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今年完成水利建设项目151个

济南日报 2013-02-01 10:50 大字

■本报记者刘敦亚

“随着全市工业化、城乡一体化进程深入推进,全球气候变化影响加大,水资源短缺、水灾害威胁、水生态退化的形势越来越严峻,要解决三大水问题,保障济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把济宁打造成中国北方不缺水的城市,需把济宁建设现代水利示范市。”市水利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市水利局确保完成水利建设项目151个,完成投资29.7亿元。

解决2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今年,济南市将严格取水许可,用水总量控制在年度计划指标以内,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率达到100%,计划用水实施率达到95%以上。调整全市水资源费价格,编制完成济宁市水资源调度方案和水资源保护规划。继续封停城区自备井,建设省、市、县三级水资源在线监测管理系统。

同时,加快地方续建配套工程建设进度,2013年底完成高新区供水单元。实施引汶入济工程,推进引黄西线工程前期工作。继续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年底前解决25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完成高河、蓼儿洼平原水库年度建设任务,同时加强水源地水质监测和保护。

济南市将治理完成6条中小河流,完成总投资2.45亿元的泗河中游段治理工程年度建设任务,除险加固57座小型病险水库。2013年3月底前全面完成世行贷款洼地治理任务。

2015年全市总供水能力达到32.85亿立方米

到2015年,基本建立起水资源刚性管理体系、现代水网工程体系和水利公共服务体系,基本实现水利现代化。全市总供水能力达到32.85亿立方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全面解决,主要河道防洪标准达到20至50年一遇,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达到766万亩,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提高到0.66,水土流失治理率达到75%,主要河湖库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80%,城乡水源地水质达标率达到100%,建成覆盖全区、技术先进、功能齐全的水利信息化体系,水利科技创新能力和水利管理现代化水平明显提升。

2015年前,济南市将建立水利工程建设与管理运行长效机制,深化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改革、国有水管单位体制改革、城乡水务一体化改革,发挥水利公共服务效能。同时,结合南水北调配套供水工程建设,科学核定水利工程综合供水价格,城镇居民生活用水逐步推行阶梯式水价制度,农业灌溉用水大力推行终端水价和计量水价制度。

建成90万亩“旱能浇、涝能排”农田

今年济南市将完成冬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任务,建成“旱能浇、涝能排”高标准农田90万亩。完成12个县市区全国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任务及第二批5个重点县竣工总验收工作。完成陈垓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任务、嘉祥县高效节水灌溉工程和邹城市小农水专项工程,推进农业节水灌溉示范园区建设。

按照生态文明建设要求,规划全市水生态文明城市建设,建设美丽济宁。推进泗河生态河道综合治理、泗水县橡胶坝工程建设。继续实施“三河六岸”中的梁济运河、洸府河综合治理工程。加强水土保持工程和水利风景区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60平方公里,生态修复面积20平方公里,申报2处省级水利风景区。

新闻推荐

农民收入突破“万元大关”

■本报记者刘敦亚通讯员乔惠记者从市统计局了解到,2012年,济南市粮食生产实现了“九连增”,提前三年完成百亿斤粮食大市建设目标,林牧渔业平稳向上发展,农产品市场健康稳...

济南新闻,新鲜有料。可以走尽是天涯,难以品尽是故乡。距离济南再远也不是问题。世界很大,期待在此相遇。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