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泉城科学大讲堂首届专家报告会开讲食品添加剂 = 毒药?这些谣言你中招了吗?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作报告现场学生与院士互动报告会现场(张守星 摄)
民以食为天,食以
安为先。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始终牵动着老百姓敏感的神经。一些关于食品添加剂的说法也在朋友圈疯传:“食品添加剂=毒药!”“三聚氰胺、苏丹红都是有毒添加剂!”这些说法真的靠谱吗?
4月27日,在济南市科协与齐鲁工业大学联合主办的2017年泉城科学大讲堂首届专家报告会上,针对上述说法,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孙宝国为食品添加剂正名。
他表示,食品添加剂合理使用有益无害,它的使用使得我们的食品更丰富、安
全和健康,至于三聚氰胺、苏丹红
都是非法添加物,绝非食
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很受伤”
有色馒头、假冒葡萄酒、毒豆芽、“绝育”青瓜、毒豇豆……近年来一系列的食品安全违法事件,使得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非常敏感。“不少人在购买食品时会关注食品添加剂的标签,不管它营养成份含多少,只要包装上标有不含防腐剂、不含色素,那么就会很放心地列入选购范围内。”针对这一现象,孙宝国表示,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食品添加剂的误读。他说,“食品添加剂是人类的伟大发明,人类使用食品添加剂历史悠久,没有食品添加剂就没有食品工业发展的今天。”
如果没有食品添加剂,“舌尖上的美味”也将失色不少。孙宝国举例说,中国食品添加剂的使用历史可以追溯到6000年前的大汶口文化时期,当时酿酒用酵母中的转化酶(蔗糖酶)就是食品添加剂,是食品用酶制剂。2000多年前西汉淮南王刘安又发明了卤水点豆腐,卤水的主要成分氯化镁是食品凝固剂。隋文帝时代(公元541年-604年)发明了黄柑涂蜡保鲜技术,所涂的蜡属于食品被膜剂。火腿制作技术是中国人发明的,始于唐盛于宋,用亚硝酸盐作为防腐剂和护色剂。南宋高宗绍兴十一年(公元1141年)发明了油条,所使用的明矾是食品膨松剂。红曲也是中国的发明,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主要作为食品着色剂,现代研究发现红曲具有保健功能。
合理使用有益无害
“食品添加剂有毒绝不等于食品有毒,食品添加剂是用来制作食品的配料,只要不滥用食品添加剂,仅在食品里适量使用,就不会有毒。”孙宝国表示,“比如我们常喝的可乐,可乐有酸味,是怎么来的呢?里面有使用磷酸配料,磷酸属于中强酸,但是磷酸加入汽水中对我们身体造成伤害了吗?没有!”孙宝国说,这是因为它的使用量合理,对身体不会造成伤害。他表示,世界上没有一种食品不含有毒有害物质,即便是有机食品也会有。但人们恰恰在食品添加剂的用量多
少的问题上产生了误区。
不仅如此,孙宝国院士明确表示,使用食品添加剂是改善食品品质、保障食品安全、发展健康食品、促进
食品创新的客观需要。食品添
加剂合理使用有益无害,而且
使得未来食品更丰富、更安全、
更健康。他表示,在我国,涉及食品添加剂的食品安全事件都是人之过,非食品添加剂之过。
那么,为何食品添加剂在中国会被“妖魔化”?孙宝国认为,个别食品企业对此负有责任,他们打出不加添加剂、不加人工色素的信息,误导公众,实际是在暗示消费者,食品添加剂是不安全的,这是不科学、不负责的。“一些食品企业也不清楚什么是食品添加剂,没有给消费者传达正确的信息,这些不科学的解读和传播的误导,使得公众产生恐慌。”此外,有些关于食品添加剂的假新闻,也让食品添加剂背了“黑锅”。“例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都是非法添加物,是禁止人为添加到食品中的,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
孙宝国表示,目前我国公众、社会对食品添加剂的态度已经影响到我们国家食品添加剂行业的发展。“这最终会影响到我们国家食品工业的发展,影响到中国食品的品质和质量,这是一个应该引起反思的问题。”(本报记者 许凯 姚琳琳)
小贴士
什么是食品添加剂?
食品添加剂指为改善食品品质和色、香、味以及为防腐、保鲜和加工工艺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人工合成或者天然物质。我国对食品添加剂的生产和使用实行许可制度,只有确有必要使用、安全可靠并经过我国政府批准的才是合法的食品添加剂。GB2760-2011规定:“不应掩盖食品本身或加工过程的质量缺陷或以掺杂、掺假、伪造为目的而使用食品添加剂。”
值得一提的是,食品添加剂只是众多添加剂中的一种,其他添加剂有饲料添加剂、药品添加剂、混凝土添加剂、塑料添加剂、涂料添加剂、汽油添加剂等。尽人皆知的三聚氰胺不是食品添加剂,而是混凝土添加剂,塑料添加剂和涂料添加剂。三聚氰胺、苏丹红、“瘦肉精”都是非食用物质,根本不是食品添加剂。
新闻推荐
体彩大乐透5亿派奖火热进行中,大奖小奖乐坏济南彩民,当前泉城彩市迅速刮起大乐透热潮,越来越多彩民加入到投注大军中来,畅享派奖多重惊喜。4月19日,位于槐荫区段店镇的01443体彩投注站传...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