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济宁足球,有我们!

济南日报 2011-12-31 15:12 大字

我们是集体,我们是济宁体校足球队

本报记者石晶万德龙文/图

号称“世界第一运动”的足球被许多国家指定为“国球”。无论是充满传奇色彩的俱乐部,还是代表国家荣誉的国家队,亦或者是个人魅力非凡的球星大腕,都带给球迷无限的激情与崇拜。曾几何时,每到比赛时挤满足球场的球迷见证了我国足球事业发展的辉煌时期。而如今,且不论中国足球成绩如何,仅是“赌球风波”就使多少中国球迷万念俱灰。但我们济宁有这么一群人,他们秉持“振兴中国足球”的理念,怀揣自幼的足球梦想,用最为单纯的心境投入最为艰苦的训练,这就是市体校足球队的教练与小球员们。近年来,市体育局加强对足球项目的投资,力促济南市足球事业从低谷中走出来,这使得心怀足球梦的青少年乃至名声在外的足球教练欣喜不已。记者带着种种“问号”来到位于唐口的济宁市第二中学市体校训练基地,看到了朝气蓬勃的足球教练以及独立、坚韧的小足球队员。请读者尾随记者的文字走进这群“80后”、“90后”、“00后”,用他们的训练生活勾勒出源自济宁的“足球梦”。

足球:爱好,配合,刻苦

体育运动分为社会体育、竞技体育、学校体育,反映到足球上也是如此,“学校足球”囊括文化课学习以及足球训练课程。据体校足球队教练王阳介绍,现在球队里的这些孩子大多都在读初中,会接受文化课与训练相结合的方式,考大学、参加比赛或者从事与体育运动相关的其他职业,例如体育教育、体育医学等。

市体校足球队成立已过半年,目前共有5名足球教练:胡波、王阳、付兴龙、刘洋、宋硕,其中除宋硕专门负责守门员的训练外,其余4位教练分别负责各个阶段的球员的训练工作。运动员年龄集中在1997年至1998年、1999年至2000年两个年龄段。谈到运动员的招生情况,教练王阳感慨万千:“以前都是学生求着教练,现在是教练求着学生。随着生活水平的提升,孩子比以前娇惯多了,家长认为练足球是个苦差事,都不愿意把孩子送到体校来。同时足球的大环境受球队成绩的影响,说实话,现在中国足球成绩很不好,造成球迷的积极性下降,学足球的自然就少了。以前许多孩子喜欢踢足球,都求着教练能招收他为学员;但现在,我们都要去各县招生,与学校、学生家长、学生本人沟通,好说歹说才能说动。”

谈到目前学员的水平问题,教练付兴龙说:“这些孩子的基础很薄弱,见过的东西少,接触的比赛少,大多连最起码的比赛规则都不知道。因此他们来到足球队,我们要从最基础的东西开始教起,例如比赛规则、基础技术、基础训练(一对一、二对二)等。”

生活:亦师,亦父,亦友

“这群孩子的训练学习是很艰苦的,每周只有星期天下午可以休息,其他的时间不是在学文化课就是在训练。每到星期天下午的时候,孩子们都会去我们住的地方洗衣服、看电视、玩电脑。这些孩子年纪不过10多岁,我们间的关系可谓亦师、亦友、亦父。”教练王阳说。

记者看到这群2000年左右出生的孩子,一个个抱着比半个身子还大的盆洗衣服,抱着比整个身子都大的被子出来晾晒,年纪稍大的学员看年纪较小的晒被子吃力,上前搭把手,表现出的是超出这个年龄段的成熟、懂事、自立。“我们首先教给他们的是怎么做人。这些孩子刚来体校的时候,有被家长惯得连被子都不会叠的,有个性比较野的,也有调皮不服管的。但现在我敢说,他们比城里的孩子自理能力强得多。”教练付兴龙说。

教练刘洋十分骄傲地拿来一个孩子的“训练日记”,满满一本记满了当天的训练情况、培训笔记以及比赛感悟,分条分类、文图结合、过程叙述与赛后感觉相间记录了每天经历的点点滴滴。而孩子的字体工整、有条有序的笔记让字体潦草的记者都深感惭愧。记者从一本训练日记上看到,一个运动员写下这些总结:训练一定要放平心态,认真向上,不要以为这些东西无用无趣!对抗赛要动脑,要智取。

教练宋硕向记者叙述了这群孩子的“一天”:早上5:30起床;5:50至7:00到场地早操;上午8:00至11:50四节文化课;下午2:00至4:30训练;晚饭前教练会带孩子洗个澡;晚上7:00至7:40文化课自习、写训练日记;晚上8:00至8:40观看比赛录像,教练讲解;10:00准时睡觉。用教练付兴龙的话讲:“教练对这些孩子管得多了,不睡觉要管,不写作业要管,不洗脚也要管!”

