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万亩良田还复来 济宁高新区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济宁日报 2017-12-11 09:26 大字

本报记者火青通讯员陈国良杨坤

11月8日,山东省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协调小组一行来到济宁高新区柳行街道办事处卢营村和黄屯镇高汪庄村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现场,走进项目区,刚刚治理过的新田地夹带着泥土的芳香,一垅垅排列规整望不到头。

这里,昔日的采煤塌陷地已经治理复耕,正等待验收。 两项目792.17亩地全部已经种上了冬小麦,形成了“树成行,田成方, 林成网 ,路相连 ,渠贯通, 旱能浇, 涝能排”的新格局。村干部介绍说:“村里的田地不仅又还回来了,而且通过治理,既提高了农田水利设施的标准,还改善了田间道路通行能力,提高了农田管护能力,我们很满意。”

像这样的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济宁高新区已经累计完成治理项目12个,完成投资19261.41万元,完成治理面积13758.53亩。目前正在加紧施工中的治理项目10个,计划投资23172.07万元,治理面积7942.07亩,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工作走在全省前列。

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负责人向记者介绍了他们工作中的几点体会:“我们采取政府主导,地矿联动的方式推进工作,并在实际治理工作中把握三点重要原则,一是生态优先原则;二是因地制宜原则;三是群众满意原则,打开了采煤塌陷区综合整治工作的新局面。”

济宁国家高新区创建于1992年5月,2010年9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级开发区,人口25万,面积255平方公里,是国家科技服务体系、创新型产业集群、战略性新兴产业知识产权集群和山东省科技金融试点高新区。

济宁高新区境内地下煤炭资源丰富,含煤面积203.2226平方公里。境内现有井口在辖区内的生产矿井4对,分别为许厂煤矿、杨村煤矿、田庄煤矿、济宁二号井煤矿,井口在其他市、区的生产矿井3对,分别为鲍店煤矿、太平煤矿、横河煤矿。大量的煤炭开采导致大面积的地面沉陷、塌陷。截止目前,该区因采煤造成塌陷地面积56352.15亩。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刻不容缓。如何破解这一难题,该区探索出自己的成功之路。

政、企、地三方形成合力

塌陷地治理有奔头

他们采取政府主导,地矿联动的模式,确保责、权、利落到实处。国土部门站在业务角度监管督导,与有关部门积极配合,既保证政府行使职权,完善落实政策措施,督促、支持煤矿企业履行采煤塌陷地治理义务,也让塌陷区群众得到实惠,从而破解了治理难题,实现了矿区与驻地的协调、可持续发展。

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涉及面广,群众工作难做,往往因一户村民工作做不通,就可能使整个项目无法实施,群众利益无小事,只有依靠街道和村委会的高度配合才能破解这个难题。该区在项目实施工作中,压实了各街道办事处在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中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与村委会同志贴近群众、了解群众的优势,派出群众基础好、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老百姓信得过的同志成立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班子,负责组织实施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建设工作,取得了良好效果。

严格履行监管职能,督促煤矿企业编制《土地复垦方案》和《地质环境恢复治理方案》支持煤矿企业根据方案按时履行治理义务,由各街道办事处与涉及该辖区各煤矿企业签订《采煤塌陷地治理目标责任书》,明确地方政府和煤矿企业的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和责任,使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有章可循,各司其职协调推进。具体治理工作中,针对煤矿企业自筹资金的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由煤矿企业做为项目主体,管委会、各部门、街道办事处派出专人,全力配合,全力为治理项目落地实施保驾护航,做到了治理项目早规划、早设计、早立项、快验收,缩短了项目施工时间,使煤矿企业减少了一季青苗补偿费,项目区群众多种了一季庄稼,增加了农民收入,实现了煤矿企业和塌陷区群众双赢,创出了采煤塌陷地治理新路子。

田庄煤矿东南方向的800多亩田地,从2003年起就被惯称为“煤矿塌陷地”。随之而来的是庄稼减产、机井损坏、地下电缆断裂……庄稼地“难种”了,也苦了沙河村的老百姓。

这块塌陷地可没少让人操心。“地下不稳定,好好的机井经常被拉断,一年重修六七眼井不稀罕。”沙河村村支部书记刘承宽说,村民意见大,村两委也烦心。去年3月份,王因街道办事处向济宁高新区管委会申请立项,决定对这块塌陷地进行综合治理,帮老百姓再把这块地“要”回来。

4月5日,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组织市国土、农业、水利、环保、财政等部门专家对涉及项目区进行现场勘验、评审。4月19日,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济宁市财政局开发区分局进行立项批复。……在项目前期筹备和工作实施中,济宁市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多次组织专家深入现场进行项目调研、评审、论证;济宁高新区管委会、国土分局主要负责人多次深入项目建设一线指导工作,确保工程顺利进行。

