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借创城东风解垃圾围城之忧

济南日报 2017-05-09 11:45 大字
□郝 倩

近三四个月以来,济南大规模拆违拆临,城市变美、变通透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建筑垃圾。依照传统的处理方式,它们会被运到城市周边的渣土倾倒场去填埋。然而济南市渣土管理处负责人说,目前全市正常运营的填埋场总共十四五处,如果不能开拓新的填埋场,靠现有填埋空间只能维持三五年。(5月8日《济南时报》)

再见垃圾围城之忧。

这是老话题了。去年11月,黄河北104国道封闭施工,突来的大雪又封了高速路,一度造成4000吨垃圾滞留市区;去年9月,村民因垃圾污染治理费问题堵路第二垃圾处理厂维权,这是2012年第一生活垃圾处理厂超期服役封场之后泉城唯一的垃圾处理厂,当时市区400多万居民被每天产出的3400吨垃圾包围了6天。

即使没有这些突发状况,面对4740吨的日均垃圾产出量,面对近十年来年均7%的垃圾产出量增速,已经超负荷运转5年的第二垃圾处理厂也很难继续透支了。一边是生活垃圾、建筑垃圾与日俱增,另一边是垃圾填埋场、处理厂有心无力。天平两端越来越不平衡,垃圾围城出路到底在何方?

答案早就摆出来了——垃圾分类与回收利用。

这是老办法了。然而老办法才是最熟悉老问题症结的,“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资源”,通过垃圾分类和回收减少垃圾产出量,确实是让天平复位的关键。

事实上,就连垃圾分类与回收自身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思路,也已经在多次讨论中变得十分明晰:不外乎前期分类“不到位”、中期运输“不分类”、后期处理“一锅烩”,关键是民众参与度不高,唯有“胡萝卜+大棒”吸引民众与完善相关体系建设齐头并进,才能最终解决问题。甚至连具体的实践方式都有不少探索,比如环保档案、兑换礼品、高额罚款、推广厨余垃圾处理器等等。

这些都是正确的方向,然而知易行难,尤其是系统的、矢志不渝的行动最难。垃圾分类和回收要对抗千百年来形成的生活习惯,稍不留神就会被巨大的惯性扯回原点。

这是一块难啃的骨头,唯有联合作战方有获胜之机。很多地方还没等办法切实落地见效,还没等其他办法出台与之合力,就撤了资金、人力。老办法半途而废地走了,新办法独木难支也就不足为奇。

虽然这块骨头很难啃,到现在都变成了老骨头、老问题,但是也不能置之不理,现在如鲠在喉的垃圾围城便是提醒。垃圾分类与处理,缺的不是办法而是重视。如今正是提起重视的好时机:国家发改委、住建部发布《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要求在全国46个城市先行实施生活垃圾强制分类,济南正是其中一员;垃圾分类本身就是社会进步和生态文明的标志,节约原生资源、改善环境质量也是创建文明城市的要求。

借助这些东风,切实地、扎实地投入资金与人力,咬定青山不放松,必能与垃圾围城之忧说再见。

新闻推荐

牛蒡茶:济南本土种出来的“东洋参”

牛蒡,这个在《本草纲目》《药性论》中早有记载的药食同源食材,如今却成为又一个“留学归来”的食物典型。形似山药的牛蒡,大约在1000年前由我国引进日本,深受日本人喜爱,后来逐渐变成日韩料理...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