训练:除了喜欢,还是喜欢

在济宁市第二中学的足球场上,济宁体校足球专业的小运动员们正在上训练课。在教练的指导下,几十位身着运动服的小运动员认真训练,热身、慢跑、牵拉、颠球、传球、运球、传接球、1对1、2对1……王阳教练介绍:“目前,咱们一共有69名足球运动员,包括41名男运动员和28名女运动员。这些运动员根据年龄和性别共分为4组:男甲、男乙、女甲、女乙。大部分球员都是1997年之后出生的,只有14岁或15岁。贺汇洋刚满10岁,是我们这儿最小的一位运动员。虽说这位运动员的年龄小,但却已经有2年的球龄了。你看看,那个小男孩就是他。”

顺着王教练手指的方向,一位小男孩正和两位大男孩一起练习传球。和身高1米8左右的运动员站在一起,10岁的贺汇洋看起来更加瘦弱。但是,调皮的足球在小汇洋的脚下变得特别乖巧。教练付兴龙说:“贺汇洋曾经在潍坊鲁能足球学校接受过2年的专业足球训练。今年,咱们济宁市成立足球队之后,贺汇洋便从潍坊转回到济宁。在济宁训练,离家近些,父母比较放心。小孩天赋不错,又刻苦训练,进步很快。小小年纪的他,能连续颠300多次球。”贺汇洋的老家在微山县韩庄,他告诉记者,8岁的时候就被父母送到潍坊,进入鲁能足球学校学习。“小时候,我特别喜欢踢球,爸爸就给我买了一个足球。后来,爸爸说,‘你去学踢球吧\’,我就去学足球了。”贺汇洋骄傲地说,我最喜欢的球星是巴塞罗那队的梅西。他希望以后可以进入中超,做一名优秀的足球运动员。

足球场上,男运动员和女运动员同时进行训练。13岁的短发女孩刘诗,便是一位水平较高的女运动员。刘诗来自兖州市,小学四年级开始在校队练田径。今年,在学校教练的推荐下,刘诗从兖州来到济宁体校,转行练足球。刘诗说:“夏天,我们才刚刚组队,就去烟台参加比赛了。当时,踢得非常不好,和对手比差很多。不过,我们有信心,从现在开始备战、训练,在2014年的省运会上能取得好成绩。”

每天,这些运动员们除了进行3个小时的常规训练外,还要看录像、写训练日记。教练王阳说:“晚自习时,第一节课孩子们写作业、记训练日记,第二节课看录像。同年龄段运动员的比赛录像、世界五大联赛的比赛录像……孩子们通过看录像,才能了解到什么是足球,怎么踢足球。今年刚建队时,很多孩子根本不懂足球规则、更不会踢球。所以,我们要先帮他们树立一个完整的足球理念。”

言传身教

快乐颠球

课外放松

未来:省运会,看我们

济宁体校张宝东副校长介绍,今年6月份,咱们济宁的4支足球队刚刚组建完成。“2014年,咱们济宁市将承办第23届省运会。组建这支球队,主要是为了备战省运会。足球是一个需要长期配合训练的集体项目。现在距离省运会开幕还有不到3年的时间,这对于一个年轻的足球队来说,准备时间太短。所以,我们的教练和球员牺牲休息时间,尽全力训练。他们没有周末、没有假期。今年春节,教练和运动员大概能回家休息一周。”

据张校长介绍,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济宁市并没有组建正规足球队。以前,每逢参加省运会比赛时,总是临时组建队伍。其实,在济宁足球的历史上,既有低潮期,又有高涨期。20世纪末,济宁曾组建一所专业足球学校,最辉煌的时候有200多位学生来此学习。济宁还曾培养出路波、刘华娜这样的优秀足球运动员。但是,随着中国足球的大环境由盛转衰,济宁青少年足球运动的开展也渐渐难以推广,喜欢踢足球的孩子越来越少了,足球学校也被迫解散了。如今,依靠省运会契机,济宁青少年足球将实现新的发展。

张校长说:“孩子们需要喜欢足球,享受踢足球的过程,体会足球的快乐。然后,孩子们才能慢慢熟悉球性、掌握基本技术,并通过比赛培养竞技能力,这是一个漫长的成长过程。像贺汇洋这名10岁的小运动员,2014年他可以参加省运会乙组足球比赛,2018年参加省运会甲组足球比赛,经过8年的锻炼,他才可能挑起大梁。”

除了备战2014年省运会足球比赛,最令张校长担心的还是校园足球的发展。“许多十几岁的孩子来到足球队,才第一次接触到足球。如果中小学校成立足球队,那么孩子们从7岁开始就能接触到足球。更多的孩子喜欢踢球,教练才有更大的选择范围。”

新闻推荐

酸甜苦辣咸,一样不差

在济南市庞大的女村官队伍中,有李宪英这种中年妇女,也有很多女青年,每个人都尝遍了酸甜苦辣,也收获了不少宝贵的工作经验。张爱华,在嘉祥县万张乡的忙店村担任支部书记,为...

济南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南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