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亿元 济宁市服务业总量再创新高

济宁晚报 2018-06-14 11:58 大字

本报记者 宋娜 通讯员 张政

近日,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前4个月济宁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达1379家,比去年同期增加46家,纳统数量居全省第2位;实现营业收入120.5亿元,同比增长13.1%,总量和增速分居全省第6位、第4位。其中,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信息技术服务业、商务服务业等12个行业大类的其他营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速达到13.6%。

51.0%!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增速最快

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同比增长13.1%,高于全省平均增速3.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2.2个百分点,今年各月累计增速均在11%以上,保持较为稳定增长的水平。

在调查的30个大类和2个中类行业中,有27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5个行业营业收入同比负增长。其中,增长最快的行业是互联网和相关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51.0%;营业收入总量最高的商务服务业实现收入17.4亿元,增长8.0%。

11.7亿元!营业利润增长进入“快车道”

数据显示,全市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累计完成营业利润11.7亿元,同比增长23.4%,快于营业收入10.3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提高14.9个百分点,高于全省平均12.7个百分点。

据介绍,在调查的30个大类和2个中类行业中,有30个行业整体盈利、2个行业亏损;30个盈利行业中有25个行业营业利润同比实现增长,5个行业营业利润同比负增长;

30个盈利行业中商务服务业实现营业利润最高,达到1.4亿元,增长43.2%;房地产中介服务业营业利润同比下降18.6%。

40.5亿元!服务经济发展新动能持续增强

数据显示,前4个月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中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四新”企业共399家,实现营业收入40.5亿元,增长20.8%,高于全部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营业收入增速7.7个百分点。

其中,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共244家,实现营业收入25.5亿元,增长27.5%;高技术服务业共248家,实现营业收入31.2亿元,增长19.3%,分别高于全部调查企业增速14.4个、6.2个百分点。

13.4%!消费服务潜力释放

数据显示,前4个月规模以上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营业收入增长13.4%;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营业收入、营业利润分别同比增长15.2%、13.5%。

消费作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是促进经济增长、改善民生的重要途径。群众对生活性服务需要日益增长、对服务品质要求不断提高,催生了家政、健康、养老、体育及文化等新兴生活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使之成为经济新的增长点。

新闻推荐

工伤预防求实效 关口前置惠民生 济宁市全力推进全国工伤预防试点城市工作

济宁市自2013年11月被确定为全国工伤预防试点城市以来,积极探索建立科学、规范的工伤预防工作模式,完善工伤预防制度体系,提...

济宁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宁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