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乡低保、居家养老、儿童福利、社会救助…… 办实事、强保障,民政今年这样干

齐鲁晚报 2019-02-20 05:31 大字

身边·看点

B02

2019年2月20日星期三编辑:陈鸿儒美编/组版:李腾校对:李锡巍

本报记者褚思雨见习记者孟卫

2019年,济宁民政将聚焦特殊困难群体、为民所办实事、打造济宁经验三条工作线,在兜底救助、养老服务、儿童福利、社会治理、社会组织、社会事务、慈善事业等7个方面实现新突破。

推进全国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投入运营30个示范性社区养老服务中心,建成50个社区老年人食堂,支持100个养老机构建设国学书屋,新增养老床位5000张。同时,面向全市推广农村困难家庭失能人员集中供养经验。

适度提高城乡低保、特困人员供养标准;完成139处敬老院改厨改浴改厕任务,设立失能人员护理区;开展品牌慈善救助项目,努力实现恶性肿瘤医治“药品援助”全覆盖。

开展“红帆领航”社会组织服务品牌创建活动,聚焦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明创城,开展公益创投、万州帮扶等活动。

深化社会组织领域“放管服”和“一次办好”改革,高标准建设济宁市社会组织服务中心,构建市、区、街道、社区社会组织联动网络,培育壮大公益慈善类、社区服务类“枢纽型”社会组织。

实施脱贫攻坚三年行动,做好社会救助兜底保障,将“支出型”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开展农村低保专项治理,及时将新出现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纳入低保兜底保障范围。强化特困人员救助供养政策落实监管,规范分散供养,生活不能自理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率达到50%以上。

加大临时救助力度,推行“分级审批”、“先行救助”。建立低保申请家庭收入认定测算指标体系,全面实施低保申请家庭困难指数评估救助机制,真正做到科学识别、公平救助。

做好地名“图、录、典、志”编纂和地名志丛书编写工作,组织开展“印证·济宁老地名”展览活动;完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服务网络,做好“大数据”寻亲和落户工作;全面开展结婚登记颁证服务和“幸福护航”婚姻家庭辅导服务。

移风易俗方面,加快推进以树葬公益林、节地生态公益性公墓为主的绿色殡葬设施建设,力争年底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处县级示范性绿色殡葬设施;启用济宁殡仪馆新馆,全面落实惠民殡葬政策。

培育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组织,新建城市社区日间照料中心20处。规范农村幸福院运行管理,新建农村幸福院50处。推进医养融合,建设护理型床位达到新增养老床位的50%。

实施养老服务千名人才培训计划,培训养老服务和管理人员1000人以上,培训失能老年人家庭成员10000人以上。

推行“以救促捐”慈善募集模式,推动慈善超市网络扩展至县(市、区);建立完善“以奖代补”慈善服务保障机制,筹备“孔孟之乡慈善奖”评选表彰活动。

推进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发挥和谐使者工作站纽带作用,举办社会工作业务骨干培训班,推进志愿者登记注册,制定星级志愿者认证办法。

加强基层儿童福利服务体系建设,完成孤儿和重点困境儿童基本生活费提标工作。实施孤残儿童医疗康复“明天计划”和孤儿就医助学工程,确保符合条件的儿童及时得到救治。

开展孤弃儿童养育大排查整改情况“回头看”,规范家庭寄养和涉外收养工作。发挥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领导协调机制作用,完善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动态监测机制。

济宁供电投资13亿实施52项重点工程

深化“四社联动”机制,持续推进社区“减负增效”,试点推行“一窗受理、全科服务”模式,确保城市社区“全科社工”覆盖率达到30%以上。

开展乡镇政府服务能力建设试点工作。以村(居)民自治领域为重点,深入开展民政领域各项专项整治行动,推动民政领域扫黑除恶工作向纵深发展。

本报济宁2月19日讯(记者周惠娇通讯员李军)今年,国网济宁供电公司预计电网投资13亿元,全年将建设35千伏及以上工程52项,线路长度925.05公里、变电容量402.1万千伏安,建设规模再创历史新高。

年内,国网济宁供电公司将全力攻坚重点工程建设,保障山东-河北特高压环网、枣金线工程“无障碍施工”,配合完成验收送电;投运东邢家庄、南夏宋等鲁南高铁牵引站配套电源工程;全面完成“35开工、22投产”及“煤改电”配套电网工程建设任务。

同时,迎峰度夏前投产220千伏幸福变电站,全力推进110千伏中心店工程建设,高质量开展220千伏梁山Ⅱ输电线路工程三维设计国网试点;全年新建改造中低压线路5800公里、新增配变2318台,确保10千伏线路联络率达到95%以上,配电网标准化定制设备应用比例超过30%。

新闻推荐

济宁市民政局荣获 “省关心国防建设十佳单位”

本报记者苏茜茜日前,山东省警备区、军分区党委第一书记述职会议在济南召开,会议表彰了2018年度党管武装好书记和关心国防建...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