梦还古邑 印志高阁 财神阁 王军(上海) 篆刻
“济宁的寺庙楼阁,有的分布于城墙上,有的位于‘土城’建筑中,还有的隐于济宁旧城区街道建筑里。”市运河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市民政局地名办原主任、《印证济宁》地名主撰稿张培安深入浅出地详述了济宁的阁楼地名的成因。
想要探究分布于济宁城墙上的楼阁,就要从济宁古城的历史说起。据《济宁直隶州志》记载,金天德二年建的新城,虽处在地势高亢的渔山,但其城旧以土筑,为了不被河水淹没,确保百姓安宁,明洪武三年(1370年),在全国大筑砖城的盛风中,由济宁左卫指挥使狄崇重建,易土为砖。当时狄崇组织民工去王母阁取土烧砖(每块城砖约30公斤左右),砖窑设在今济宁糖果食品厂院内。砖城建成后,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改府为州,以州治任城,任城县之名遂废。此后,人们就不称任城为县城,而称之为州城了。
据《济宁直隶州志》《济宁直隶州续志》《山东通志》记载:该城高三丈八尺,顶阔两丈,基宽四丈,周长九里三十步。外砖内土。四面各二里九十七步有奇,东三百七十丈六尺,南四百三十八丈二尺,西四百三十三丈八尺,北三百九十二丈四尺,共长一千六百三十五丈。“当时济宁城的概况大致是这样的:城门四门系双重门,有内外门(城门和月城门)之分,四门之外均建有子城(即瓮城)。南门即宣阜门,北门即宗翰门,东门即绥华门,西门即萃成门。该城四门的内外城门的顶台上各有门楼一座,城的四角上也各有戍楼一座,南门城楼左右和北门城楼又各有楼一座。总计,在城墙上共建楼十五座。”张培安说。
本报记者王艳茹
济宁自古有四爻、八景、三塔、七寺、十八阁、七十二衙门之称。元代之前,城区内历史文物、名胜古迹星罗棋布。自运河畅通后,随着商业的兴旺发达,宗教文化也相继渗入,更兼清康熙、乾隆屡次南巡,几度驻跸济宁,给济宁古城留下了与古人、胜迹相关联的寺庙楼阁,并派生出许多街道地名。比如王母阁、半截阁、观音阁、文昌阁……这些以阁命名的街道地名融入人们的生活,代表了济宁独具特色的阁文化。
城墙上的楼阁可追溯济宁历史
文昌阁
王勋(浙江)篆刻
十八座楼阁修建于土城沿线
枣店阁
乔中石(浙江)篆刻
济宁古城外还有外城,即环城外郭,又名“土圩子”“土城”。张培安告诉记者,现在的金城街道办事处原名土城,便以此得名。土城修筑可追溯到明末天启二年(1622年),济宁州知州方应瀚为防农民起义军白莲教首徐鸿儒攻城,始筑土圩,至清代咸丰年间,因年久失修,已成断壁残垣,面目全非。当时农民起义军——捻军声势日盛,济宁知州卢朝安建坚壁清野之议,视察近郊,度其地形,筹划度支,修筑土圩,深沟固垒,以卫城防。
张培安描述了当时土城的规模及其所经路线:咸丰九年(1859年)春兴工,开始于西南济安台,至慈灯寺经中心闸到兴隆门悬吊桥、建望楼,又东至王母阁分置炮台,再往东自运河东岸韦驮棚(今津浦南街)向北转修文昌、观音两阁,再往北由半截阁至杨家闸(即杨家坝)而止。再从闸西(府河西岸)北经林家桥(今秦庄附近)西折至北关火神庙(今大石桥南迤东),从府河北岸略北由天仙阁(奶奶阁)至常清观(三官庙)设楼砦吊桥,由此南折至西关夏家桥,并建有望楼、炮台、木桥,过桥顺河西南至济安台相衔接。垣墙全长共五千四百三十三丈(每丈10尺),顶宽五尺,女墙高二尺,长二尺,其砦顶宽约一丈,城壕深一丈,宽二至三丈。墙上垛口,炮墩约四千个,靠城墙植柳树万余棵,当时绅商居民捐款四万八千贯(每贯制钱千文),历时三个月竣工。
全圩墙共建砦门十八个,各依名工书刻石嵌于门额。济安门在济阳桥,忠信门在中心闸南,兴隆门在南辛庄,顺河门在运河西南柴禾市街,关帝阁在运河东即今顺河门,文昌门在南文昌阁街东首,观音阁在今解放路中段,演武门在大教场,通济门在清华洞北,太平门在半截阁南,春秋门即半截阁,望鲁门在林家桥(今秦庄南),碧霞门即奶奶阁,常清门在三官庙东,都顺门在三官庙西,永安门在牛市街,阜安门在夏家桥,永通门在运河北岸与济安门隔河相望,围绕土圩挖有外壕,俗称圩子壕。
王母阁
孙长铭(河北)篆刻
巍峨壮观的楼阁隐于旧城区街巷
济宁旧城区街道有不少二层砖木石结构的楼房,三至五开间,多是上宅下铺、前店后作坊,各类行业皆是如此。街面上用条石铺路,路侧的条石下面筑砌下水道,雨季排水十分通畅。街巷两端大多数建有街坊门,俗称闸栏门,门楼下设木门两扇,铺首衔环关闭后,门中部可在两侧墙洞中,插放木槓,名曰腰拴,十分坚固。门楣镶嵌题写街坊名称的石匾,字体浑厚刚劲、典丽大方。
据张培安介绍,上世纪50年代初,尚存街坊门的有清宁巷、永丰巷、糖坊街、里仁巷、文大街、工字巷、五衢巷、塘子街等。有的街道两端建有石质或木质牌坊,都是四柱三间三楼式的,凝重典丽,如城隍庙街、西大寺街、学门口街、院门口街、牌坊街等。还有部分街道一端为街坊门,另一端建筑过街楼阁,用以祀神,阁下砖石砌筑的墩台中央为砖券过洞,方便车辆行人通过,如文昌阁、黄经阁、关帝阁、玄帝阁、观音阁、青帝阁、碧霞元君阁、天香阁等,其建筑形制或重檐歇山式、或四角捻尖式、或单檐硬山式,亦有单檐歇山式的,大都巍峨壮观。
济宁的楼阁散布于城墙上、土城建筑中和旧城区街道建筑里,它们使济宁明清时期城市风貌更加壮观,凸显出济宁厚重的文化底蕴,现在有许多地名沿袭了这些楼阁的名称,延续了济宁文化文脉。
《济宁晚报》订阅价全年268元零售每份1元本报法律顾问:高建阁卢停停电话:13953797068印刷:济宁日报社印刷厂今日八版
新闻推荐
近年来,济宁市充分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富集的优势,将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支点,用优秀传统文化引领学生...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