8月16日,伴随着挖掘机、推土机的阵阵轰鸣,沙河村塌陷地综合治理工程顺利开工。为了不耽误村民当季冬小麦的播种,工程调动多方机械设备和人员,土地削高填洼、打井、修路齐头并进。原定6个月的工期,只用了两个月就完了工。10月1日,沙河村采煤塌陷地工程基本完工,3日,完成了对全部耕地的深翻,10日,村民的冬小麦顺利种进了地里。

仅这一个项目,经治理后就可恢复耕地823.7亩,该村年增收益64万余元,今年的小麦、玉米产量与相邻地块相差无几。沟成网,地成方,沟渠路旁树成行,排灌路林四结合,配套工程效益强,塌陷地复垦了,沙河村的老百姓喜笑颜开,翘起了大拇指。

以生态修复为主

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实施整治

济宁高新区高度重视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成立了以区里主要领导为组长的专门领导小组,全面领导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定期召开会议研究部署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编制了《济宁高新区采煤塌陷地治理规划》,明确了治理目标任务,制定了年度治理计划。

他们在项目治理规划工作中牢牢把握生态修复的原则,以生态恢复治理为主,大部分项目治理后实现恢复耕地;并结合生态城市建设,重点营造湿地旅游景观和观光农业,高标准规划,因地制宜,合理布局。针对王因街道办事处范围内不积水或局部季节性积水的轻度塌陷区,督促煤炭企业给以塌陷区农民资金扶持,鼓励引导村民自发治理的模式,实施“划方整平法”,采取削高填洼的方式平整土地、配套水利设施等措施,基本不破坏耕作层,整平后即可恢复耕种,且基本可以保持原有地力;针对柳行、黄屯、接庄街道办事处范围内季节性积水或局部长年积水的重度、中度塌陷区,实施“挖深垫浅法”与“生态治理”相结合的方法,在塌陷区深部取土填在浅部,建鱼池筑台田,形成上粮下渔的治理格局。

正在实施的济宁兖矿集团二号井煤矿塌陷地治理暨生态农业综合示范一期项目,计划投资8000万元,治理面积860亩,工程主要以生态修复和塌陷地综合利用为主,项目区内规划建设观光道路、公厕、绿化,美化工程,一期计划投入资金1102.23万元。

国土部门督导支持

矿企用足政策资金加快治理

济宁国土资源局开发区分局积极争取国家、省、市专项资金,严格落实“谁破坏,谁治理”的原则,鼓励煤矿企业自筹资金履行治理义务,盘活利用煤矿企业缴纳的地质环境恢复治理保证金,积极统筹区内财政资金给予配套支持,截至目前,该区已完成采煤塌陷地治理项目12个,完成投资19261.41万元;正在加紧施工中的治理项目10个,计划投资23172.07万元,项目完成后该区采煤塌陷地治理累计投资42433.48万元以上,其中企业自筹35222.92万元,使用省级专项资金4179万元,市级专项资金1399万元,高新区投入配套资金1632.56万元,累计治理采煤塌陷地总面积21700.6亩。连续多年超额完成市政府下达的采煤塌陷地治理任务,为济宁市采煤塌陷地治理工作做出了应有贡献,为高新区可持续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其中许厂煤矿采煤塌陷地面积11738.7亩,主要分布在柳行、黄屯两个街道办事处,大部分为中度塌陷。该矿自2006年开始积极主动对采煤塌陷地实施复垦治理,到目前经批准立项的治理项目共有14个,面积为8107亩。取得验收批复的项目有8个,完成修复治理5426亩;正在实施的项目有4个, 1681亩;已经竣工准备验收的项目有2个,1000亩。这些治理项目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就是政、企、地三方形成合力,成功开展采煤塌陷区治理典范。

黄屯镇孙氏店村是许厂煤矿新近完成的一个治理项目,治理面积751亩,过去塌陷得坑坑洼洼,高低不平的田地,化整归一,接连成片。田间用矿上的废弃物煤矸石铺垫起来道路足有6到8米宽,不仅下雨不怕了,坚固得都可以跑汽车。村里的邱会计介绍说:“治理后,村东面还挖了一个80亩的池塘,修了27座桥涵,电、灌溉管网齐全,生产便利了,我们今后生活有盼头了。”

地矿共荣,和谐发展。 按照“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水则水、宜建则建”的生态修复原则,济宁高新区采煤塌陷地综合治理既保障了村民的合法权益,又协助煤矿企业履行了治理义务,解除了企业生产发展的后顾之忧,实现了矿区发展的生态绿色转变。

新闻推荐

济宁经开区 做好党员组织关系转接系统使用试点工作

本报济宁讯(通讯员陈丛琪)着眼于创新组织工作方式,提高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现代化水平,济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统筹谋划、精心组织,扎实推进组织关系线上转接试点工作顺利开展。组织专题培训,培养“明白人”...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