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努力实现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服务”

济南日报 2019-09-27 11:27 大字

桑梓店卫生院康复科医生王金辉为残疾人怀保岭“量身打造”康复服务计划。

“我也有家庭医生,身体哪儿不舒服,打医生电话,就可以及时得到诊断治疗服务。”今年8月,家住茂新社区的重度肢体残疾人刘继源与社区卫生服务站家庭医生黄辰签约。此后,服务站不仅为他建立了个人健康档案,还针对他的身体情况设计了个性化康复方案。每隔一两个星期,黄辰就会带着血压计、听诊器,到刘继源家“上门”指导康复训练。在茂新社区,黄辰是30多个和刘继源一样的重度残疾人患者的家庭医生。

今年46岁的肢体残疾人怀保岭,生活在桑梓店街道怀庄村。7月份在与桑梓店卫生院康复科医生王金辉签约后,也免费享受到专门针对他脑溢血后遗症设计的个性化“康复服务包”服务。经过几个月的康复训练,现在怀保岭能站起来独立行走,这让他重燃生活信心和希望。在桑梓店街道,还有442位和怀保岭一样有康复需求的残疾人与卫生院签约。

无论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如今在济南,越来越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带来的实惠。这项以家庭医生签约为载体配套实施的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工作,不仅实现了“签约+服务”的有效结合,同时也不断提升着残疾人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家庭医生忙上门 签约服务暖人心

年底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率将超额完成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发展残疾人事业,加强残疾康复服务。”这为新时代残疾人事业的发展发出了动员令,指明了努力的方向。康复是残疾人工作永恒的主题,是残疾人最迫切的需求和最热切的期盼。跟上时代步伐,如何更好地做好残疾人康复工作是摆在各级党委、政府及广大残疾人工作者面前的重要任务。

据了解,早在2015年济南市残联就扶持各区县建成面积不少于3000平方米、拥有50张床位的综合康复中心。此后又在全市建成123处乡镇(街道)残疾人康复指导站、937处社区(村)残疾人康复站,基本形成了以区县级残疾人康复中心为龙头、乡镇(街道)康复指导站为骨干、社区(村)康复站为依托的三级康复服务网络,解决了服务残疾人“最后一公里”问题,为实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康复服务搭建了平台,打下了基础。

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今年5月,济南市残联与济南市卫健委联合印发了《2019年济南市重度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全覆盖指导意见》,所辖15个区县也先后协同卫健局出台了实施方案,由此在全市迅速形成了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与残疾人精准康复服务相结合、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残疾人康复服务包”为载体、以“机构+家庭”的社区康复服务为特征、以“家庭医生+康复协调员”为纽带的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康复服务模式。

该模式以社区为单位组建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团队。为了确保这个民生工程落实落地,在卫生系统组织的全市2680个签约团队的基础上,全市残联系统又将387名“一专两员”(专职干事、康复服务员、就业服务员)和4455名村、社区康复协调员纳入签约团队,方便了残疾人与家庭医生签约团队的沟通。与此同时,济南市还举办了家庭医生技术骨干培训班,共培训7200余名家庭医生和康复工作人员,为顺利实施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康复服务提供了人才支撑。

如何做到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康复服务的“精准”?据介绍,市残联、市卫健委组织专家参照《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指导手册》《济南市残疾人基本康复服务目录(2019年)》,分别设计了个性化精准康复服务包和支持性服务包。各区县及各基层医疗机构根据市级样本,精准施策,靶向发力,结合残疾人康复需求和经费标准,分别为不同类型的残疾人设计了600元、200元、80元、40元等不同价值的多种基本型康复服务包供残疾人选择,并针对残疾人的个性需求进行服务项目调整。

日前,为充分发挥考核“指挥棒”和“助推器”作用,推进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快节奏落实,市卫健委将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纳入对各区县卫健局常规工作考核,把持证残疾人签约率、组织管理、工作流程制定、服务包定制、履约情况、残疾人满意度和知晓率作为考核重点,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确保了工作实效。

