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持续提速发展 回应百姓期待

济南日报 2019-01-30 11:32 大字

“中心”建设,是市三院守卫东部城区百姓健康的“法宝”之一。(李鹏 摄)急救人员讲解卒中常识。(李鹏 摄)

东客站、CBD、工业北路快速路、大型商业中心以及不断崛起的住宅楼,昭示着济南东部新城区的发展日新月异。志在以打造“高水平区域性医疗中心”为目标的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三院”),以紧密型医联体建设为重点,以“八大中心”建设为抓手,走出了一条扎实的为民服务之路。

卒中中心、胸痛中心、创伤中心……这些中心的成立和发展,让市三院更有发展的底气,也让东部城区的百姓多了一份信任。正如市三院党委书记刘士懂所说,面对东部城区日益迅猛的发展速度,面对越来越多的百姓就诊、保健需求,市三院郑重向人民汇报:“我们准备好了!”

解决“司令部”问题关键在“快”

2018年6月22日,市三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医师、卒中中心医学总监翟秋菊正像往常一样值班,她忽然接到一个电话。“翟主任吗?请赶紧来急诊科一趟,有位病人突发脑梗死。”时间就是生命,翟秋菊放下手中的记事本,赶紧跑到急诊科。

原来,56岁的徐先生因为忽然言语不清、身体右侧行动不便被家人送到市三院急诊,医生初步判断他为缺血性脑血管病,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脑梗死。“赶紧开通绿色通道!做好脑部CT检查以及抽血检查!45分钟之内必须出化验结果!60分钟内用上溶栓药物!”一连串的医嘱,被正在急诊参与徐先生抢救的医护人员们准确而又迅速地执行着,“病人ARHSS评分20分,送医至今已经3.5个小时,血压、血糖正常”……当化验结果在规定时间内陆续送到卒中中心时,翟秋菊也有了判断:“使用100万单位的尿激酶进行溶栓治疗。”半小时后,由于病人病情严重,卒中中心的医生们又为其进行了动脉桥接治疗。40分钟的手术,不但保住了徐先生的生命,还让他避免了瘫痪风险。现在,徐先生可以生活自理,身体基本没有留下后遗症。

据翟秋菊介绍,大脑对于人体来说就是“司令部”,“司令部”出了问题就要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市三院在2018年6月正式启动卒中中心建设工作,以多学科整合为着力点,将相关优质医疗资源整合,建立了一个集急性期救治、早期康复、二级预防、随访宣教等功能于一体的学科联合体系。10月,加入济南脑卒中防治联盟,被录入济南市脑卒中急救地图。12月制定了《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卒中中心制度汇编》,印发给相关科室。2018年7月至11月,该院卒中中心治疗的脑梗死出院病人435人,其中,溶栓例数19例,溶栓比例4.4%。12月,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对该院卒中中心建设进行了验收。

翟秋菊告诉记者,脑梗死对人们生命构成了极大威胁。相关统计显示,脑部缺血会导致脑细胞每分钟衰亡200万个,每耽搁一分钟,对病人来说损失巨大。因此,按照国家卒中中心建设要求,病人发病入院后,5分钟必须为其作出评估,25分钟完成脑CT检查,60分钟诊断结果出炉并且使用溶栓药物,这样不但能增加挽救生命的希望,还会让患者尽量减少身体损伤。

“发动机”的修复一定要规范

胸痛,顾名思义就是“胸部的疼痛”,结合“胸痛中心”来说则是专指常见的突发病症“心肌梗死”。市三院心内一科副主任医师、该院胸痛中心医学总监刘旭杰形容心脏为人体的“发动机”,一旦“发动机”出现“故障”,损害性不言而喻。

“每耽搁一小时,死亡概率就会增加10%”,刘旭杰这样说。按照国家卫健委要求,胸痛中心主要针对病死率最高的急性ST段抬高性心梗等疾病诊疗。“早一分钟打通梗塞的血管,就能早一分钟挽救一条鲜活的生命。”刘旭杰介绍,未成立胸痛中心之前,市三院尚无法以最快、最专业的手段对相关病人急诊。现在,该中心整合了全院的力量,为心肌梗死病人开通绿色通道,让病人可以以最快的速度就诊。同时,医院成立了胸痛团队,通过微信建立了“急诊胸痛群”,时刻上传病人的检查报告。而这个群的信息,也是胸痛团队的“集合号”。“没信息便罢,一有信息我们立刻就要集合,奔赴急诊室。”

