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嘉祥15岁少年带母求学“不累,只希望妈妈能开心一些”

济南日报 2014-02-25 04:13 大字

■记者山进通讯员付国涛

每天早上,嘉祥县卧龙山镇吴庄村的少年吴宝尚一大早就起床了,给瘫痪在病床上的母亲做好早饭,把饭菜端给母亲,自己匆匆地扒拉了几口,拿起书包就往学校赶,“学校离家远点,再不早走就会迟到的。”吴宝尚说。

吴宝尚今年15岁,就读于嘉祥一中高一年级,除个头比同龄的孩子高点,他似乎没有同龄孩子该有的特质:有事总是自己忍着,从不向父母撒娇,很少有时间玩耍,不怎么吃零食,甚至很少吃到肉……这些在同龄孩子看来无法理解的事,他早就习惯了。因为从9岁起,他就开始照顾偏瘫在床的妈妈,时至今日,已经整整6年了。

烧火、做饭、洗衣……他带着病瘫母亲求学

6年前的一天,本就身体不好的卧龙山镇吴庄村村民谷凤云因偏瘫病倒了,此前就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的她,后来又患上糖尿病、股骨头坏死,接二连三患病把她折磨得不成样子。为养家,丈夫一年到头都在外打工赚钱,逢年过节也难得回家,70多岁的婆婆身体也不好,因此照顾谷凤云的重任就落在了9岁儿子吴宝尚身上。烧火、做饭、洗衣……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吴宝尚俨然成了家里的“小大人”。每天6点多起床,给妈妈洗脸,搀扶她上厕所,做好饭看着妈妈吃完再去上学。中午放学后他立刻赶回家做午饭,给妈妈按摩。到了晚上,担心妈妈吃药或者上厕所的他都是靠着母亲睡觉……不管多苦多累,他都坚持了下来。

这些年因为长期卧床,谷凤云的病情越来越严重,疼痛、失眠折磨得她时常闹情绪,有时甚至会把气撒到孩子身上。这个时候吴宝尚不是选择躲开,而是陪在妈妈身边安慰她、劝她。

12岁那年,吴宝尚要去镇里上初中,学校离家远,妈妈身边又离不开人照顾,无奈之下,吴宝尚的表哥就帮他在学校附近娄庄村找了一间旧瓦房,让母子俩搬了过去,方便照应。这期间表哥、表姐也会过去帮帮忙,这让吴宝尚很高兴。2013年6月,在娄庄住了两年后,因为病情加重,母亲不得不搬回家去住。

孝心感动社会各界送来温暖

去年,成绩优异的吴宝尚考上了嘉祥一中,而母亲则做了截肢手术在家休养,每天天不亮吴宝尚就起床、做饭,伺候母亲吃下饭,自己再骑自行车往县城学校赶。当被问到照顾妈妈累不累时,这位坚强的小伙子摇摇头说:“不累,我只希望妈妈能开心一些!”

吴宝尚的事迹经媒体报道后,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被这个15岁少年的孝亲举动所感染,纷纷伸出援助之手。他所在学校为其减免了学杂费,并帮助办理了“贫困生补助”,每年能享受到1000多元的补贴。济宁一位企业工人听说吴宝尚的事迹后,专程来到他家看望其家人,承诺每月从工资中拿出200元资助吴宝尚上完大学。嘉祥县三江牧业负责人刘汉顺看到有关报道后,承诺定期向吴宝尚银行账户上汇一笔生活费,资助其完成学业。“谷凤云去济南治病的费用经新农合报销后,还可以通过大病救助再报销一部分。”嘉祥县民政局低保中心主任贾美玲介绍,“至于以前的医疗费,我们也在帮她想办法。”

记者了解到,目前吴宝尚一家都是低保户,除了低保金,每月只有吴宝尚父亲1200多元的收入。平时谷凤云不敢去医院治疗,选择在家吃药,但这样的话,医疗费就不能通过大病救治报销。“这部分我们在帮其研究解决办法,只要不违反规定,我们会尽力帮她。”贾美玲说,前段时间民政部门专门送去了2000元临时救助金。

新闻推荐

曲阜远东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促发展

本报记者周慧迪本报通讯员张亚鲁校企合作模式是职业教育中探索出来的一条新道路,是一种注重培养质量,注重在校学习与企业实践,注重学校与企业资源、信息共享的...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