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抓区位优势,打造菊花游;开发菊花用途,线上线下搞销售…… 上盆王村的菊花大有看头

农村大众报 2019-11-14 13:48 大字

▲看着基地争奇斗艳的菊花,王军对未来充满希望。

风愈劲,菊愈黄。日前,平阴县锦水街道上盆王村绿利源家庭农场的100多亩菊花,迎来盛放采摘期。黄的、粉的、红的、绿的,将乡村田野装扮得如诗如画;大棚内,4万余株鲜切菊争奇斗艳,花香四溢,引得大批游客前来赏花游玩。

10月27日,平阴县锦水街道上盆王村党支部书记、绿利源家庭农场负责人王军一边指挥着50多名工人采摘菊花,将一筐筐球菊鲜花装上卡车送往玫瑰高端产业园进行烘干。一边安排部分工人将采摘的黄菊装制成束,运往各村祭奠点,携助街道推行移风易俗,文明祭祀活动,以备寒衣节使用。

作为村里的领头人,怎样带领村民致富,一直是王军的心头大事。2014年,王军成立了绿利源家庭农场。经过一番市场调研,他将目光投向了菊花种植上,决定自己先行试种,给大伙作个样板。当年,他便通过土地流转,种了30亩菊花。由于事先做足了功课,这次试种很成功,这让王军有了更大的想法。

今年锦水街道明确“四区同建,打造三宜锦水”发展定位,即抓党建引领,搞好城市社区建设;抓营商环境,搞好产业园区建设;抓土地流转,搞好休闲农业园区建设;抓品质提升,搞好玫瑰湖周边景区建设,打造“活力宜业、生态宜居、休闲宜游”的“三宜锦水”。王军更是抓住这一机遇,带领大伙大干了一场。

作为休闲农业园区中沿黄农业观光旅游带的精品产业之一,王军带领上盆王村聚焦一二三产业融合,大力发展“菊花经济”,持续打造“盆王菊花”品牌。今年,基地扩大了菊花种植规模,种植面积扩大到120多亩,并引进了食用菊、药用菊、观赏菊、鲜切菊等50多个新品种,还通过打造菊花一条街、国庆菊赏花游、设置景观造型、开展“菊花进机关、进敬老院”活动,寒衣节“鲜花换火纸”等活动,将菊花产业发展与城市综合管理、乡村旅游、精神文明、强村富民等紧密结合。同时,在加工方面,王军加强与资质企业合作,委托玫瑰高端产业园进行鲜花烘干代加工。加工好的菊花,一部分销往超市、商场,一部分依托村里的电子商务平台以及微商销售渠道,线上线下同步销售,走出了一条以菊花产业促三产融合的发展之路。由于种植技术有保证,上盆王村的食用菊可亩产菊花1500斤。菊花开放初期,村里每天烘干湿花3000斤,盛花高峰期可烘干湿花10000斤。

现如今,在锦水街道,菊花不仅成为一朵产业之花,更是一朵带动致富之花。每年的种植、采摘季,上盆王村的菊花种植基地都会吸引本村及周边村七八十名农村剩余劳动力来此务工。

“把土地流转给绿源家庭农场种菊花,我一年既可以拿到土地租金,还能赚取务工费,比自己种地省心省力多了。”上盆王村村民常正芹高兴地说。“在家闲着没事就来这里干点零活,干完活就结账,从不拖欠。”正在菊花种植基地采摘菊花的务工人员对王军这种结算务工费的方式非常满意。

“王军的菊花种植产业真正起到了带民致富的作用。现在仅务工帮扶这项,在他这里常年务工的人员,多的一年能拿到一万四五千元,少的也能拿到三四千元,今年光人工费基地便支出了近20万元。”锦水街道负责人对王军的做法很是肯定。

“下一步,我想带着有意向的乡亲们一起种菊花,大家一起提品质,创品牌,真正将菊花做成富民强村促振兴的支柱产业。”面对未来,王军充满了信心。(周娟)

新闻推荐

从“家庭战争”到扶贫战友一对“扶贫夫妻档”眼中的幸福感

苏广秋与李静探讨交流。苏广秋帮村民收红薯。“一个卖火柴的小女孩,在大年之夜冻死街头。她的悲剧是严重的贫富两...

平阴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平阴县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