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13年间义务演出700多场 翟兆元:传了两千年的传统文化,岂能说断就断?

济宁晚报 2018-02-09 11:43 大字

见习记者 刘帝恩

他曾是方圆百里地的大红人,一曲《百鸟朝凤》吹得听者如痴如醉;他曾经门徒遍布齐鲁大地,如今他却为唢呐的传承担忧。他是翟家唢呐第三辈传人,“拔了夯”艺人翟兆元。很多同行甩手不干选择了离开,唯有他坚持下来。翟兆元说,唢呐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身为唢呐艺人,要把唢呐技艺传承下去。

他身上流着唢呐人的血液

翟兆元今年65岁,是任城区李营街道史行村人。翟兆元的父亲和爷爷都是吹唢呐的,他身上有唢呐人的“基因”和血液。都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小时候的翟兆元就对唢呐显示出极大的热情和喜爱。

“也就是七八岁的时候,开始吹那种小笛子。”说起自己学习乐器,翟兆元一脸自豪,对于乐器他比同龄人接受能力快,而且非常入迷。1980年,翟兆元开始跟着父亲学习“拔了夯”。唢呐用鲁西南地区的土话就叫“拔了夯”。

翟兆元有过一段美好的光景。“不说是荣华富贵,起码兜里不缺钱,靠传下来的手艺就饿不着。”翟兆元说,当时的钱金贵,一天赚个十块八块的都觉得不算少。当然,请乐班子在当时都是笔不小的支出,村里有很多人是请不起的。然而,只要有能力支付,村民遇到“红白事”就一定会请他。可现在翟兆元疑惑了:老百姓钱袋子都鼓起来了,为什么找自己的却少了?

唢呐人为谋生计只得转行

说起曾经和自己一起搭班子的同行,翟兆元觉得有些遗憾。“和我搭班子很久的林长坤、林长海两兄弟,现在都当保安去了。”翟兆元说,这些起小就学这行、干这行的老艺人,一旦手里接不到活,就得想方设法去谋生计。像翟兆元这种名声响亮些的老师傅,现在虽然能接到活,比起之前却少得多了。

很多人曾劝翟兆元别吹唢呐了,现在都没人听这个了。翟兆元只要听了这种话就气不打一处来:传了两千年多的民间文化,岂是说断就断的?

虽然现在找翟兆元演奏的少了,但别人只要请他,甭管多远翟兆元都会去。翟兆元说,这两年自己看到的、经历的,让他坚守着信念。“去梁山、金乡、嘉祥演奏的时候,尽管当地人很节俭,但他们尊重唢呐,对唢呐的喜爱我看在眼里。”

为传播筹建艺术团

翟兆元是个闲不住的人,有空时他会去农贸市场和几个老伙计聚聚。“2005年,我们组了个老年艺术团,我是副团长。”翟兆元说,组建艺术团是热爱也是为了传播传统艺术。

因为是民间团体,没有什么经费,音箱设备都得靠自己解决。“光设备的投入和维修,方团长一年就得往里贴几千块钱退休金。”翟兆元说,尽管维持这个团体不容易,但大家劲头都很足。前不久,李营农贸市场管理办公室主任郭贞坡帮大家解决了场地问题,为他们建了办公室。

怀着对民间传统艺术的热爱,翟兆元和朋友们在13年间义务演出700多场,收获了无数掌声和赞誉。在心底,翟兆元有个念想,那就是希望“拔了夯”能迎来第二春,“赚钱是小事,关键是不能让唢呐‘无后\’啊,可像唢呐这种乐器,已经逐渐无人问津了,一想到这我心里就难过。”

新闻推荐

“暖心救助”帮贫困户“拔穷根”

□记者尹彤通讯员王景宏张允允报道本报嘉祥讯“丽君考上‘三支一扶\’了,真是太感谢你们了!”1月9日,在嘉祥县嘉祥街道钱庙村杜秋花家中,46岁的杜秋花紧紧握着前来走访慰问...

嘉祥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嘉祥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