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只能看着脚尖走路,到直起腰板过日子救疾与救急,接庄扶贫扶到心坎上
街道组织村民为舒辛村的李洪生捐款。本报通讯员白振森摄本报记者孟杰通讯员冯富强白振森
济宁高新区接庄街道探索“六加”***工作法,通过“低保+岗位”、“低保+培训”、“低保+关爱”、“低保+教育”、“低保+产业”、“低保+政策”模式,开启扶贫工作新模式。目前,街道为扶贫对象办理大病救助174人次,一站式医疗救助176人次,慢性病门诊65人,落实安居工程24户,危房改造25户。
原来看着脚尖走路
现在他直起腰板过日子
以前只能看着脚尖走路的冯周辉,现在不仅直起腰板,而且基本生活也能自理了。
这种巨大的转变是在接庄街道扶贫网格员踏进冯周辉家门的那一刻发生的,也正是因为接庄街道对这个家庭实施的“精准医疗救助”,又重新燃起这个家庭的生活希望。
2014年以后,接庄街道东贯村的冯周辉再也没直起过腰,这个中年汉子被强直性脊柱炎折磨得只能看到自己的脚尖走路,更别提赚钱养家了。
因为家庭贫困,没有得到有效治疗,一些简单的生活技能,冯周辉也觉得越来越力不从心。看着满面愁容的老母妻儿,冯周辉心里既内疚又无力。
根据冯周辉的具体情况,接庄街道对冯周辉家实施“精准医疗救助”。2015年12月,街道、济宁高新区检察院组织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的专家为冯周辉会诊,根据病情制定了详细的救助方案。做完第一阶段的手术后,冯周辉重新站起来了
为巩固手术成果,街道就近联系兖矿第三医院,为其实施后续的康复治疗。现在的冯周辉不仅可以站起来了,而且基本生活也能自理了。
扶贫先扶心。接庄街道为冯周辉一家点燃了重新过上好生活的希望。“低保+关爱”的扶贫模式是接庄街道“六加”工作法之一。在保证贫困户生活保障的同时,街道还将温暖和对生活的信心一同送往贫困户家中。7月1日前夕,街道开展走访生活困难党员活动,为26名生活困难党员送去慰问金2000元,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和问题。
一把火把家烧干净
街道送钱送物还组织募捐
“刚打的水泥地还没干,别再进来什么东西。”放心不下刚盖起来的新房,25日早上,接庄街道舒辛村的李洪生急匆匆地来到新房。
6月的一场大火,把李洪生的家烧得干干净净。
“绝望。”提起当时的感受,李洪生满脑子里就这俩字。
接庄街道获知情况后,在第一时间为李洪生一家送去了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和3000元的临时救助金。帮忙联系保险公司做好理赔事宜后,又组织街道和村民进行募捐。没出三个月,李洪生的新房子就在原地拔地而起。
帮孙子学技术送岗
老人那块心头病解除了
垞河村贫困户宋学秋的孙子宋智尚辍学后一直在家,街道主动为其联系了济宁技师学院学习数控机床专业,了了老人的一块心头病。
全街道贫困家庭的学生在街道都有一份详细档案,在对这些学生实施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资助的全覆盖同时,严格落实各类教育补助政策,为贫困家庭大学生,新生及在校期间每生每年资助1000—5000元。
在***中,接庄街道变“输血”为“造血”,开展“送岗位下乡”活动,为贫困家庭有劳动能力的人员就近提供了68个就业岗位;借助南集三村劳动技能培训基地,培训已有贫困户掌握一技之长,通过电子商务、手工编织、芍药种植等找到一条适合自己发展的道路;除低保兜底外,街道扶贫对象还享受新农合自筹资金由政府负担,大病保险取消起付标准,提高报销比例和限额的政策福利。
新闻推荐
本报8月31日讯(记者李榕通讯员冯玉梅李丽欢)8月31日,记者从德州市人社局获悉,对建档立卡并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农村贫困人口中的“三老一属”人员,在定点医疗机构发生的政策范围内住院(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