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34本日记+300张白条记录穷村21年变迁史

农村大众报 2015-07-06 17:00 大字

东阿县刘集镇北崔村的村支部书记,叫曹兴民。今年49岁的他任职21年,写了34本日记,记录下北崔村20多年来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年换了仨支书,

换来一位年轻人

“1994年11月11日一大早,我照旧来到镇里上班,点完名之后,办公室就通知我要到村里做支部书记……”时隔20多年,提起接到任命的日子,曹兴民仍然能从眼前的一堆五颜六色、大小不一的日记本中,准确地找出记录,并念出声来。

1994年的北崔村脏乱差,27岁的曹兴民到这里任职挺犯怵。“当时村里很穷,因为分地不均积压了不少矛盾,一年时间里换了三个支部书记都没能管理好。”曹兴民回忆说。

听说村里换了年轻的新书记,村民们的猜测质疑声不断。但曹兴民不在意,他一上任就带领村“两委”成员用了两个月的时间,走进村里大大小小的地块里丈量土地。随后,又逐一入户统计人口并重新制定分地章程,张榜公示后抓阄进行土地“认领”。这中间,也有不少村民因为“手气”差失去了原有的好地块,但曹兴民都一一劝解协调,土地调整全过程顺利进行,没有引起其他矛盾。

瞄准黄金梨,

找到致富突破口

“2002年8月4日,一大早,北崔村村委会全体干部开会,安排产业结构调整,结合全村实际,确定统一发展建设梨园……”在曹兴民的日记本里,这一天的记录对北崔村影响深远。

那一年,刘集镇号召各村进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那时村民靠种玉米小麦,一年一亩地两季的纯收入也只有500多元,这在曹兴民看来,村里的经济已经到了不搞不行的地步了。

曹兴民开始外出考察。他在省农科院的大院内找到自己一心想找的“黄金梨”。“这梨树进入丰产期后,每亩至少能收果子5000斤,按照每斤2块钱算,一亩地就能收入10000元,是种20亩粮食的效益了!”谈起当时的考察结果,曹兴民仍忍不住激动。

回到村里的曹兴民,在征求群众意愿的基础上,又听取多个专家建议,最终决定引种黄金梨作为全村增收致富的突破口。“一口气从莱西引进了3万多棵梨树苗,集中流转了300多亩地,全部种植黄金梨。”曹兴民说。

2005年,村里的头批黄金梨成熟上市,曹兴民又四处托朋友帮忙卖梨,用了1年的时间建成销售网络,价格从一开始的每斤七八毛钱涨到1块多钱不等。

随后几年,黄金梨产量逐年提高,曹兴民加快了寻找销路的步子。济南、烟台、淄博,北京、上海、西安……只要有农展会的地方,他就带上黄金梨参展宣传。2008年,外地水果批发商的车头一次开进北崔村,以每斤1.8元的价格批量收购黄金梨,至今都让曹兴民记忆犹新。

如今,北崔村的黄金梨种植面积已有1200亩,90%的村民都有了自家梨园,全村仅黄金梨一项的纯收入就达到1200万元。想想当初为了卖梨四处奔波,到如今梨还挂在枝头上就已上了全国多个销售网点的订单,曹兴民不禁感慨万千。

“倒打白条”300张,

垫钱为村谋发展

“今欠曹兴民6000元,用于村里广场绿化购买苗木用。”在曹兴民办公室的抽屉里,除了大大小小的日记本,最多的就是各种欠条。不是他欠村里的,而是村里欠他的。

原来,在曹兴民担任村支部书记期间,北崔村村集体没有一分钱的公共积累,曹兴民只好“倒打欠条”,垫钱为村里办事。

今年春天村里购买绿化皂角树苗,树苗运来了村里没钱给,村会计张君峰“按照惯例”来找曹兴民,便又开出了这张6000元的欠条。“等村里有了钱再慢慢还吧。”曹兴民总是这样说。但张君峰却说:“这些年欠条打了还,还了又打,来来回回的折腾,多少还了,多少还欠着,估计他自己心里也没个准数。”

粗略翻翻,这些年曹兴民“倒打”的欠条多达300多张,为村里垫付的款项合计有30多万元。现在的北崔村,各色养殖、木材加工等产业不断发展,已成为远近闻名的特色村、富裕村、先进村,全村每年仅果园的净收入就达到360余万元。可曹兴民坚持将村里的所有收益全部回流到村民手里,村里发展依旧靠一张张“白条”。

新闻推荐

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揭牌成立

农村大众报济南讯7月17日上午,山东省互联网传媒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济南举行揭牌仪式。省委常委、宣传部长孙守刚,副省长季缃绮出席仪式,并为省互联网传媒集团揭牌。山东省互联网...

济南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南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