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当夜幕降临侯营镇侯营村的文化广场开始热闹起
本报讯 每当夜幕降临,侯营镇侯营村的文化广场开始热闹起来:跳广场舞、打太极、唱戏曲……,文化广场变成了欢乐的海洋。在侯营镇,这样的“夜生活”并不是一枝独秀:田庄村、于营村等乡村的文化大院里也是笑声连连,村民各得其乐。
侯营镇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将丰富村民的文化生活、提高村民的道德水平作为重要抓手,全力营造健康文明的乡村和谐新风尚。不断加大对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的投入力度,新建文化站1个,文化广场1处,全镇64个行政村全部建成了文化大院,设有农民活动室、农家书屋及文体活动场等。
(本报记者 刘颖 通讯员 闫丹)
本报讯 张炉集镇在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中,通过重点突破、严抓考核、加大投入、着力长效等举措,促进该项工作稳步推进。
一是明确责任、齐抓共管。已经形成了主要领导挂帅、党政班子齐抓共管、各部门联合作战、一级对一级负责的工作格局;二是注重实效、重在平时。使农村环境卫生有原来脏、乱、差现象,变为现在的干净、清洁、环境卫生;三是建立考核奖惩制度。始终保持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长期性、实效性。
(本报记者 李可新 通讯员 李乐云)
本报讯 “现在,俺在家门口上班每月能挣2000多元钱,还不耽误地里的活!”近日,闫寺街道刘庄村农民刘学明高兴地说。经过培训,他在街道一家机械加工企业当上了工人。在闫寺街道像刘学明一样走出田地转向“工薪阶层”的人越来越多。
闫寺街道紧紧围绕农民增收致富这个主题,不断创新思路优化环境,吸引农民在家门口就业。为了让农民更好地适应工作,该街道充分利用新型农民学校、远程教育平台等,对农民进行培训。同时邀请一批专家向辖区农民传授先进种养和加工技术,着力培养懂技术、晓政策、有文化、善经营的智能型农民。据统计,今年上半年,该街道新增就业岗位200多个。(本报记者 李念辉 通讯员 王丽)
本报讯 自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张炉集镇采取微型党课的方式的,利用实际相结合,以身边人身边事阐述道理启发思想,达到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集体学习目的。目前,张炉集镇已开展多种形式的党员党课650余次,党员切实提高了党性教育得到了党性锻炼。
自从微党课成功送教上门,张炉集镇老贾庄村几名党员组成了义务清扫队每周固定时间来到大街上打扫卫生。村支部书记李纪章深有感触的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以来,镇里经常安排人来村里给党员搞学习、上党课,党员素质有了明显提升。以前叫党员开个会,电话打好几次都见不到人影。学了几次微党课后,党员学习的自觉性增加了,不仅按时报道学习,前段时间党员看到村里的卫生状况不好,还自发组织成立了义务清扫队,每天到村里大街上打扫卫生。”(本报记者 路祎祎 特约记者 张建光)
本报讯 闫寺街道坚持把培养农机人才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取得了显著成效。截至目前,该街道已有300名农机人才通过各类农机培训,成为农机维修、农机作业等方面的“土专家”。
据介绍,该街道通过摸底把农村一大批农机维修高手、农机大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选拔到农机人才队伍中来,实行动态管理,形成了一个遍布全镇滚动发展的服务网络,并在辖区46个行政村建立了农机人才库。利用街道、村两级新型农民学校教学阵地,开展各类农机技术培训。通过邀请农机专家课堂讲课、现场指导和实地参观等方法,向农机手传授农机保养、维修、跨区作业等技术,为培育农机人才打下良好的基础。该街道还在政策、技术和资金上积极扶持,帮助“土专家”把产业做大做强,逐步形成规模。目前,全街道已有300多名“农机土专家”走上致富之路。
(本报记者 李可新 通讯员 王丽)
新闻推荐
奋力实现经济社会新跨越 ——2014年张炉集镇经济社会发展纪实杜宁 李乐云
...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