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学汉语拼音幸福的“烦恼”

济宁晚报 2018-09-13 09:56 大字

济宁学院附属中学 初二16班 邹羿涵

我出生在湖南长沙,生长在山东济宁。小时候,爷爷、奶奶带我玩时,教我说长沙“塑料”普通话。父母在家,有时说普通话,有时又说长沙方言。耳濡目染,我虽然不能说长沙方言,但是能完全听懂长沙话,并能流利地把长沙话翻译成普通话,有时老家人过来,我就充当着临时翻译的角色。我也常以此引以为傲,因为,和好多同龄人相比,我从小接受的可是“双语”甚至是“三语”(包括济宁话)教育!

可是,事情总是有好的一面,也有坏的一面。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的增进,因受长沙方言发音的影响,我学汉语拼音时却增添了“烦恼”。长沙方言“h”、“f”不分,“n”、“l”不分,前鼻音和后鼻音不分,最典型的就是“湖南”读成“fú lán”。这个词倒难不倒我,我标准着呢。不过,听我妈妈说,当年她刚去北方上大学时,可是为“湖南”这个词的发音伤透了脑筋。对于通常的3个难点,我只在后2个难点上存在问题,而且是有时“灵”,有时又“不灵”。记得刚上一年级学拼音时,我就经常混淆“n”和“l”的发音。当时教我语文的杜兰杰老师特别敬业,也特别认真,为了让我能准确地发出“n”和“l”,课间和放学时,就这2个发音给我单独辅导,教我正确使用发音部位,并用夸张的嘴型给我示范。有时,发音对了,我和杜老师都特别高兴,可是, 下一秒,可能又错了。那段时间,真是既让我沮丧又让我感动:沮丧于我的笨拙与顽固,感动于杜老师的无私付出!

看到我的努力和难过,杜老师一边辅导我,一边安慰我,让我慢慢来;妈妈也开导我,说只要我尽自己的全力去做一件事情,结果也许不是想象的那么好,那也没关系,学会勇敢地接纳不完美的自己!也许,我发音的顽固,从某一方面说,也是我骨子里爱家乡的表现呢,那爱家乡,也就会爱自己的国家,这是多少好的品质啊!说不定,很多年后,我还会成为宣扬我们家乡文化的活字典呢!也许是妈妈在这方面深受煎熬,也深有体验,她给我说时,显得特别地动情,我完全被感染了,我下定决心,尽我全力学习汉语拼音,如果终是要有一些不完美,那就当作我一个幸福的“烦恼”吧!

这种幸福的“烦恼”,时不时地会在我的生活和学习中带来“惊”和“喜”,在学习中以“惊”为主,在生活中却是以“喜”为多。在语文课拼音学习时,我仍是时不时地会混淆“n”、“l”和前鼻音、后鼻音,在语文考试时,我也容易在这方面丢分,所以在学习和复习时,我就特意留心这些字词的拼音,尽可能记住它们。不过,还是有弄错的时候。不仅是语文课,英语课也受到这种幸福“烦恼”的干扰。上学期,唐娟老师也执着地为我“n”、“l”发音进行纠音,我也尽力地去学着正确发音,同学们也主动地在课后帮助我,我有时突然正确了,正当我们都很有成就感的时候,突然,下一次,又不对了。到了最后,成了同学们和我探讨长沙方言的发音和语言了,例如长沙话叫奶奶为“娭毑”、姥姥叫“外婆”,曾祖母辈的才叫“姥姥”,他们都觉得很新奇!

每次过年回长沙,老家人都夸我的普通话标准,还带有山东味!说得我挺不好意思的,我可知道自己的斤两。等回到济宁,和大人说上一些话,他们就会说:“小伙子,你的话带点南方口音呢,好像和毛主席的话有点像!”我又莫名地有些自豪,我可是毛主席的正宗老乡!和小伙伴玩时,我们也多了一项乐趣,在老家,我和小伙伴分享济宁这里一些特殊称呼和发音,例如“呕吐”叫“yuě”,外婆叫“姥姥”,外公叫“姥爷”,还有济宁的一些风俗习惯;到了济宁,我又和伙伴们分享我在长沙的所见所闻。看着小伙伴们充满兴趣的表情和眼神,我想起了鲁迅先生《故乡》中闺土向“我”介绍他家乡见闻的情景来,呵呵,我都快成闺土了。

不过,这一切都得归功于汉语拼音,正是因为有了汉语拼音,我才能和老家、济宁的小伙伴们一块玩耍,而且还充当着长沙文化和济宁文化的“交流大使”。特别是这个暑假去了一趟新疆,我更加感觉到汉语拼音的重要。当我们到了喀纳斯湖畔的禾木村时,我们爬上高山上的草原,走近一处毡房,想和正在凉晒衣服的女主人说上几句话时,女主人只能摇摇头,因为她不懂汉语拼音,也就不懂汉语。我想,这个女主人肯定也不敢走出去看看其它的世界吧,因为她不懂汉语拼音,而我,因为学习了汉语拼音,这么小,却能走遍我们祖国的名山大川,也能和各地学习了汉语拼音的小伙伴们尽情地交流、学习和玩耍!

我感谢汉语拼音的学习,也细细品味着这种幸福的“烦恼”。也许,这种幸福的“烦恼”将伴随我的一生,但我相信,它也会让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

(指导老师寇敏)

新闻推荐

孔孟之乡喜迎天下客

■本报记者宋仪凯秋日的北京,天高云淡,气候宜人。9月11日上午,2018年济宁市投资合作推介会在北京举行,孔孟之乡在首都北京以...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