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化抢收、精准化播种,科技助力心不慌 土地托管帮粮农夺回“失去的15天”

济南日报 2021-10-13 11:22 大字

入秋以来,连日降雨对章丘区黄河街道农作物生长造成了一定影响,累计降水量比去年增长70%,导致玉米收获和小麦播种时间比去年拖延15天左右。然而,当地种粮大户通过农业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托管服务,提前引进新型农机设备,精准调整播种方式,充分利用政府补贴政策,将损失降到了最低,保证了玉米颗粒归仓,小麦及时播种,守住了章丘“粮袋子”。目前黄河街道8.9万亩玉米已完成采收3万亩,预计10月20日将陆续开始播种小麦。

给力,履带式农机“大显身手”

“哒哒哒……”10月12日,在章丘区黄河街道钱家村的一处玉米地,38岁的村民张宝伟正驾驶着收割机,在地里来回穿梭,现场轰鸣声不绝于耳。尽管田地里泥泞不堪,让人寸步难行,然而这台收割机却可以“步履如飞”,南北长220米的玉米地,一个来回仅用了不到八分钟。

“这是合作社新采购的履带式收割机,相比起轮式收割机,它对地面的压强小,越野性能也更出色。”张宝伟说。

四年前,张宝伟流转了附近村里的600亩地,专门种植小麦和玉米,并接受了济南心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提供的全流程、机械化的“土地托管”服务,成为当地的种粮大户。

入秋以来的连日阴雨,导致田地积水严重,轮式收割机陷入泥沼中动弹不得,无法开展作业。为了不影响秋收,合作社立即采购了四台履带式收割机,每台每天能收割80亩玉米,并且同步完成脱粒,目前张宝伟的玉米再有7天即可全部收割完毕。

不仅如此,由于玉米晚收,米穗过于成熟,导致米粒淀粉流失,松脆易落,使用传统收割机,约两成的玉米会滞留在田中造成浪费,为此合作社技术人员现场对收割机进行了技术改造,避免了该现象的发生,大大减少了种粮户的损失。

“这台履带式收割机采购价在16万元左右,现在国家政策补贴3.1万元,章丘区政府补贴2万元,我们只需花费不到11万元就能买到手。”济南心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钱彬说。

精细,为麦种打“预防针”

“现在小麦晚种,必须加大播种量和施肥量,同时还要在播种前为麦种打‘预防针’……”10月12日一早,黄河街道的十多位种粮大户收到了钱彬发来的短视频。

俗话说“一麦九穗”,正常情况下,一颗麦种能长出九个麦穗。由于播种延期,钱彬预计只能达到“一麦三穗”,所以他建议种植户务必加大播种量,每亩地的播种量从11公斤增长到15公斤左右。由于雨水反复冲刷,导致土壤养分流失,需要增加20%肥料用量,建议每亩从40公斤增加到50公斤。

钱彬告诉记者,连续降雨造成土壤潮湿,导致褐斑病流行,秸秆还田后,菌株会残存在土壤内,危害小麦生长。他建议在播种前,将麦种提前一夜浸泡在混合制剂中,保证小麦不受病菌侵害的同时,提升对氮肥的吸收能力,为今后的生长保驾护航。

期待,土地托管提升农业“免疫力”

“小农户单打独斗,难以应对自然灾害,有实力的农业专业合作社可以通过土地托管,提供全方位、保姆式的农机和农技帮扶,显著提升种植户效益和抗灾能力。”钱彬说。

黄河街道人口老龄化严重,特别是随着滩区迁建、农民上楼,迫切需要解决“无人种地”“效益低下”的问题。为此,街道探索“党支部+合作社+土地托管”的模式,培育新型经营主体。他们以济南心正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为平台,为农户提供农机作业、良种农药肥料采购、测土配方、施肥施药等相关服务,实现从种到收全程托管,让农民当上“甩手掌柜”,助力章丘粮食种植规模化、机械化、精细化、信息化。

“现在我们合作社有抗涝、抗旱、抗倒伏和稳产多个玉米和小麦品种,今后我们可以根据灾情预警提前选择种植品种,保证稳产增产,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钱彬说。(本报记者 时晔然 钱堃 通讯员赵文瑜)

新闻推荐

推进“全域出彩”共创“出彩章丘”

今年来,章丘区妇联以党史学习教育为统领,以“出彩人家”建设为主线,着力解决家庭发展不平衡和妇女儿童急难愁盼问题,在推...

章丘新闻,家乡的大事、小事、新鲜事。在每一个深夜,家乡挂心上,用故乡情为你取暖,陪你入睡。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