背着药箱带着设备经常穿梭于大街小巷,深入残疾人家中开展家庭巡诊,免费送医送药上门,耐心地为他们量血压、检测血糖、血脂等,细心询问饮食和生活习惯,指导康复训练……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康复服务实施以来,家庭医生们周到细致的服务广受残疾人群众欢迎,也成为城市一道亮丽的风景。截止到目前,济南市签约残疾人89591人,占持证残疾人的55%;康复服务重度残疾人58798人,占79542名持证重度残疾人的74%。预计到2019年底,全市有签约需求的持证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将实现“应签尽签”,签约率将超额完成年初下达的目标,重度残疾人签约率将达到80%以上。

家庭医生上门服务有独特优势

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让精准服务零距离

近年来,济南市不断加大助残惠残力度,残疾儿童、精神残疾人康复和辅具适配、盲人定向行走训练等项目在救助政策上实现了全覆盖。但受一些因素制约,救助率一直不太理想。而此次通过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家庭医生不仅可以就近、及时地对残疾人进行指导康复,还可以及时发现残疾人需求,推动各项救助政策落实,有效改变了“有政策无需求”的尴尬局面,让精准服务零距离。

在落实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方面,根据2018年11月出台的《济南市人民政府关于建立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的通知》,济南市实现对全市0-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对全市0-17岁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全覆盖,救助标准为2万元/人(其中0-9岁2.5万元/人);实施“机构+社区+家庭”康复模式,标准为1万元/人。同时取消残疾证限制,残疾儿童可凭诊断证明申请救助;取消户籍限制,残疾儿童可凭监护人的居住证申请救助。针对家庭无人陪护无法到机构康复的残疾儿童,还要求开展了送康上门的“机构+家庭”康复试点。家庭医生签约以来,这些政策均得到很好的落实,全市目前已审批救助残疾儿童2347人,比去年全年救助人数增加了947人。

精神残疾人医疗救助率大幅提升,是家庭医生签约以来带来的一个显著变化。按照相关规定,济南市对有服药需求的持证精神残疾人实施服药补贴救助全覆盖,救助标准为1050元/人/年,其中药费补贴

为900元;实施贫困精神残疾人住院救助全覆盖,每人提供6000元住院补贴。今年以来已有10092名精神残疾人接受了医疗救助,比去年同期增加了4109人。

伴随着家庭医生入户,残疾人辅具适配率也逐渐提高。按照规定,济南市对各类持证残疾人免费适配500元以下的辅具,残疾儿童和贫困重度残疾人免费适配4000元以下的个性化辅具,其他残疾人适配500元以上的辅具按是否贫困和残疾等级分别给予50%-90%的补贴,最高限额6000元。今年,济南市计划对10000名残疾人适配辅具,目前已完成8934名,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96人。

作为一项惠残民生工程,下一步,济南市残疾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和精准康复服务工作将着重在抓好履约上下功夫。在日常检查督导的基础上,日前市残联正联合市卫健委着手制定评估标准,拟聘请第三方进行绩效评价,确保签约并履约,服务见成效。

与此同时,这项工作还将坚持以社区康复为基础,突出残疾儿童、精神残疾人、重度残疾人等重点人群的康复服务和辅具适配服务;坚持以持证残疾人为基数进行精准康复服务,按照残疾人小康社会建设标准,增加服务人数总量,提高服务率,实现全生命周期的高质量康复服务,增强残疾人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本报记者沙文婧通讯员石蕾)

新闻推荐

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再压缩10月底前二手房转移登记实现只来一次当日办结

本报9月26日讯(记者王宝泓王彬)记者今天获悉,济南市发布关于进一步压缩不动产登记办理时间的工作方案的通知,深入推进...

济南新闻,故乡情,家乡事!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济南,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推荐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