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7位“第一书记”的务工者情怀平阴16000名务工者找到“娘家”

济南日报 2014-01-27 09:30 大字

作者:冯经伟

1月23日是农历“小年”,但对平阴县孔村镇16000名务工者来说,这一天还有比过“小年”更高兴的事。由市委组织部派驻孔村镇的7名市直单位“第一书记”与镇人社部门合作筹建的孔村镇务工者协会正式揭牌成立,这也是平阴县首家乡镇务工者协会,孔村镇16000名务工者有了自己的“娘家”。

务工者协会的成立,还要缘于一次机缘巧合。市委组织部派驻孔村镇孙庄村的“第一书记”徐宁波在一次与大学校友的聊天中,得知校友所在的潍坊歌尔声学股份有限公司在企业招聘中面临着招不到懂技术工人的难题。联想到孔村镇镇域企业多、劳务流动量大的实际,尤其是大批农民在将土地流转后,打工意愿非常强烈的情况,俩人一拍即合,就产生了要在企业和农民之间牵“红线”的打算。

另一方面,7名派驻孔村镇的“第一书记”在与有打工意愿的农民接触中,了解到许多农民群众不知道去哪打工,而且普遍缺乏技能。“第一书记”就与当地人社部门探讨,于是成立孔村镇务工者协会的思路浮出水面。从2013年6月份开始,经过半年多的筹备,7名“第一书记”充分发挥来自不同派驻单位、社会联系广泛的优势,镇、县各相关部门都对务工者协会的办理手续特事特办,开辟绿色通道,协会得以一边申请一边审批,最终在“小年”这一天揭牌成立。

在孔村镇党委书记尚海成看来,务工者协会今后将发挥好“桥梁”、“红娘”和“学校”的作用,通过协会,党委、政府将更加了解务工者的所思、所想、所盼。务工者通过协会能得到更全面的就业信息、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岗位。同时,协会还将担负起为企业推荐员工的责任,在提高务工者劳动技能的同时,通过与高校或社会专业培训机构合作组织培训,提高务工者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报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郭剑王洋)

新闻推荐

以项目建设、园区建设、城乡品质提升和干部作风转变为承载平阴“四个年”谋求“突破”完美收官

作者:冯经伟本报讯(记者 冯经伟 通讯员 赵军)连日来记者在平阴采访了解到,作为实现“三年突破平阴”计划“经济要上去、面貌要改观、层次要提升”目标的具体承载和实现路径,今年该县将重点开展...

平阴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平阴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