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立德树人为本,培养带有槐荫印记的阳光少年——为每个孩子的出彩人生打好底色

济南日报 2017-04-10 15:23 大字

槐荫阳光少年槐荫区“经典诵读”展演槐荫区注重孩子学习习惯的养成

“萤火虫在行动”志愿者服务活动

槐荫区开设家庭教育讲座槐荫区“经典颂读”展演

□本报记者梁菲菲

“我们的教育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的中国人。”

坚持12年,在全区60多所中小学全面铺开经典诵读;从细节入手,注重影响孩子一生的习惯养成;着力于孩子内涵发展,开展德育序列化工程……近年来,在教育公平的阳光之下,槐荫教育人始终紧扣“立德树人”四个字,以丰富多彩的活动为载体,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纳入中小学教育的全过程。槐荫教育人一遍遍为孩子的未来发展打(“底色”,培养出了一批批懂规则、懂尊重、会创新的阳光少年。

经典诵读成全区﹃必修课﹄成长从认同中华传统文化开始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清晨,伴着初升的太阳,孩子们清脆洪亮的诵读声响彻槐荫区的每个角落。

近日,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五次会议上,教育部党组书记、部长陈宝生提出将把传统文化教育覆盖到教育的各个阶段,纳入教材体系,贯穿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为人才培养打好“底色”。

其实,早在2005年,槐荫教育人就凭借着敢为人先的勇气和魄力,率先在济南推行中华传统文化经典诵读工作,并将经典诵读作为一门“必修课”,在全区60多所中小学中全面铺开。

12年来,经典诵读早已成为槐荫教育一张闪亮的“金名片”,但在槐荫教育人眼中,这并非是本区特色,而是为了孩子的核心素养做奠基,为了孩子的未来发展打(“底色”。“之所以称之为‘底色\’,是因为我们一直认为,经典文化是每个槐荫学子固本培元之所需,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学生的生命奠基。”槐荫区教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房彩霞说:“对于经典诵读工作的开展,我们设底线,但不设上限,鼓励学生广泛阅读,诵读数量学生量力而行。在全区推行经典诵读的基础上,各学校还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本校办学特色,自主开设各种与传统文化相关的校本课程,各美其美”。

在这一思想的指导下,槐荫区经典诵读工作精彩纷呈。其中,大金小学就将“六艺”讲堂引进校园。“‘礼、乐、射、御、书、数。\’除了‘御\’以外,其余‘五艺\’均已渗透在学校教育当中。”该校校长陈猛表示,在诵读和“六艺”讲堂的相互结合下,孩子们已经将那些文字、文化内化为行动,在潜移默化中,用经典规范自己的行为,“以前有些孩子见了老师也不知道上前问好,但现在他们一进校门看见孔子像,都会停下脚步,鞠一下躬,以表尊重”。

在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和浸润下,槐荫学子的思想品德、学识修养、精神面貌、综合素质等方面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不少学生六年级毕业的时候,《大学》《中庸》《诗经》《论语》《道德经》等国学经典篇章都已经熟读成诵,这个对于孩子内涵的发展是毋庸置疑的。”房彩霞说,目前,全区40来所小学中,已有33所学校成为孔子基金会授予的孔子学堂。

“我们要培养的是一个具有家国情怀、民族情怀的中国人。”槐荫区教育局副局长李卫东表示,作为槐荫区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载体,开展经典诵读,绝不是为了开展一项活动,而是为了培养了解、认同中华传统文化的人。“我觉得这样的人才是‘立德树人\’中所指的‘人\’,才会慢慢成长为有道德、有文化、有修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他说。

从细节入手提升核心素养让良好习惯成为孩子发展的基石

“经典诵读的开展,让学生了解、认同我们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但这远远不够,我们还要做到知行合一。”李卫东认为,小学教育就是为孩子一生“打底色”的教育,而这一“底色”必须要出彩。为此,在小学教学层面,槐荫区以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为抓手,进一步提升孩子的核心素养。

“槐荫区教育局之所以高度重视学习习惯养成工作,是因为我们深知,从小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其实就是着眼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养成。而其养成的最佳时期,毫无疑问,一定是在少年时期,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房彩霞说。

近日,在泉新小学的课堂上,孩子们正按照学校规定的坐姿和执笔姿势的要求一笔一划的书写着汉字。原来,这是学校为了进一步激发培养学生练字的兴趣、养成良好书写习惯而开展的汉字书法比赛。“以前我孩子写字歪七扭八,还喜欢趴在桌子上写,习惯很不好。经过这两年的学习和锻炼,现在她写字既规整也漂亮,书写姿势更是标准。”学校一位家长说。

不仅如此,学校时常举办英文书法、口算、语文口语、阅读等比赛,以此为平台,促进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尤其是现在面临小学生计算能力严重滑坡的现状,口算作为学习数学的基础,变得尤为重要。”泉新小学副校长孙志勇表示,学校锻炼学生的口算水平,并不在于一定要让他们的数学成绩提高多少分,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扎实的口算基础技能与灵活敏捷的思维习惯,从而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提高学习的效率,提升学生的学习力。

“目前,我区各学校学生学习习惯养成教育工作正在逐步向着常态化、全员化、校本化的方向发展,每一个学习习惯的养成都与本校所有的教师和学科课程挂钩,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此项工作的贯彻与落实。”房彩霞告诉记者,为了能让学习习惯养成的工作落到实处,他们将小学生应具备的所有习惯进行了梳理,进一步明确习惯的内涵和实现的路径,将习惯养成工作与学校课程改革、教育活动紧密融合,让所有的教育教学活动都成为学生学习习惯养成的支撑点。同时,教研室还细化了习惯目标,分阶段在每个学期着重落实相应的几项习惯。

