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农产品加工者济南寻“技”之旅
12月3日午后,沂蒙粮油食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聂东升略带遗憾地离开了济南。
今早凌晨两点,他从莒南赶来济南,来看一个会——全国农产品加工科技创新推广活动暨农产品加工技术成果交易会(下称“交易会”)。
作为一家主营花生油的企业主,他最关心的是花生的黄曲霉素问题。到会场后,他惊喜地发现,中国农科院、山东省农科院、中国农业大学、北京工商大学、江南大学、南京农业大学、齐鲁工业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2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都带来了各自的新产品、新技术。他一家家找,一家家看,功夫不负有心人,最终有两个重大发现:一是中国海洋大学有一种固态发酵法可以去除花生粕中的黄曲霉菌;二是山东省农科院有一种黄绿木霉土壤改良技术,以肥料为载体,种花生前在底肥中施用,能减少黄曲霉的生长,减少果实中黄曲霉素的产生。
第一种技术,他用相机拍下了宣传展板,上边有联系电话和网址,准备回去后尽快联系。第二种技术,则和持有者——省农科院微生物课题组研究员陈建爱聊了很长时间。最后。两人达成协议:到明年春天花生播种前,聂东升拿出几亩地,专门用这种技术,和平常的花生做个对比。
除了以上这两个重大发现,大半天与科研院所工作人员的交流,聂东升对自己所从事的粮油加工行业大趋势有了新的认识,对花生整个产业链上各环节的进一步换代升级也有了新的认识,对自己明年要推出的花生油新产品也有了新的打算。
和聂东升的匆匆来去相比,莱芜的齐祥珍则是有备而来,满载而归。
齐祥珍所在的莱芜万兴果菜食品加工有限公司,集农产品种植、收购、储存、加工、出口为一体,虽效益还可以,可产品单一、技术含量不太高。莱芜生姜多,他打算对生姜进行精深加工。参会前四五天,他就在交易会专设的网络平台上,发布了自己的技术需求。开幕前一天,他就找到在网上提前联系好的单位,一个个详细地谈,从投资大小、发展前景、技术实用性等方面一一进行对比,一直忙到半夜。2日,就是交易会开幕当天,齐祥珍最终选择了与江南大学签约。下午,他又听了果蔬加工分会场的技术讲座,参与科企现场对接和互动,才离开交易会。
与科研院所、高校签约的企业,不止齐祥珍一个。开幕当天,还有48家企业签约,签约金额达到1.1亿元。还有430多家企业与科研院校进行了初步有效对接,有84家达成合作意向,意向金额达到1.9亿元。
这84家,当然不包括像聂东升这样的企业——这是开幕当天的统计,聂东升则是交易会第二天才来的。
“企业要转弯了,必须得依赖新技术。”聂东升说,而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新技术,一般企业本身没这个能力,必须依靠外力。为此,他非常感谢这次交易会的组织者。离开前,他专门在交易会开幕式的背景墙前,拍了一张照片。
农村大众报记者魏新美
新闻推荐
新华社济南专电为加快培养技艺精湛的高端技能人才,从明年1月1日起,山东省将每年选拔一次齐鲁首席技师,每人每月由省政府津贴1000元。据了解,齐鲁首席技师将从具有技师以上职业资格并在...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