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阳光大姐”创业五年播撒阳光

济南日报 2012-06-19 14:00 大字

点击查看原图■记者刘利莎

近些年来,作为新兴职业的月嫂逐渐走进了济宁市民的视野中,市民们渐渐认可聘用家政服务人员来帮助料理家务、照顾老人和孩子。2007年,顾爱平将济南的“阳光大姐”品牌引入济宁,五年来,伴随着阳光和艰辛,顾爱平的家政公司逐渐做得有声有色起来。

情系家政,缘于一篇文章

今年34岁的顾爱平,一脸和蔼可亲的笑容,出乎记者意料的是,已经成功将济南阳光大姐的品牌引入济宁的她,大学时学的专业竟然是音乐教育。“现在手早就生了,好久没摸琴了。”顾爱平告诉记者,她经营“阳光大姐”之后,很少再弹钢琴,现在就寄希望于儿子,希望他能在音乐方面发挥专长。“之前家里做生意,我就经常翻阅《商界》、《销售与市场》之类的杂志,曾经看过一篇分析家政服务行业前景的文章。”顾爱平告诉记者,2007年之前她对家政行业的认识还停留在一张桌子、一块写满家政信息的黑板上,不过在她参观了济南的“阳光大姐”后,顾爱平彻底改变了之前对家政行业的认识。“2007年,我们去济南的‘阳光大姐\’参观,当时济南‘阳光大姐\’的办公场所就已经达到了2000多平方米,让我们很是震惊,所以我们决定加盟,开辟济宁市场。”有了进军家政行业的念头,顾爱平便开始和老公一起对济宁家政市场进行调查,2007年5月,济宁“阳光大姐”在市区建设路上开业了。“每天这么忙,现在感觉最愧疚的就是家里的老人了。”谈起创业5年来的艰辛,顾爱平一脸感慨,她告诉记者,幸亏老人对自己拼事业都很支持,从2007年创业到现在,孩子基本上都是老人在照顾,“2008年,老人背孩子上楼时突发心脏病,当时感觉特别自责,只顾着忙事业,对老人太疏忽了。”顾爱平的公公婆婆对儿媳的事业特别支持,顾爱平的家政培训学校能够发展到现在,其中也有公公婆婆出谋划策的功劳。

创业初期,两个月没有一单生意

虽然东奔西走,好不容易让自己的“阳光大姐”开业了,不过开业初期还是让顾爱平遭受了巨大的挫折。“和预想的不一样,开始的两个月没有一单生意,我当时很着急。”顾爱平告诉记者,济宁“阳光大姐”开业初期,店里算上她只有3个人,由于大家对于家政服务行业还不是特别了解,没有顾客上门,这让她急得吃不下饭,不过她还是咬牙坚持着,每天拿出最好的状态到店里工作。

2007年7月,顾爱平的“阳光大姐”终于开始接单,了解这一行的市民越来越多,来“阳光大姐”选择家政服务人员的顾客也不断增多,顾爱平的生活也随着“阳光大姐”的发展而忙碌起来。“人手不够,我白天坐前台接待客户,帮忙安排家政人员,晚上大家都下班的时候再进行培训,每天处理的事情都很琐碎。”顾爱平告诉记者,家政服务员在雇主家中难免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大家回到店里后会轮流讲给她听。“大家把这里当做娘家,有什么抱怨和苦恼就说出来,我来给他们分析、开导、解决。”晚上听大家讲讲遇到的烦恼,已经成为顾爱平每天的工作之一。

5年过去了,如今顾爱平已经将“阳光大姐”开到了济宁的县区,现在已有7家店面。顾爱平很注重员工的服务品质和工作技能,坚持定期给大家进行培训。“目前济宁家政服务行业还是比较混乱,我们希望自己做大的同时,能够有相关的规范、制度出台,这样有利于济宁家政行业的健康发展。”谈及未来,顾爱平表示家政行业成长比较慢,她希望能够通过自己的努力不断完善家政产业链。

安置一个人,温暖两个家

记者了解到,在济宁“阳光大姐”旗下做家政服务员、月嫂的员工以30岁到50岁的女性居多,最初两年以城市退休职工、自由职业者居多,近些年来,农村富余劳动力也逐渐加入到这个队伍中,人员也逐渐年轻化,大家对家政服务方面的认可度逐渐提高,济宁在这方面的市场也慢慢被填充起来。

采访中,一位50多岁的阿姨正好来到“阳光大姐”找工作。她告诉记者,早在几年前,她就已经依靠“阳光大姐”这个平台找家政服务方面的工作。“孙子现在上幼儿园了,儿媳照顾着就行了,家里的农活也用不着我管,我闲着也是闲着,还不如出来找份工作。”

阿姨高兴地告诉记者,她一般都找24小时的工作,这样人家雇主包吃住,自己每周还能回家看看,一千多块钱的工资基本上花不着。“做家政总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时也会有点不如意,不过咱干的就是个服务的活儿,我好好干我的活儿,有什么抱怨的回来再说,不能让人家觉得咱服务态度不好。”

记者发现,很多家政服务人员对阳光大姐都有着特殊的感情,工作时都自觉地维护“阳光大姐”的品牌形象。

顾爱平在向大家进行示范

新闻推荐

根据济南市作家传记文学 改编电视剧即将亮相央视

本报讯(记者李朕葳)6月28日,根据济南市著名作家殷允岭的同名长篇传记文学改编的30集电视剧《焦裕禄》,将在央视综合频道黄金时段播出。这部主旋律剧作在去年4月开机时...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