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蝶变中的城市力量

济南日报 2018-11-05 11:32 大字

平安街道棚改拆迁青年突击队。(邵明红 摄)

转角可见的“口袋公园”扮靓大街小巷,“15分钟生活圈”让百姓安居乐业,蓝天白云好“气质”已成泉城常态……在城市越变越美的过程中,一支支“城市生力军”发挥的作用不可或缺。他们有老有少,或许是驻守在一线的基层党员干部,或许是激情澎湃的青年“志愿军”。虽然职业不同、年龄不同、方式不同,但他们都在为这座城市变得更美、更好而忙碌。

网格员“点靓”辖区环境品质

近日,市中区舜玉路街道舜绣社区网格工作人员在巡逻时发现,辖区7号楼楼顶存在违章建筑。社区工作人员、网格员迅速行动起来,多次与违建房主沟通,最终将违建拆除完毕,并为房主提供屋顶防水工程服务,将拆违拆临转化成服务群众的过程。

自城市提升工程“十大行动”启动以来,舜玉路街道充分发挥辖区网格员力量,推动网格精细化,以小网格托起大治理,实现城市提升工程常态化,推动城市治理长效化。

舜玉路街道各网格间“共享共治”,对网格区域交界处采用“双重监督”,既能有效管理自己区域,又能对其他区域进行监管,确保辖区环境整体提升、长效保持。

在历下区泉城路街道,街道同样有推动城市管理的“良方”。该街道位于三区交界,周边有景区、商业街区,城市管理难度大。小商小贩这边劝走了,走不了几步就到了“别人的地盘”,别人再劝,没多久又回来了。

泉城路街道在城市管理过程中发现了这一难题,逐渐摸索出“延伸十米”管理工作法。街道与两个街道办事处、两个管委会抄起手来,每个单位都向对方辖区多管十米,“跨区”管理。尤其是在趵突泉北门、大明湖西南门等两区交界处,城管工作人员全天候不间断巡查,根除占道经营现象,确保重点区域城市环境整洁有序。

为了建立城市管理的良性循环长效机制,泉城路街道责任巡查员利用“智慧泉城”平台、电话督导、现场检查等方式实现实时动态监管,实时了解各路段、各时段辖区市容市貌整治工作情况。除重大事项外,接到指令的城管队员要在20分钟内赶到现场处理问题,并及时反馈结果。所有城管队员每日工作一汇报、每日成绩一公布,对发现的问题,立即整改,举一反三,以点带面。各科所队、胡同管家、辖区志愿者,可以说人人都是网格员,从而形成了全覆盖、无盲点的管理体系。

“第一书记”让贫困村变身“桃林仙境”

2017年,张润由济南城市投资集团下派至商河县沙河镇大吕村担任“第一书记”。初到大吕村,眼前的景象确实超乎了他的想象,村庄仅有一条年久失修的柏油路,其他全是泥泞不堪的土路,群众出行非常不便,也存在着安全隐患。对此,张润积极与大吕村党支部商

议,决定先从基础入手,解决群众最关心的道路问题。随后,张润积极联系派出单位和相关部门,想办法,跑门路。

功夫不负有心人,张润终于争取到了300万元的道路建设资金,硬化大街小巷1.3万平方米,实现了全村道路硬化,使群众的生产生活水平显著提升。此外,张润还深入推进文明创建向庭院“延伸”工程,全面铺开厕所卫生化、厨房清洁化、坑塘景观化、河道绿色化“四化提升”工程。张润还借助农村闲散土地、宅基地清理回收工作开展的有利契机,集中收回并统一规划房前屋后、废旧宅基等闲置资源,大力发展“边角经济”“庭院经济”,因地制宜栽种映霜红桃300余亩。大吕村先后成功举办了首届桃花文化旅游节、首届映霜红仙桃采摘节等节庆活动。2年时间,该村实现了由脏乱差到洁净美的巨大变化,变成了“游桃林仙境、闻百里花香”的生态文明和谐新家园。

“青年突击队”让安居梦更近

在长清区平安街道办事处的棚改拆迁一线,有一支由年轻人组成的蓬勃朝气的队伍。这是一个团结向上、拼搏进取的集体。自组建以来,他们在号称“天下第一难”的棚改拆迁工作中克服重重困难,敢于吃苦、忘我工作,圆满地完成了一项又一项领导交办的任务,为平安新城建设贡献青春力量,这就是“平安街道棚改拆迁青年突击队”。

突击队成立以来,突击队成员始终盯靠一线,在房屋测量、附属物清点、宅基地认定、协议签订等各个环节,都能看到队员们忙碌的身影。他们深入群众家中和田间地头,用政策引导他们,用事实说服他们,话说多了、水喝少了,久而久之嘴唇脱了皮;路走多了、歇得少了,脚上(起了泡。就在他们的奔走中,平安街道变了:一边是逐渐消失的棚户区、老旧村居,一边是崭新的泉升花园和范景佳苑小区迎来安置居民入住。环境蝶变的背后,凝聚着突击队成员的心血和汗水。

