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她想放弃治疗带子旅游

都市女报 2012-10-23 07:23 大字

作者:王涛摄影张允平

女报记者 王涛 摄影 张允平

曾经,每一个开车经过济阳县220国道收费站的司机,都会收获一张清秀的笑脸。然而,一次意外的转折,这张笑脸被带到了山大二院的病房。

笑脸的主人名叫陈莉莉,今年34岁,是一名公路收费站职工。今年9月份突发白血病,住进了山大二院。她说,她不怕死,如果生命的时间不多了,她会放弃治疗,带孩子好好去旅游。

儿子入学那天,她倒在岗位上

2012年9月2日,星期日,是陈莉莉6岁的儿子入学的日子。陈莉莉没像其他母亲那样送孩子到校,仍然坚持去上班。

34岁的她在收费站这个岗位工作了两年。交接,收费,打票,在别人眼里,这些动作因重复而枯燥。在她手下,恰因重复而产生了韵律,伴随着她脸上的微笑,愉快地跳跃着。

送走一辆辆汽车,时针转到9点多。阳光明媚,她却感觉越来越冷。同事见她脸色不好,用手一摸,高烧!“我当时劝她去休息一下,可她非要咬牙坚持。”她的妹妹,当时也在场的陈丽静说。

陈莉莉没坚持到下班,晕倒在了办公桌上,同事赶忙把她送到医院。经过十几天的治疗,她的高烧仍反反复复。9月25日,她来到山大二院就诊,命运在这里对她做了宣判:白血病!

不怕死,怕儿子没人照顾

“你觉得什么东西最可怕呢?”躺在病床上的陈莉莉问记者。她脸色暗黄,嘴唇发白,瘦削的脸上仍露出清澈的微笑。“我觉得任何东西都不可怕,包括死,死有什么好怕的呢?我只怕我爱的人受伤害,我怕为了给我治病而拖累他们,又怕自己死了没人照顾孩子。”

靠床头的墙上,挂着一幅画,上面是一只可爱的小鸟。“这是儿子连夜画出来送给我的。”陈莉莉说,儿子平时上学,见不到她,只有周末才能到医院跟她见一面。

陈莉莉出生在一个军人家庭。爷爷是抗日老兵,参加过台儿庄战役。直到去世时,大脑里还残留着子弹碎片。大爷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牺牲,荣立二等功,被评为烈士。父亲也曾是一名军人,如今复原在家。

家人的影响构建了她坚强的性格。“刚被确诊的时候,我姐没哭没闹,只向医生问了一个问题,‘我还能活多长时间?\’”陈丽静说,姐姐曾告诉家人,她不想花钱治疗拖累家人,想带着儿子出去旅游,完成未竟的心愿。

高昂医疗费挡住救命路

生病后,陈莉莉一直跟丈夫商量着离婚。“两家的钱都花光了,最后可能还是治不好,所以我不想拖累他,可他一直不同意。”陈莉莉说。

除了妹妹陈丽静,陈莉莉还有两个双胞胎弟弟。“小时候家里很穷,姐姐是老大,父母下地后,我们仨就全靠她照顾。”陈丽静说,姐妹俩后来都考上了大学,但为了供自己上学,姐姐只读了一年就退学打工。

陈丽静私下告诉记者,陈莉莉的白血病属于急性髓细胞外带淋巴性双表型白血病,必须进行骨髓移植,“我们都已经做好捐献骨髓的准备。”

高昂的治疗费用却挡住了陈莉莉的救命路。陈莉莉的父母公婆都是农民,丈夫开一家小店铺,收入不高,两个弟弟在外打工,仅够维持自己的生活。“前期化疗已经花了七八万,基本都是借的,60多岁的老父母也出去借钱。”陈丽静说,其中收费站的同事们捐助了9000多元,单位的领导也正在组织捐款。

采访中,陈莉莉一直戴着一顶粉红色的毛线帽。原来,一个疗程的化疗后,她的头发已经快掉光了。“无论如何,我都要让自己好看一点,别吓着你们。”说着,她的脸上又露出了美丽的微笑。

新闻推荐

儿时父亲是天 现在我要撑起他的天

赵兴书的被褥下堆满了儿子留下的钱。女报8月21日讯(记者刘小可)他,为照顾瘫痪在床的65岁老父,放弃了苦心经营的4亩田地,做起全职保姆。他说,不管父亲的病情如何,将一直陪在父亲身边,把他当成婴...

济阳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济阳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