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务大集的背影
看着黄务大集熙熙攘攘的人群,78岁的黄务村村民纪道生补充了一句:“这大概也是最后一个黄务年集了!下一次过年赶集,黄务大集就不在这里了!”老人说得轻松,却分明有着浓浓的憾意。
新的烟台来得这样快、这样惊艳,老的烟台就留下了许多匆匆离去的背影。我们当然欣喜,但,也会有些难舍难分……
1、最后的大集
黄务大集要搬迁了。大集上几乎每一个摊位业户,早就知道了这个消息。从报纸上、从业户间的口口相传中。
黄务大集的“官方名称”是黄务集贸市场,市场西口,还有一块老旧的“黄务市场”招牌。6年前,57岁的黄务村人韩明君接手承包了市场。他说,打小就在集上玩,对集有一种特殊的感情,能够承包下来当成一份“事业”,别有一番意味。得知黄务大集规划、搬迁的消息后,他第一时间组织人员在市场内宣传告知,“没办法,规划需要,大家都要有一个适应过程。”
在大集市场上经营了十多年羊肉馆的一位老板,站在小店门口那口熬了十多年羊汤的大锅前,在热腾腾的雾气中幽幽地对记者说:“抓紧拿你的相机多拍点镜头,再不拍就没有了!”他说,大集搬迁后,自己还没有想好是否继续跟着这集市走是否继续熬羊汤。
“当然不舍得!”纪道生老人说,这么多年,早已经习惯了“一、五赶大集,八赶小集”,因为这集市就在家门口,所以有事没事就上集转转。有时买点菜、买点肉蛋、买点鱼,有时买点小物件,有时则就是提个马扎,和村里的老伙计们一起坐在集里的某个空地场,看看光景聊点闲话。
走到集市上买鞋帽的一个摊点前,一位顾客正在“还价”,摊主脱口而出,“这都最后一个黄务年集了,我这价已经很实在了,能卖就卖了!”
2、难舍的情愫
大集上,依旧是熙熙攘攘、热热闹闹。在黄务村里生活了一辈子的纪道生和村里的老伙计刘香盛、韩文国等人这天照例到了集上,虽然家里的年货基本置办齐了,但还是忍不住来看看,“在现在这个地方,黄务集有20多年了,再上远点说,曾经在路西的篆山村那里过,我们小时候,这个大集就在我们黄务村里。那时虽说没有现在规模大,但是一样热闹,卖什么物件的都有,海鲜、蔬菜、百货、禽肉等等,四方八村赶来的人也不少。”
纪道生说,黄务大集逢“一五”赶集,古来就这样,近些年,才增加了个“逢八小集”。不过,“小集”一直没怎
么赶起来,只有“大集”才能让人感到这是真正的“集”。对这个地方太熟悉了,哪里卖鸡蛋、哪里卖鱼、哪里卖衣裳……几位老人张口就来,谁家的羊肉更上口,谁家的烧肉更有味,也是一清二楚。韩明君说,市场上现有1000多个摊位,尽管没有明确的分区归类,但是多年来的习惯,大致也有一个方位分区,偶尔也掺杂一些散户,不过不妨碍市场管理。
无论是在这里经营的业户还是像纪道生这样对大集有深厚感情的老人,许多人在知道即将搬迁后,就迫不及待地到“新址”去看了看,“那里距离这里不远,但是要过两次马路,地方倒是不小,有大广场,也有入厅的大棚,”纪道生说,将来逢大集还会去赶,不过也许不会每个集都去了,会觉得有点“生分”。
3、不远的搬迁
黄务大集的搬迁早有规划。记者从芝罘区卧龙园了解到,随着“南部新城”的快速崛起,周边农贸市场
的配建及改造工作也成为该区工作重点,黄务农贸市场搬迁原计划2010年底就进行,不过由于多种原因,将延至来年春天。
据介绍,现有的黄务农贸市场位于机场路以东、五区连接路以北,占地约100亩,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有摊位1000余个,每逢农历一、五、八,芝罘、莱山等地的周边居民前往农贸市场赶大集已形成了一种生活习惯。随着城市建设的推进,黄务农贸市场土地被部分占用,原经营面积“缩水”,影响到了商贩的正常经营活动,许多商贩占用道路经营,影响了周边交通。“黄务大集”的原址上,去年6月,卧龙园管委引进了红星美凯龙项目,规划在黄务农贸市场原址上建设以家具、建材为主的大型连锁市场。
而新的黄务农贸市场规划在勤河以东、乐天家居以南、烟台烟草公司以北五区连接的中心地带,新建市场规划建设6.7万平米,设立摊位3000个,总投资3000多万元,目前已经基本建成,投入使用后将成为“南部新城”核心商品集散区,带动南部区域经济快速发展。新建设的市场将在现有果蔬批发零售的基础之上,积极吸引果蔬产品深加工项目入驻,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经济效益。
那时,“黄务大集”也许将成了真正的“黄务集贸市场”。
大集上的年味儿
许多“城里人”都有一种“大集”情结,道不尽,说还休。
要我解读,可以这样去想———如今的“城”当年也不过是一个个的村落,如今的“城里人”当年也不过是“村里人”,而“大集”上有着太多的乡土味,让人怀旧、让人追忆。到了年关,大集上更是泛着浓浓的年味儿,而这种熙熙攘攘、热热闹闹的气氛几乎没有什么可以替代。
烟台有许多这样的大集:黄务大集、福山大集、莱山大集、沙河大集、曹家大集……论及历史,最短的也当有百年,有了村有了人家,一个自由交易市场便会应运而生,因为很受欢迎,来者众多,便成了“大集”。过往的许多年月里,“大集”其实就是百货商场,就是大超市,而每逢新春佳节逛逛大集,置办年货、感受传统文化习俗的气氛,很多人认为这才叫过年,这才有年味!
可是,如同这个社会发展进程中的很多东西一样,大集正在难以挽回地渐渐“消失”。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各种选择的多样性,“大集”似乎已不那么不可或缺。即便是对于农村的很多人,买年货也不再仰仗一个“大集”。而城市生活区的规划和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大集”便走到了这样的尴尬期。
“黄务大集”要搬迁了,尽管只是搬离了不远的地方,但是离开固守了多年的集市,走入规范的“市场”,似乎就不是原来的“大集”了。所以,一种难舍的情愫不可避免,这种情愫当然不仅仅是对一个老地方的怀念,而更多的是对一种传统的、习惯的追忆,或许,城市越来越大,很难能再找到传统的年货大集了,而看不到那些铺满市场的春联、福字以及一字排开的大小摊位,仿佛也少了些过年应有的年味。
留住“大集”,其实是留住记忆。
新闻推荐
中共中央2月28日上午在中南海怀仁堂举行民主协商会,就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中共中央拟向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推荐的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选建议名单和...
商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商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