生态园智能温室蝴蝶兰生产车间。■记者刘建新摄

■本报记者郭永

谁种田?谁经营?谁服务?这是发展现代农业需要牵住的“牛鼻子”。近年来,济宁市积极探索农村经营体制创新,引导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积极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农村工作、农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新动力。

“土地流转”活全局

3月中旬,正是草莓成熟的时节。

曲阜市石门山镇大庙村草莓种植基地,一排排现代化冬暖式大棚十分壮观,棚内红艳艳的草莓娇艳欲滴。农户孔德水看在眼里、乐在心里。几年前,他把6亩地流转到草莓基地,每年收取地租1千元,在草莓基地打工挣1万3千元,一年下来收入1万5千元。“以前种粮食,每亩地年纯收入还不到1千元,现在增加10倍还多哪!”在现有土地承包关系不变的前提下,土地流转是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建设现代农业和加快城乡一体化进程的重要手段和必然选择。石门山镇发挥草莓种植传统优势,通过土地流转,草莓种植面积发展到1.6万亩,经济收入突破3亿元,解决就业人口5000余人。再看全市,到2013年底,农村土地流转面积达到157.8万亩,占家庭承包经营耕地面积的20.6%。

牵一发而动全身、破一点而活全局。一项土地流转工作,吸引了工商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对农业的纷纷投入,改变了农村土地一家一户分散经营的现状,通过整合土地、资金、技术和管理等生产要素,推动了土地的适度规模经营和农业结构调整。

为鼓励土地流转,济宁市强化政策扶持,对流入土地规模经营主体,在资金、技术、项目用地等方面给予倾斜和优惠。于此同时,为土地流转“建”场所、“搭”平台,在县乡村三级建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网络。县乡一级依托农业部门成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设置“一站式”服务大厅。村一级依托村委会或党支部设立农村土地流转服务站,为土地流转提供政策咨询、信息发布、价格评估等全方位规范完善的管理和服务。目前,全市已建立县级流转服务中心5个,乡镇流转服务中心121个。

同时,作为土地流转的基础性工作,济宁市积极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全市完成390个行政村,今年又启动2186个村,占全市总村数的40%。“手里有证,心里有底”,济宁市农民更有底气、利益更有保障。

“新型主体”唱主角

“说起种子,里面学问大着哩!它既‘洋\’又‘土\’,上接尖端的杂交技术,下连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刚从试验田出来的兖州区全国种粮大户宁洪娣边搓着手上黄土边兴奋地说,“我们的经营规模已经达到1000亩。”

为规范良种生产,宁洪娣与农民签订订单合同,实行统一耕作、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管理、统一收割、统一出售“六统一”,销售比市场价每斤高1毛钱,形成了公司联农户、农户联基地的生产模式,6000多户农民通过与她合作,既学到了先进的农业技术,又实现了增产增收。

宁洪娣这样的专业大户,是济宁市着力培育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之一。除此之外,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和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等经营组织,逐渐在济宁市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程中唱“主角”。目前,经营土地千亩以上的新型经营主体达到110余家,家庭农场发展到547家,农民专业合作社7015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862家,培育了菱花、绿源、华光、鲁王等一批带动能力强的国家级龙头企业,120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过亿元。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带动种植基地460万亩,规划养殖场区3.5万处,参与农户113万户,农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深化。

正在实施的现代农业升级版三年行动,济宁市推进优势产品向优势企业集中,优势企业向优势区域集中,积极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到时,将带动基地面积达到600万亩以上,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的比例达到85%以上。在济宁市,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逐步成型,现代农业的美好图景初现轮廓。

“土地托管”新探索

这几年,汶上县义桥镇房柳村因将“土地入托”成了媒体关注的“焦点”。这个村过去80%的青壮年劳力都外出务工,料理土地的重任落在老人身上。“土地托管”后,村里老人都反映:“现在情况好了,土地交给供销社管理,收入一分不少,我们可省心了!”

房柳村的土地托管分两种形式:一种是全托,由托管服务队统一耕种、管理、收割和销售;另一种是半托,由托管服务队提供耕、种、收等部分环节的生产服务。对于全托的农户,每年只需交纳每亩800元左右的服务费,就能坐等收成。

土地托管是土地流转的一种新探索,但与土地流转又有不同。土地流转通常是“你的地,我付费,我经营,我受益”,而土地托管,“地还是农民的,种什么还是农民说了算”,对于种了一辈子的农民,没什么比这个更重要的了。“土地托管的好处在于实现多赢。对农民而言,相当于雇了个保姆,支付一定的金额,增加产量又实现增收;对村集体而言,增加了经济收益,为群众提供更多公共服务;对于供销社而言,也在为农民提供服务中增加了效益,拓展了发展空间。”市供销社理事会主任王春明解释。

2013年,汶上县供销社托管土地10.6万余亩,实现服务收入1821万元,实现利润收益184万元,同时也为当地农民节约支出成本361万元。成立的26支土地托管服务队,形成了覆盖全县14个乡镇的专业服务网络。“土地托管”的模式被推广全市,截止到2013年10月,全市已托管土地面积42万亩,服务农户10.2万户,打通了农村社会化服务“最后一公里”。

新闻推荐

徐晓来济宁市调研农村共青团工作 张涛傅明先陪同

本报济宁讯(记者张彦彦)4月17日,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徐晓来济宁市调研农村共青团工作。团省委书记张涛,市委副书记傅明先,市委常委、任城区委书记张...

曲阜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曲阜市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激活一池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