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祥县法院 创新思路 多元解纷显成效

济宁日报 2020-08-13 06:58 大字

今年以来,嘉祥县法院全面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把非诉讼纠纷解决机制挺在前面,从源头上减少诉讼增量,加快完善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有效化解了矛盾纠纷、促进了和谐共处、协调了情理法的冲突,为群众提供优质、高效、便捷的诉讼服务。

转变理念创模式

诉调对接高运行

嘉祥县法院为实现诉调对接平台从单一平面的衔接功能向多元立体服务功能的转变,不断加强诉讼与非诉讼调解、仲裁、行政复议、行政裁决等解纷方式的衔接。建立调解组织和调解人员电子名册,积极推动人民调解、行业调解组织、特邀调解员、专职调解员入驻法院。

明确诉调对接流程,实现规范高效运行。对起诉到法院的民商事案件,嘉祥县法院鼓励、引导当事人自愿选择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当事人同意调解的案件,统一编立“诉前调”字号,由调解人员进行调解,对于调解成功不再诉讼的当场结案,调解成功并申请司法确认或诉请出具司法调解书的当天办结,对调解不成仍坚持诉讼的再转入诉讼立案程序。自6月份以来,诉前调解成功60件,调解成功并申请司法确认6起,调解成功并诉请出具司法调解书76起。

健全完善速裁机制,优化速裁团队配置。实行“法官+法官助理+调解员+书记员”速裁模式,组建5个速裁团队。对进入速裁程序的案件,坚持“当日分案、一次开庭、当庭宣判、当场送达”,进一步加快办案节奏。自6月份以来,速裁团队结案883件,平均办案周期17.24天,15天内结案率73%。

道交诉调一体化

多方联动解纠纷

2020年6月21日,被告韩某某驾驶小客车与骑行电动三轮车的任某某发生交通事故,致任某某受伤住院。事故发生后原告任某某到嘉祥县法院道交巡回法庭立案起诉。法官了解到,原告本就收入微薄,现医药费的压力使他无力支撑,无奈诉诸法院,希望尽快得到赔付,以解燃眉之急。

该案中,原告方属于无责一方,受伤且经济条件较差,如果达成调解协议将极大缓解原告的经济压力。该庭法官积极推进对双方的调解工作,一方面联系被告驾驶人,另一方面,联系被告保险公司,协商其依法理赔,不仅赔偿数额与判决无差,且利于公司良好声誉的形成。通过释法明理,被告驾驶人及保险公司均表示愿意调解,并及时支付了赔偿款项,原告申请撤诉结案。

“法院的交通事故法庭在交警队办公,好方便呀!”自嘉祥法院道交巡回法庭驻地嘉祥县交警大队以来,坚持将调解工作贯穿全诉讼过程,交警、法院、调解组织实现了无缝衔接,极大的方便了当事人诉权的行使,真正的打通了从调解到审判的“最后一公里”。6月份成立以来,交通事故巡回法庭受理交通事故案件220余件。

“1+1”模式无缝衔接

跑出为民“加速度”

7月9日,在嘉祥县法院纸坊法庭,法官和人民调解员正在调解一起杨某与杨某某排除妨害纠纷案件。原告杨某与被告杨某某系父子关系,杨某现有院落两处,分别由原、被告经营生意所用。今年4月份,两人因宅基使用、房屋过户等问题发生纠纷,7月6日,杨某诉至法庭。

纸坊法庭接到卷宗后发现双方系父子关系,当日调解员便将案件双方当事人通知到庭,耐心询问案件事实,并引导当事人按照法律原则,主张权利解决问题的同时,积极疏导对抗情绪,从亲情出发,换位思考处理问题。调解员和法官释法析理,双方当事人深受启发,逐渐消除了“剑拔弩张”的对抗情绪。为更详细了解双方的诉求,法官与调解员多次到当事人争议的现场查看,通过20余天的调解工作,为该案双方当事人找到了解决争执的办法,双方矛盾现已基本化解。

近年来,嘉祥县法院纸坊法庭不断创新工作举措,将“事了”前置,以“案结”为标、“人和”为本,做到方便人民群众诉讼,将调解员嵌入审判团队,法官和调解员形成“1+1”模式,让当事人在法庭就可以参与调解,即便调解不成进入诉讼程序,法官在庭审过程中也能提高审理效率,缩短审理期限,实现“1+1>2”的效果,让当事人充分感受到司法的温情、便捷和高效。

记者曹梦溪

新闻推荐

嘉祥县司法局 “巧媳妇”调解矛盾显身手

本报嘉祥讯(通讯员李超宋宇峰)不久前,嘉祥县东纸坊村的一对夫妻来到“巧媳妇工作室”要求调解双方离婚。原来,夫妻双方于2001...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