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党员教育电视片制作“微起航”
本报兖州讯(通讯员许恩波广明远)兖州区坚持将新媒体思维贯穿党员教育制片全过程,探索“微视频”制作新形式,真正“让党员受教育,让群众得实惠”。
“微角度”挖掘普通人,典型选取更接地气。在典型选取上,紧跟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新要求,结合“发现榜样”活动,转变过去从省市区受表彰人员中选取典型的老路子,将触角延伸到各条战线、各个领域中的普通党员,筛选出一批基层党员群众“看得见、摸得着”的典型。让义务疏导交通的党员志愿者、探索教育改革的公办小学校长等普通党员成为主角,切实做到“身边人讲身边事,身边事教身边人”。
“微事件”引发大共鸣,策划创作更有温度。找准理论教育与党员群众需求的结合点,改变党建题材侧重“说教”的创作形式,在内容上进行“微转身”,把社会关切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切口,用故事性描述和情景再现来刻画人物特点,展现人物“温度”。在创作《翟健的十八年》时,从小学教育午间“小饭桌”脏乱差、私人助教泛滥等问题,引出“午间配餐”和“作业辅导+社团活动”等改革举措,事件与事件串联,问题与措施对应,使党员群众能够切实感受到教育改革带来的改变。
“微创作”展现新思路,拍摄方式更为创新。顺应新媒体时代“短、快、精”特色,在拍摄形式上力求做到形象生动、富有内涵。在拍摄器材选择上,使用无人机、移动滑轨等新型设备,完成了多种表现方式、多角度多景别拍摄;拍摄过程中,探索使用影视片的拍摄手法,用滑动镜头代替静态镜头,大量采用动作转场、相似物转场等拍摄手法让场景衔接更流畅,表达更自然,增强了党员群众的代入感,极大提升了观影体验。
“微平台”实现宽覆盖,发布渠道更加多元。统筹使用各类数字媒体,将作品投放在党建网站、微信公众号、抖音、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渠道,从单屏到多屏,传播渠道与方式实现了媒介跨越,既迎合了党员碎片化需求,也提高了党员教育的传播效率和覆盖面,有效带动党员发挥先锋模范作用,营造干事创业良好氛围。
新闻推荐
见习记者汤伟通讯员姜静静寒假即将来临,一年一度的春节将近。冬春季节,冷暖交替,阴晴不定,又值春运高峰,人员流动性较大,小朋友...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