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孔伟建一看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推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东

济南日报 2015-08-09 20:54 大字

■孔伟建一

看中央电视台记录频道推出的大型文献纪录片《东北抗联》,深为民族英雄杨靖宇的壮举折服。

在生命最后时刻来临之际,杨靖宇曾劝说身边战士以他自己所在位置的情报向敌人换取存活机会,这是个很少被人提及、却令人深思的细节。死后,敌人对他的遗体进行了解剖,当发现烈士胃里充塞着棉絮和枯草时,敌人也不得不感叹,这是一个真正的英雄。

据当年伪满杂志报道,当日军指挥官得知杨靖宇牺牲的消息后,一点没有感到快乐,反而呜呜地哭了起来。

杨靖宇,不仅是个生存奇迹,更是个精神奇迹。

英雄,意味着牺牲,英雄是一枚精神种子。他们用生命的陨灭见证生命的意义,捍卫生命的尊严。

我们没有理由不永远铭记那些舍身成仁的英雄,并把他们安放在内心最神圣的位置,就像安放我们自己的灵魂。二

7月24日,《济宁日报文化周末》长镜头栏目推出《鲁西日报》报道过的模范儿童团长,深入报道了梁山县王芝茂村儿童团长王忠的故事,看后,心潮澎湃。

这位默默生活在我们身边的英雄,如果不是因为纪念抗战胜利70周年,或许,记者不会找到这个88岁的老兵。

站岗、送信、查汉奸,成为地下情报员,受命抗战青年工作,忆起抗战岁月,老人依然记忆清晰,侃侃而谈。

我想,历史,对于亲历者而言,一定夹杂着血雨腥风的残酷现实。

时间,战争,对过去是一次彻底的洗礼。国家,一个沉甸甸的词,没有国哪有家,没有家又何以有国,他们之间的关系是生死与共。

几十年过去了,安逸早已成为庸常的生活常态。但是,对于那场战争,那场全民族惨烈的抗战,每个有良知的人,怎能忘记?

那段可歌可泣的历史的最大价值之一,就是教导后人牢记历史、勿忘国耻。三

近期,县委机关报《今日梁山》连续刊发《浅议梁山革命老区的地位和作用》、《抗日战争的模范战例——梁山歼灭战》等系列文章,深情怀念当年熊熊燃烧在梁山大地上的抗战烽火。

我将这几份报纸存起来,一遍遍地阅读。

万里、陈光、罗荣桓、刘邓大军,一个个为新中国成立立下卓越功勋的著名将领和开国元勋,一个个发生在梁山大地上的光辉战例。几十年过去了,英雄形象,依然那样清晰。英雄故事,依然那样鲜活。

一段段难忘史实,雄辩地证明:梁山,这方红色大地上,从来不乏英雄,从来不乏英雄故事。

尽管,英雄的脚步渐行渐远。但是英雄不死,英魂不灭。面对英雄,我们每个人都该扪心自问:何为英雄本色、我们该用何种方式向英雄致敬?面对这场中华民族历史上规模最大、范围最广、死伤最多、影响最深的民族御辱战争,沉重的历史记忆该如何提起?抗战时光该如何再现?革命年代,英雄辈出。和平时期,同样不乏英雄。我们追忆英雄精神,就要继续沿着英雄的脚步走下去,让英雄精神薪火相传。我想,我们民族的希望即在于此,民族的脊梁也在于此!四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中央3套综艺频道推出抗战歌曲联唱节目,用一曲曲深情颂歌缅怀那段难忘岁月。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松花江上》、《黄河大合唱》、《歌唱二小放牛郎》……一曲曲耳熟能详的抗战歌曲,一下子把我们拉进了那段难忘岁月。听着这些慷慨激昂的歌曲,我觉得自己浑身热血沸腾,眼前仿佛看到了一面面旗帜飘扬,耳畔似乎听到了一阵阵号角吹响。

“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毛主席曾这样高度评价抗日歌曲在八年抗战中发挥的作用。

战歌是时代号角,是鼓舞士气的有效载体。唱一次战歌,就等于上一堂政治课。嘹亮的号角,像民族的怒吼,吹醒了沉睡的雄狮,唤起了人们内心深处的精神力量,深刻反映了民族精神的伟岸、坚忍、不屈。

如果说战歌是奋进剂,那么那些创作人就是一个个幕后英雄。不管是历史与当下,还是传统与现代,实践证明:文艺工作者只有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惊涛融为一体,只有扎根大地,才能从自己生长的土地中找到灵感与活力,才能枝繁叶茂,才能找到信仰归宿。

只有从广大群众身上不断汲取营养,文艺工作者才能创作出厚重的、优秀的文艺作品。

新闻推荐

带电作业保供电

点击查看原图9月2日,梁山县供电公司带电作业人员套上绝缘披肩和手套,绝缘斗臂车将他们送到十多米的高空,经过紧张作业,圆满完成梁山县康健老年服务中心配电变压...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