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以良性机制 推动文明大提升

济宁晚报 2017-05-10 15:45 大字
——六论打好创城攻坚战
■本报评论员

创城工作是一场综合性战役,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等方方面面,从硬件建设到软件建设,从机关到学校,从企业到社区,从居民小区到城乡结合部,遍布各个领域、各个区域。可以说,创城是在机制体制上对济宁文明程度的全面提升,济宁人民就是最大的受益者。

当前,济宁的发展进入了一个全面突破的关键时期。创建文明城市就是在新形势下推进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现实抓手。必须看到,创城是引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强劲动力,又是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途径。我们创建文明城市,就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期盼,从群众普遍关心的具体问题着手,从群众不满意的事情抓起,通过破难题、强软肋、补短板、提水平,切实解决好公共服务、环境质量等方方面面的问题。这一过程,涵盖了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法治环境、政务环境等各个方面,集中反映了群众的切身利益,体现了群众生活质量和民生水平。从这个意义上说,创城绝不是临时性任务,而是长远发展的需要;绝不是一项孤立的活动,而是涉及机制体制创新的系统工程。创城,创在今日,利在长久。对济宁人民而言,让创城真正成为惠民利民之举,必须干字当头,坚决打好攻坚战,以扎实的作风、务实的态度、昂扬的士气,以良性机制的长期效应,确保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

确保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必须坚持问题导向,集中力量克难攻坚。问题是时代的声音,解决问题是文明创建的工作导向。我们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把文明创建作为突破工作难点的机遇、提升工作水平的动力,采取领导包保网格、市长公开电话、行风热线、创城热线等途径,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对查找出的问题,建立台账、跟踪调度、限期解决、动态清零,有力推动解决热点和难点问题。

确保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必须建立长效机制,切实强化制度保障。要始终把创城的每一天都当作考评的攻坚期,坚持工作长期抓、机制常态化,做到网格化推进、精细化管理、制度化规范,大到城市综合管理,小到市民言行举止,凡事有人干、有人管、有人监督,有章可循、有矩可依,逐步走上制度化、规范化的轨道。

确保城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必须发挥主体作用,积极投身创城。人民群众是创城的主体,群众素质是城市文明之本。生活在这座城市的每一个群众都是创建工作的主角,都有责任从自身做起,从细节做起,从小事做起,提高文明素质,遵守文明规则,积极参与文明素质提升、市容环境整洁、窗口服务达标、交通秩序畅通、社会文明环境净化等活动,养成文明的习惯。

文明创建,你我同行。让我们秉持以人为本的理念,振奋精神,迅速行动,以创建文明城市为契机,实现全民动员、全面参与,真正形成长效机制、良性机制,让广大人民群众在创建中提升素质、享受生活。

新闻推荐

做读书人创文明城

点击查看原图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济南市亚龙书城在万达广场开展“做读书人,创文明城”“书香济宁”亚龙书城阅读体验活动,通过创办阅读会等各种活动形式为读者提供绝佳的阅读体验和感受,为每一位读...

济宁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宁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