2018年5月的一天晚上,刘旭杰听到了手机微信的铃声,他匆匆看了一眼,就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手术室。一位60岁左右的男子,因为突发急性心梗被送到了市三院。10分钟完成心电图检测,完成与亲属的沟通,半小时内就打通了血管。“直到现在我还和老大爷有沟通,他恢复得很好。速度真的就是生命”,刘旭杰感慨地说。

据了解,该院于2018年1月31日召开了胸痛中心建设启动会,全面启动胸痛中心建设和管理工作。急性胸痛冠脉介入团队快速集结,依托急诊科、心内科、心电图室、检验科、影像科、信息科等多科室联合协作,采用快速、标准化的诊断方案,为胸痛患者提供更准确、更快速的诊疗通道,逐步实现了从患者发病、120转运到入院后的检查、紧急抢救等过程的无缝对接。2018年全年,共开展造影和PCI324例,其中造影159例,PCI165例,D2B时间最短50分钟,签字到开通血管时间最短24分钟。同年11月,市卫计委组织专家对该院胸痛中心建设工作进行评估,受到了相关专家的好评。

刘旭杰说,就在医院全力打造“中心”建设的同时,提高病患的诊疗意识也极为重要。他告诉记者这样一个真实病例。去年10月,有两位心肌梗死病人几乎同时被送到医院,一位是43岁的河南来济务工人员,一位是70岁的老太太。同样是疼得大汗淋漓,同样是最危急的时刻,刘旭杰分别与病患家属沟通,却得到了完全不同的回复。务工人员不同意进行手术,而拨通他妻子的电话,她也拒绝手术,表示一定要赶到济南后再决定;而老人的儿子立刻签署了手术协议,老人的手术顺利,在极短时间内安放了血管支架,老人转危为安。等到深夜,打工人员的妻子最终赶来的时候,却要面对丈夫不幸去世的残酷现实。

“八大中心”奠定医院发展基础

作为“中心建设”核心执行科室、救命先锋官的急诊科,该科主任张强这样说:“我们在急救车上、急诊室大堂里悬挂、张贴了救治流程简介,以及培训医护人员及时与病患家属沟通,不管是溶栓治疗还是打通心肌梗死血管,都要尽量缩短时间,让他们在到达医院时就作好判断。”

该院院长助理、医务科主任魏洪伟表示,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市三院的发展方向被济南市定义为“东部区域性医疗中心”,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计划建立‘八大中心’”,魏洪伟信心满满:“胸痛中心、卒中中心、创伤中心、腹痛中心、危重新生儿救治中心、高危孕产妇救治中心、脊柱治疗中心以及急诊急救中心,它们可以为周边百姓提供便捷的治疗服务。”

随着东部新城不断开发,市三院的服务人口逐年递增,从最早的49万人变成现在的近70万人,预计在不远的将来达到100万人。“打造中心建设势在必行”,魏洪伟介绍,以卒中中心和胸痛中心为例,二者的成功建设,不但让病人得到了最规范、最及时的救治,也打造了相关诊疗团队,让医院医生的诊疗水平得到了提高。“我们的能力得到提高,百姓就会口口相传。如果一旦有人发病,也不会选择道路更远的其他医院了,这样就节省了救治时间。”魏洪伟表示,无法接受及时有效的治疗,心梗、脑卒中等疾病对身体造成的损失极大,市三院不仅在技术上提高,还在入院程序上尽量简化时间。在急诊科导医台处,一旦有人突发疾病入院,在这里会得到一张虚拟的就诊卡,卡上也有虚拟的就诊费。他说:“病人家属拿着这张‘卡’,在医院任何科室都可以先就诊,真正打通了绿色通道。当病人得到治疗后再结账,市三院做到了‘先诊疗后付费’。”

正如市三院党委书记刘士懂所说,选择在东部新城安居的百姓,肯定要考虑是否能够享受便捷、优质的生活服务。作为关键一环,“区域性医疗中心”济南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在根据自身定位不断发展。“我们要为百姓提供最好的医疗服务,让百姓更有幸福感、安全感。面对未来,面对高速发展的东部新城,我们以实际行动向人民汇报,市三院准备好了。”

(本报记者 李鹏 通讯员 王晓静 康伟 钱鹏)

新闻推荐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聚焦项目建设 今年有20多个项目将启动建设

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管委会主任张端武作为济南打造“国际医疗康养名城”的重大载体,济南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各项建设正在如...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