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张藜印象 ——遥祭张藜

牡丹晚报 2016-06-03 10:14 大字

□吕永清

哼唱《鼓浪屿之波》时,看到了张藜的名字,可没放在心上。

喜欢 《我和我的祖国》这首歌,记住了张藜,却不知他是谁。

也难怪,那时候的我,刚读完初中辍学不久,连个毕业证都没混上,连哼歌都是奢侈的。

再后来,我偷偷摸摸学写歌词了,对于张藜的名字和作品便倍加留意了。

西北风劲吹时,我记住了《十五的月亮十六圆》这首歌,把它作为励志曲击打自己:要想饮水先挖泉。

电视剧 《篱笆·女人·狗》等三部曲轮番上演时,我被他《篱笆墙的影子》、《苦乐年华》《苦篱笆》、《不白活一回》、《命运不是辘轳》、《不能这样活》等佳作彻底征服了,佩服的五体投地。

听这些歌时,我还在农村拖着残腿务农,蹬着缝纫机为人做嫁衣,裁着生计,缝着生活,裁缝着那个遥不可及的写歌梦。

信口而来的大白话,俯拾皆是的百姓语,也能成为走心的歌词,这让我大为吃惊。张藜,神人也!

那时的张藜在我心里是一个解不开的谜。

谜,解不开,歌,入心了。人活在世,命运不是辘轳,再不能这样活了,要活就活个出息活出个价值来,不能白活这一回。

唱着他的歌,我在他《山不转水转》的作品中走出了山重水复的迷途,竟然找到了一条属于自己的并不宽敞的词路。

关注多了,渠道多了,我才惊晓张藜老的厚积薄发“大器晚成”,他坎坷的经历、心底的呐喊让我感同身受。

对于张藜老的作品,“既不能模仿也无法代替”(乔老爷语)。也是啊,“牛铃摇春光”、“麻绳拧成的花”、“开了锅的玉米粥”、“把井绳缠在自己身上”、“乌鸡变成了彩凤凰”等,好多平常的句子经他信手一拈,竟然就化腐朽为神奇了!

咀嚼着他的作品,犹如泛舟在民谣民谚的海洋,习以为常的百姓语都被他赋予了形象,注入了魔力,一看一听都倾心。

他是个有故事的人,他的《歌诗之路》走的极为艰辛。每每翻阅至此,每每掩卷长思,我都会为他掬一捧热泪。

满怀敬仰初识他,是在中国音乐文学济宁年会上。看到他蹒跚的脚步,看着他孩童般绽放的笑容,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刺痛了我的眼。

几天的会议,这种感觉越来越真切。那天,在他的房间,他笑着对我说:“我经历的磨难不比你少。好好写,在基层怕什么?你不是已经出来了吗?咱用作品说话!对了,再给你说句我的经验:只要饿不死,就要往前走!”

他的话何其悲壮!一下子就燃起了我的斗志。临别,他还不忘给我打气,十分郑重地给我题写了一句话:“用歌词自身的无可替代的质量去战胜困难!”

这就是我倾慕已久的张藜老!他用他和蔼可亲的言语、关注年轻后生的师心、一副直肠子给予的真性情,给当时还血气方刚的我注入了一股强心剂。

以后的数次通话,末了末了,他总不忘叮嘱一句:“好好写啊,别停下来!”其殷殷之情穿越千里时空,通过电话线直通我肺腑。

直爽豁达的心胸,成就了他质朴的词风。从黑土地上走来,他把老百姓土得掉渣的话写活了,写得有滋有味棱角分明,写进了大街小巷到处传唱的歌中,再一次活在了百姓们的嘴巴上,再一次扎根在百姓的心田里。

不论从题材的广泛性上,还是在体裁的多样性上,都要有所创新,就算作品被人枪毙也要创新,因为我知道,在歌词以外,还有一个大世界!这是我从张藜老身上得来的另一种意外的收获。

他的词风、他的词魂、他的词境,都让人一品而三叹!他的词情、他的词味、他的词心,都让人一嚼而难忘。

倔强就倔强一些吧,“犟”也是一种个性,也是一种坚持!在我的潜意识中,张藜老就是这样的一个“犟”汉子!

我敬重这样的“犟”汉子!他把词写进了百姓的心里,也在朴实中把自己写进了歌里。

现如今,他的题字还在,他的作品集还在,他的歌还在民间传唱,可他这个最有代表性的“草根词家”却驾鹤西游了,怎不令人痛哉惜哉?!

得悉他辞世,我在痛惜之余找到了留言本,久久地看着他题写的那句话出神。

思绪出神了,张藜老的音容再一次鲜活在眼前:只要饿不死,就要往前走!他的话振聋发聩。

“用歌词自身的无可代替的质量去战胜困难!”压存于箱子底的这句话,也同样适应于现在的我。复述着这句话,我现在能做的,就是面向北方,在泪眼婆娑中遥祭张藜老。

遥祭张藜老,愿他唱着歌儿走。有了他,空寂的天堂不寂寞! 

新闻推荐

济宁银行菏泽曹县支行开业

本报讯(记者 张恩合)6月16日,济宁银行菏泽曹县支行盛大开业,市金融办、曹县有关部门和济宁银行有关领导及曹县部分企事业单位到会祝贺。济宁银行菏泽分...

济宁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宁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