抓发展抓创建换来“美丽乡村”

走进济阳区垛石镇柳家村,处处洋溢着现代文明的气息,村内一纵四横五条主干道全部硬化,葱郁茂盛的绿化美化树木林立道路两旁,街道干净整洁,家家户户窗明几净,精心绘制的图文并茂、内涵丰富的文化墙成了该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谈起村里这几年的巨大变化,贫困户李元清发自内心地感慨:“能有今天这样的生活,多亏有个好的村支书啊!”

李元清口中的村支书名叫许金祯,今年61岁了,身形瘦弱、皮肤黝黑的他每天都神采奕奕,带领着柳家村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向致富之路。这些年,他带领着村民积极探索适应本村发展的路子,通过抓发展,壮大了村农业产业;通过抓创建,提升了村建设品质,村集体经济收入更是达到了9.6万元。

美丽乡村怎么建?许金祯深知改善村容村貌、提升群众生产生活,品质是关键。多年来他累计协调各类扶贫资金400余万元,实施了村庄“五化”提升,硬化了街巷3公里,铺设路沿石、排水沟和沿路花砖1700余米,种植绿化树木3000余株……村容村貌大为改观,柳家村成了名副其实的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有“面”还不够 “美丽”得保鲜

“有了这把大剪刀,以后玫瑰花剪枝就不用愁了,还能用它来帮村里修剪花圃,赚更多积分,真是太好了!”近日,在平阴县玫瑰镇庄科村乡村文明银行内,70岁的张立法高兴地合不拢嘴。因为义务修剪广场周边花圃,参加村庄环境整治,他获得了乡风文明积分,并用积分兑换了实用的物品。

像张立法一样,在庄科村乡风文明银行首次兑换仪式上,100多户家庭都领到了一份文明礼包。“没想到活动效果这么好,村民的参与率很高!”在庄科村党支部书记张健看来,乡风文明银行活动的开展为村里精神文明建设打开了一扇窗户,也解决了困扰庄科已久的美丽乡村颜值美但缺内涵的难题。“美丽乡村建起来了,但‘美丽’要保鲜,还需要群众参与到村庄治理中来。”就在庄科村“两委”苦于寻找出路的时候,玫瑰镇乡风文明银行的春风吹到了这座小山村里。通过乡风文明银行积分项目的正向激励,庄科村划定了卫生区,维护好的、漂亮的就加分,破坏的、邋遢的就减分。通过积分项目、积分标准的靶向引领,让原来单纯靠村“两委”单打独斗的村庄环境整治,变为人人参与的整体提升,在全镇城乡环卫一体化考核中脱颖而出,取得了第三名的好成绩。

“红色先锋”引领为民谋福祉

秋风萧瑟,章丘区官庄街道小闫满村师顺栋老人的院落里近日却涌动着一股暖流:小闫满村村“两委”成员、党员、村民代表正为老人家里“添砖加瓦”。师顺栋是低保户,在前期进村入户走访过程中,街道发现其居住院落年久失修,有些地方已坍塌破败,给老人生活造成很大不便。考虑到他已上了年纪,加之经济条件有限,小闫满村村“两委”便立即组织谋划,动员村内党员、群众出工出力,一起行动起来。村里集体想办法凑齐了修缮的砖块,村主任师长津主动拿出自家工具,大家你一砖我一瓦在院落内挥洒着汗水……

今年以来,官庄街道确立了以党建为引领的发展思路。在党员先锋的带领下,“干群合力谋发展”氛围愈发浓厚。天尊院村充分发挥党员带头作用,经过数月辛勤劳作,自修进村道路7条,共计300米、700余平方米;南辛村“第一书记”与党支部书记积极发动党员群众,针对秋收即将展开,赶在秋收前从根本上解决困扰该村群众多年的“行路难”问题;盆崖村“第一书记”与村“两委”、党员带领群众自发清理村内垃圾;石门村“两委”成员带头修建文体大院;亮家坡先锋广场路面硬化在党员带领群众的十足干劲下顺利完成;闫家峪村、孟家峪村、徐家井村的群众纷纷自发组织起来清理路面垃圾。

本报记者 黄佳杰 刘阳 李冬阳 王宝静 冯经伟 邵明红 刘高君

新闻推荐

有的主打温泉特色牌,有的主打生态旅游康养基地在区县百花齐放

今年9月6日,济南市委市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提出以济西片区为核心标志区,加快打造具有泉城特色的国际医疗康养名城。围绕...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