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大棚购农机 教技术送岗位 许商街道办事处多元化***赢得百姓频频点赞
▲以土地流转方式建设蔬菜大棚,让贫困户有了固定收益。◤向土地要效益,也是农村扶贫的根本之道。商河县许商街道办事处现有省定贫困村12个,即东王、大高、范家、潘家、双庙、柳行、楚家、周家、三里庄、张小庄、吴家、靠城孙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226户2358人,2015年实现脱贫443户1106人。许商街道办事处按照“走在前列、干在实处、注重成效”的总体要求,凝心聚力,强化措施,狠抓产业扶贫项目建设,不断加大宣传引导力度,积极引导贫困户,变“输血”为“造血”,确保如期实现脱贫攻坚目标。
本报记者邢敏
通讯员赵文村
“N+扶贫”
省级贫困村变样
许商街道东王村是省级贫困村,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62户120人,为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致富,该村在去年实施小尾寒羊繁育养殖项目的基础上,今年流转18亩土地,投资30万元建设了11个钢结构蔬菜大棚用于发展蔬菜种植产业,每个大棚占地约1.2亩,大棚建成验收后,将由村委会统一对外承包经营,租赁费将按照一定比例在贫困户和村集体之间进行分配,实现村集体经济和贫困户双增收。
“我们这11个大棚共覆盖9户11人,每个大棚租金约4000元,除去土地流转费用外,租赁费40%分给贫困户,60%用于村集体经济收入,每个贫困户每年大约增收800元。”东王村支部书记王华军说,东王村现有耕地1500多亩,群众收入来源主要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种植效率低,农民增收难。借助建设的蔬菜大棚,大力发展蔬菜种植业,带领群众增收致富。“大棚区域内的水、电、路等基础设施进一步配套完善,逐步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王华军说。
据了解,在2016年的扶贫工作开发中,许商街道启动了周家、孙家12个贫困村的美丽乡村建设工程,目前有10个村完成基础设施建设,累计投资300余万元。
农机扶贫
土地种出效益
“今年有了自己的农机合作社,又新增了2台收割机,今年的小麦收割,咱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许商街道贫困村张小庄村的贫困户张朝清看着收割机收割自家的小麦高兴地说。
记者了解到,张小庄村地处许商街道西北角,以小麦、玉米种植为主,该村现有105户410人,耕地800亩,人均1.95亩,贫困户32户,贫困人口92人(其中:低保15人,五保2人)。以往,该村没有一台大型农业机械,每到“三夏”、“三秋”农忙时节,村支书张元河都要带领全村老少去邻村地头“拦”农机,不仅影响农业耕作的及时性,而且增加了农业投入成本。
对张小庄村来说,老百姓要把各自的土地种出效益来,最需要的就是农机设备和技术。“今年,合作社购置了两台大型小麦联合收割机,免费给我们村的贫困户收割小麦,自己村的非贫困户收费减半,彻底改变了往年村里群众与邻村群众争抢收割机的局面。”许商街道张小庄村支部书记张元河说。
许商街道扶贫办经过一年多的考察,研究制定了针对张小庄村的扶贫帮扶项目,经过贫困户同意,扶贫办将张小庄村的92名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资金集中打捆,委托村集体入股商河县农机联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从而解决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从而给贫困户找到了“靠山”。
“张小庄村的大部分贫困户处于老弱病残的状况,几乎没有劳动生产能力,简单通过光伏发电等项目,很难脱贫致富,形成优势,很有可能会一盘散沙,彼此拖累。经过征得贫困户同意,将贫困人口的产业扶贫资金集中集体入股商河县农机联盟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解决了贫困户自身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许商街道党工委副书记赵军说。
工业扶贫
确保贫困户增收
近些年来,许商街道充分发挥商民经济工业园和商南民营经济创业园的两大平台作用,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搭建贫困人口和用工企业对接平台,逐步形成“以工业促就业,以就业促脱贫”的发展模式。
济南杰士尼玩具有限公司自成立以来,累计帮扶周边贫困户120余人次,使得周边村贫困户60余户达到脱贫标准,累计为贫困学生张悦、贫困青年李峰、贫困户张洪寿投入帮扶资金20余万元。
自扶贫攻坚行动实施以来,按照“公司+订单+农户”的加工经营模式,重点吸纳周边村庄贫困户和农闲妇女就业,使得大量的周边农村的低保户、五保户及贫困老年人实现了家门口就业。在产业链上精准“造血”扶贫,使得村民过去闲着受穷,现在忙着致富。
贫困残疾人脱贫是脱贫攻坚战的一个重要一环,基础差、欠账多、任务重、贫困程度深、脱贫难度大。和普通贫困人群不同,残疾人就业难、收入低,长期承受医疗康复、购置辅助器具等支出,不少人至今仍生活在危房中,想翻身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脱贫难度尤大。
玩具公司在招聘工人时,对残疾人以“特殊情况、特殊对待”的原则,优先招聘残疾人。公司接收的残疾人大都是聋哑、肢体、语言方面存在障碍的人,根据他们的劳动能力和意愿,安排不同的岗位,有时周边村里的残疾人不方便来公司上班,公司就派人把手工活送到残疾人家中,等做好了再收回来。目前残疾人员工月薪在1000—2000元之间,每个月领工资时,残疾人比普通人要多领10%的工资。有些残疾人员工的年人均收入达到甚至超过了当地平均水平。公司自成立以来招聘残疾人达120人次,使得周边村庄20余户残疾贫困户在2015年实现脱贫。
□记者手记
许商扶贫攻坚可以“靠城吃城”
许商街道办事处相较于其他乡镇,地理位置优势明显,整个商河县城就坐落在其中,县城成了许商街道办事处的“隐形财富”。商民经济工业园和商南民营经济创业园的不断发展,更是给了许商街道办事处新的发展契机。许商的扶贫攻坚,其实可以“靠城吃城”。
各个贫困村的形成,是历史、地理、交通等多种原因催生的产物,除了帮他们增收之外,文化脱贫等一系列扶贫措施要同步在线。而县城的各种设施,是否可以适当延伸,让更多的许商人变成“城里人”。今年刚刚开通的新能源汽车,途经路线中就涉及部分许商的村庄,公交上下班可以成为他们的新选择,这就是优势。
同样,距离县城较远的村落,县城内数万的流动人口是潜在的巨大消费市场,贫困村的瓜果蔬菜可以直接供给,一旦形成稳定的产业链条,村里人增收就不再是难事。在大众旅游的背景下,县城居民找个周末近郊旅游,临近的许商就是不错的选择。许商的蟠桃、草莓,都可以成为采摘对象,贫困村引进的新产品、新项目,通过“城里人”的口提高影响力,隐形的广告效应得到释放。不单单是贫困村,整个许商走出去,脱贫底气将更足。
就像许商人说的那样“咱靠着城里近,多少得沾点光。”
新闻推荐
□晚报记者温庆磊通讯员颜红兵晚报讯10月11日至12日,市公安局经济技术开发区分局连续侦破系列入室盗窃等侵财案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王某超、代某龙和孙某洋。目前,3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被依法刑事拘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