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深度解读】农民种啥才能有赚头?

甘肃日报 2014-04-02 19:01 大字

【深度解读】农民种啥才能有赚头?

本报记者 杨世智 实习生 牛婧娥

清明前后,种瓜点豆。在陇原广袤的田野中,处处是忙于春播的农民。然而,在永昌县红山窑乡高古城村,种粮大户杨老六眼瞅着下种的日子一天天临近,眉头的皱纹却越来越深。“心里没谱,不知道今年种啥才能有赚头。”他吐口烟圈解释说。

之所以心里没谱,是因为他总觉得摸不准市场的脾气,每年种什么都像是在“赌一把”,很盲目。前些年,看着别人种啤酒大麦挣了钱,他便跟着种,结果当年行情一路下跌,价格从最高时的1.5元/斤跌到了0.9元/斤,还无人问津。后来,看着蔬菜行情不错,便从一家农场转包了30亩耕地种露地蔬菜,年底一算账还赔了1万元。

去年,杨老六决定再“赌一把”。他与两个朋友合作在农场转包了300亩耕地,东借西凑筹集了50多万元,种了70亩芹菜,200亩玉米,30亩娃娃菜。年底一算账,虽然没有赔,但赚的也就是些辛苦钱。

今年,3个人又转包了近600亩耕地,准备投资120万元再试一次。与以往不同的是,这一次他们找到了两家农业企业,签订了大约300亩地的订单农业,其中250亩种植制种玉米,40亩种植药材,其余的土地只能跟着感觉走。“订单农业只能保证不赔,赚不了什么大钱。增收只能靠自己种的那一部分,但又怕踩不到点上。”杨老六很忧愁地说。

有这种感觉的,远不止杨老六一个人。

孙大年是杨老六邻村的农民,在家侍弄20多亩承包地,农闲的时候就出去打打零工。他说,伺候了大半辈子田,如今越来越不知道每年种啥好。

大前年,啤酒大麦价格一路上涨,到处是热情抢购的粮贩子,品质再差都不计较。那时孙大年心气高,觉得价格还能涨一涨便没卖,结果这一等,等来的不是他想要的好价格,反而越来越低,最后还没人上门收购了。前年收成下来,他吃一堑长一智,心想着只要价钱跟上一年差不多,就把家里积压的和新收的都卖了。但结果让他很失望:啤酒大麦的价格跌起来一泻千里,往上涨一分钱都很难。今年该春种了,他又面临着两难选择:“种小麦价格还行,但亩产太低,忙活一年每亩地只能赚500元左右;种大麦产量高,但谁知道行情咋样,想到这事就一个愁字啊!”

此种现象,不是永昌独有的,河西走廊其他地方同样存在。

尚登金是山丹县陈户乡山湾村农民。去年,他看孜然很热销,价格也不错,便流转了军马场的500亩耕地种上了孜然,但等到秋收的时候,孜然价格却从每斤20元降到了18元,而他购进的孜然种子每斤高达22元。一年下来,他不仅没赚钱,还亏了20万元,一家人为此愁眉不展。“原来想着‘赌一把\’赚点大钱,结果还拉了饥荒,以后真是不知道这地种啥好了。哎!”老尚长长吐了口气,叹道。

农民种啥才能有赚头?对于这个问题,不仅农民在琢磨,政府部门也在思考。

近年来,永昌县为了让农民增收,先后引导农民种植过啤酒大麦、食用菌、露地蔬菜,但行情时好时坏。行情好的时候,农民喜气洋洋,收购贩子摩肩接踵;行情不好的时候,甚至发生过农民把蘑菇倒在乡政府院里的事情。长此以往,农民和政府部门对市场的“感觉”越来越模糊,始终“踩”不到那个“点”上。

永昌县委宣传部部长燕中,出生于农村,曾经分管过多年农业工作。他认为,问题的根源出在市场建设上。由于受行政区域限制,当前各地打造的市场,都是囿于一地一域小市场,市场销售也常常单向地依靠外力。因为市场规模小,抗市场风险的能力弱,在区域性甚至全国、全球大市场面前就是一个小舢板。一旦大环境出现波动,极易陷入困境。要想摆脱这种窘境,必须打破地域界限,联手打造大市场,共同树立大品牌。

以河西走廊为例,这里是甘肃省重要的农产品种植基地,凭借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酿酒葡萄、啤酒大麦、中药材等特色农产品种植优势突出,制种业更是全国闻名。但相对于生产环节,市场构建却难尽如人意,各地市场建设均“各行其事”,各唱各的调、各吹各的号,难以形成大市场的规模效应和品牌效应。因此,当地农产品不仅附加值不高,在市场上也没有定价权。燕中认为,要让农民种地有赚头,就要从更高层次搞好市场建设的顶层设计,聚集河西走廊五市之力建设河西走廊特色农业大市场,打好河西走廊“绿洲农业”这张牌,最终让农民走出种地“赌一把”的怪圈。

新闻推荐

【先锋引领】用心捍卫法律的尊严

【先锋引领】用心捍卫法律的尊严用心捍卫法律的尊严——记永昌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张世栋用心捍卫法律的尊严本报记者刘兴元永昌县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张世栋,从事法律工作近30年...

永昌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永昌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