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吨百元石头卖到上万元
点击查看原图点击查看原图■本报记者李朕葳受祖辈开山刻石的影响,杜运伟七八岁时就开始接触石雕,十几岁的时候就和两个兄弟在山上开出十多吨巨石,做成了现在的嘉祥县标“麒麟”。随着市场需求增大,嘉祥县的石材厂越开越多,原本随处可采的青山石变得金贵起来。为了发挥青山石最大的价值,他辗转全国各地,通过一系列的实验,最终研究出了一套将青山石变成“青墨玉”的工艺,每吨价值百元的石头,价格提高了百倍。
8岁作品卖出16元,14岁接“大单”“嘉祥石雕源远流长,其传统和辉煌的成就,集中表现在闻名中外的武氏墓群石刻上,它所包容的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意义,被历史学家称为我国古代社会的百科全书。”七八岁时,杜运伟就常听村里的教师讲述嘉祥石雕的历史,一颗从事石雕事业的种子在他心中生根发芽,他经常瞒着家人跑到武氏祠用铅笔临摩拓片,回家比着画花、画鸟、画人。有时候,他还用山泥将作品捏出石雕小样,邻居看了他的作品后都夸这个孩子是吃这口饭的人。
8岁那年,他做了8个雕花门枕,卖了16元钱,第一次把自己的作品变成钱,他高兴得一夜无眠。不久后,他和两个哥哥在山上搭了个简易草棚,成立了属于自己的石雕厂。14岁那年,当时的嘉祥县委书记尹伯敏到山上找到他,说县里要做个大型麒麟作县标,问他能不能做。虽然嘴上说着没问题,可答应下来后,兄弟几个开始犯愁:没见过大型麒麟石雕啥样?采大型石材的工具也没有?
凭着一股闯劲,他跑到北京故宫、颐和园看实样,用借来的黑白照相机拍下来,回家比着画图纸,画了改、改了画,直到对方满意为止。那年冬天,弟兄几个在当时的县委院前搭了个席棚做厂房,一锤一錾地凿出一尊十余吨重的县标麒麟。当时,济宁日报以《麒麟欲飞恋祥城》为题,在头版大篇幅报道了此事。
好艺术品赢得好市场骑着两轮摩托车、租借几间破仓库,杜运伟建起了嘉祥石雕厂,凭着借来的1000元钱开启了创业路。只有不断学习才能进步,杜运伟先后在河北曲阳、河南南阳等地学习当地石雕技艺,认真研究国内外学院派雕塑理论。18岁那年,杜运伟拿着自己的作品跑到北京,找到了中国顶级雕塑大师刘开渠。刘开渠被眼前这个小伙子的执着和扎实的石雕技艺所感动,杜运伟也幸运地成为刘大师的关门弟子。凭借高水平的石雕作品,杜运伟被命为嘉祥石雕传人,慕名找上门的客商也多了起来,杜运伟成了嘉祥石雕产业的领军人物。
在石雕的基础上,杜运伟开始考虑发展玉雕,他考查了国内雕塑市场,认识到玉雕要比石雕需求普遍,于是联系了省内三个较大企业,投资亿元成立了山东三圣玉雕有限公司。石材稀缺、价钱又卖不上去,杜运伟找到科研所,用先进技术了解石材质地结构,采用玉雕的工艺流程对它科学加工,使它具有了玉的质量,经过金石专家鉴定称为“墨玉”。石材的改进和质量的提高使产品的雕塑类别大大拓宽,石材的价格也由过去的每吨百元卖到了现在的每吨数万元。
“在传承古老技艺的同时开展创新,才能顺应市场,打响老品牌。”杜运伟告诉记者,今后将吸收更多的年轻人加入到石雕行列中来。
点石成“玉”的杜运伟
青墨玉作品
新闻推荐
380辆新型纯电动公交车陆续开往7县市报到■本报记者王仰浩通讯员秦明低碳环保、噪音低、零排放,日前,380辆新型纯电动公交车已全部抵达济宁,并将陆续投放到曲阜...
嘉祥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嘉祥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