乐动手、愿探究、会合作、写一手好字、能与他人良好沟通……这些看似普

通的能力、素养和习惯,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基石。“目前我们所

做的很多工作,在短期之内,在学生的身上可能看不出明显的效果。但是,当下看不见成效的付

出,往往才是着眼于明天的努力,它影

响的可能会是学生的一生一

世。”房彩霞说。开展德育序列化工程将道德养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去年11月,“槐荫区中小学生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德育创意成果展及鼓号操展演活动”在饮马小学举行。活动现场展示的一件件富有创意、精美童趣的作品,体现了槐荫区中小学生继承遗志、全面发展的良好精神面貌和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五个一”活动的成果。同时,全区8支少先队鼓号队进行展演,以此检阅槐荫少先队队伍的良好风貌。

这不仅是槐荫区开展纪念长征胜利主题宣传教育的一个缩影,同时也是全区推进德育序列化工程的常态。“德育不是一阵风,我们开展德育序列化工程,真正做到把‘人\’放在德育的正中间。”槐荫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田丽说,德育是一种内化的教育,这项工作的推进,是为了培养孩子懂规则、懂尊重、会创新,从而让他们具备可持续发展的能力。

据了解,连续两年来,槐荫区教育局筹措资金,为全区5万余名团员和少先队员印制美观精致、富有教育意义的“向上向善好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书签和书皮。同时,启动全区中小学生“践行核心价值观,畅想成长中国梦”为主题的课本剧、校园剧展演大赛,并举办“读论语、看《孔子》公益剧、诵经典、守礼仪”系列活动。“去年,我们还开展了优秀环保题材儿童剧公益演出活动,3天的时间让近万名来自槐荫区26所中小学校的师生走进大剧院,观看音乐儿童剧《绿色的梦想》,共享文化大餐。”田丽说。

经七路一小的志愿者带领孩子们到西营农村学校,与农村学校的学生沟通交流共成长;阳光100中学的小志愿者来到省博物馆当讲解员,扩大自己的知识储备,训练自己的有效表达;兴济中学的学生志愿者齐聚经六路高架桥下,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清理街道纸屑,擦拭护栏、广告牌……为了给学生搭建更多成长发展的平台,槐荫区在全市率先成立“萤火虫在行动”教育系统青年教师、团员少先队员志愿服务综合体项目,截至目前,全区参与“萤火虫在行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的师生达到10000余人次。

多彩的活动、多元的平台,让越来越多的槐荫学子脱颖而出。去年,十二中的学生王远杭,通过层层选拔,荣获2015年度全国“最美中学生”称号。“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我们运用榜样示范和品德评价方法,让更多孩子学会对优秀思想品德的追求,从而将道德养成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槐荫区教育局团委副书记禚亮说。﹃德育品牌﹄一校一品让立德树人聚焦孩子终身发展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树叶。未成年人教育也是因人而异,不可能有现成的模式。”据禚亮介绍,自2010年制定下发《关于加强德育序列化,落实有效德育的指导意见》以来,槐荫区就确立了不同学段的德育培养目标,制定了义务教育阶段德育序列化活动设计建议,并将实施纵向衔接、横向贯通、螺旋上升的“德育序列化工程”作为带动全区德育工作的强骨工程。在此基础上,各个学校对于德育序列化工程的推进,也有自己的探索与尝试,打造校本的特色“德育品牌”。

其中,济微中学作为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将九年义务教育定义为一个整体化、系统化和序列化的教育,建立起“9>6+3”的教育模式。为此,学校始终坚持以课程资源整合为抓手,以不断探索中小学教育教学模式的整体性发展为手段,以达成中小学教育教学无缝衔接为目标。去年,济微中学作为槐荫区学校代表,还在全国德育综合改革成果交流会上展示,受到广泛关注,并被《中国德育》杂志社专题报道。

“我们也鼓励各个学校开展校本德育研究,总结提炼中小学德育的鲜活案例和成功经验。”禚亮告诉记者,据统计,“十二五”期间,全区省市区级的德育立项课题达到47项,“就像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主题德育创意成果展上,每个学校学生展示的作品各具特色,学校所提炼的‘德育品牌\’也不尽相同,但我们的终极目标都是为了实现孩子的终身发展”。

在此基础上,槐荫区还开展了家庭教育提升工程和人生导师培育工程,通过提升家长和教职工队伍的质量,来为孩子成长助力。“让学校所有教职工都‘变身\’导师,孩子们可以自己选择导师,向其倾诉自己学习、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一起交流、探讨解决的方法。”田丽说。去年,区委宣传部、文明办、区妇联等部门以购买服务的方式,为广大家长提供了50场家庭教育讲座,多家媒体提供了大量的专家资源,惠及家长2万余名,“无论是学校、教师还是家长,我们工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立德树人”。

如今,槐荫学子们更加阳光、自信,他们可以勇敢地站上舞台,展现自我,他们也能独立地思考问题,自我规划,他们将用9年的时间,在槐荫的沃土上,收获一个全新的自己。

新闻推荐

“零分钟响应”落地生根“急救零等待”在济成真济南急救借力“MPDS”助力“健康济南”

忙碌中的济南市急救中心120调度大厅。MPDS获得绩优证书□本报记者兰萃杨晨通讯员董燕张晓静“120,并不是一个号码这么简单,她是市民心中的生命线,济南急救的‘MPDS’便是筑牢这条生...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