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枣梆说枣梆,花甲“非遗”传承人张文英的枣梆情缘
□牡丹晚报记者 董 慧
结缘枣梆,11岁便登台演出
4月25日下午2时30分,“曹州‘非遗\’大讲堂”在菏泽市图书馆继续开讲,73岁的国家级枣梆代表性传承人张文英主讲了 《枣梆剧种的传承与发展》。
张文英于1942年出生在梁山县方庙村 (当时梁山县归菏泽专区),自幼学唱枣梆,11岁开始登台演出。
据张文英介绍,当时,村里虽然穷,却是个“戏窝子”,村民喜欢听戏,全村人都会唱枣梆。村里有枣梆戏班子,还不时有剧团进村演出。受其影响,张文英自幼开始学唱枣梆,慢慢地喜欢上了这个腔。邻居桂相连是名人,张文英当时希望自己以后成为他那样的人。“我从小就喜欢枣梆,是听着枣梆戏、看着枣梆戏、吃着枣梆饭长大的。”张文英告诉记者。
1953年,11岁的张文英加入梁山县枣梆剧团,开始登台演出。她至今仍记得唱的第一出戏是《拾玉镯》,饰演刘媒婆,一个丑角。但由于年龄小,在舞台上没表情,一招一式都没体现出刘媒婆的心理变化,再加上口音的问题,闹了不少笑话,被观众喝了倒彩。下台后,张文英哭了一夜。也正因为那次演出,她知道内心变化和念白的重要性,下决心刻苦学戏,改掉口音。
张文英说:“千斤念白四两唱,唱得不仅要有韵味,念白也要有味道,抑扬顿挫。”此后,她开始用心学戏,更加注重人物的内心世界,每个表情都仔细斟酌,对镜子练习好多遍。为苦练表演技巧,她把膝盖都练出了血。半年后再登台饰演刘媒婆一角,她的演出赢得满堂彩,其他演员都向她竖起大拇指。
在几十年的舞台生涯中,张文英曾扮演过诸多现代戏、传统戏的主要角色,代表剧目有传统戏 《蝴蝶杯》(饰田玉川)、《珍珠塔》(饰方卿)、《彩仙桥》(饰秦英)、《亚郎关》(饰李世民)和新编历史剧 《姊妹易嫁》(饰毛文简)、《逼婚记》(饰蓝中玉)等。
张文英先后参加菏泽专区、山东省、文化部组织的演出,多次获表演一等奖。
不忘传承,60年枣梆情未了
枣梆在上世纪60年代初和1977年恢复古装戏时处于鼎盛时期。上世纪60年代初,菏泽专区枣梆剧团在全国巡演,深受喜爱,出现一票难求的局面,有的群众为能买到票,披着被子连夜排队。1977年,还流传着“一天不听枣梆腔,心里发痒空荡荡”的顺口溜。
张文英认为,目前,枣梆的发展仍然不错,每次演出都能受到观众的欢迎。
张文英虽然已经退休,但依然关注枣梆剧团的发展。她告诉记者:“拿到退休证的那天,我真哭了,以为与枣梆的缘份结束了。但我又想,虽然退休了,还能为枣梆发光发热。”2006年,菏泽艺校开设了戏曲班,请张文英教授枣梆。无论刮风下雨,她都去教课,致力于枣梆教学。在校4年,她共排了8个折子戏,认真指导学生练习舞3米长的水袖。
凭着深厚的艺术造诣,张文英还为枣梆剧种的发展培养了一大批优秀人才。
张文英认为,应该多培养青年演员,多给他们上台表演的机会;学好基本功,扎实的表演技巧才能给观众带来美感;现在,戏曲都在讲究创新,但不能为了创新而创新,不能脱离了戏曲的本质,不能偏离枣梆的根本,应该在传承中创新,没有根本就会迷失方向。
山东枣梆,大有来头
枣梆虽不是山东土生,却是在山东土壤上成长起来的剧种。枣梆,在山东又称“本地zhao”,是指山西上党梆子传入山东后,受到当地语言的影响发生变化,学唱者又多为本地人,才有了这个名称,意即“本地的山西梆子”。1960年,菏泽专署枣梆剧团参加全省戏曲汇演,在审验节目时,时任省委书记的谭启龙发现山西人与合体字“zhǎo”,认为带有讽刺意味,随以剧团击节所用的梆子皆枣木制作,建议改“zhǎo”为谐音字“枣”。从此,该剧种被正式定名为枣梆。
菏泽市枣梆剧团是枣梆剧种专业艺术表演团体,在1992年被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在这个团体中,凭着深厚的艺术造诣、独特的艺术风格,张文英奠定了不可撼动的艺术地位。
据了解,菏泽现在有一百多人会唱枣梆剧,大部分师从张文英。谈到自己的师承,张文英说,师傅是刑德稳,是枣梆第三代艺人,现在已过世。张文英说,师傅是唱小生的,她也开始主攻小生,通俗地讲,就是登台须女扮男装。按照师承关系,她是第四代,师祖是清光绪年间的潘朝绪,此人被当代枣梆艺人尊称为“潘师爷”。整理/记者 董 慧 
新闻推荐
本报讯 (通讯员 宋明磊)梁山县中年男子王某多次因涉嫌诈骗被处理,日前再次伪造大挂车手续,并以4万元价格卖给江苏跑运输的吴某,后来吴某在路上被交警查到,才知手续是假的。5月8日,郓城警方经过缜密侦查,...
梁山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梁山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