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新市镇双柳村“第一书记”王大海让百姓喝上“放心水”

济南时报 2012-07-31 00:43 大字

作者:王沛实习生莫凡

□见习记者 王沛 实习生 莫凡

王大海在检查水管 王沛摄影“第一书记”名片:王大海,济南市体育局产业处副处长,1975年出生,滨州市博兴县人,5月29日到新市镇双柳村挂职“第一书记”。

到村两个月,双柳村的“第一书记”王大海已经帮村民办了一件好事,那就是给村里接通了自来水管,过不了多久,村民们就能告别苦咸的井水,吃上放心的自来水了。王大海说,自来水入户工程真正解决了村民“吃地表水”的问题,饮用水的安全和卫生都得到了保障。

说起今年的工作计划,王大海告诉记者,除了目前已接近尾声的自来水入户工程,他还打算整修高温大棚种植区的一条生产路,在村里挖几条水渠,再在村南头建一个“体育文化大院”,丰富村民的文体生活。“民生工程就是要让村民满意,他们点头了,我就放心了。”

记者探访:村民常年喝地表水,自来水工程已进入调试阶段

24日上午,记者来到了双柳村。刚进村子,就看见路旁挖开的一条管道沟,王大海告诉记者,这条沟里埋的就是连接双柳村和邻村的自来水主管道,目前已经全部铺设完毕,工程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全村的水管总长约14000多米,等水压调试完了,如果一切正常,我们将对管线上方的路面进行回填。”

双柳村的村支书李玉华告诉记者,这次由“第一书记”王大海提议并牵头,济南市体育局全额出资实施的自来水入户工程,解决了他的一块“心病”。“这么多年来,我们村喝的都是地表水,村民们用压力井把水从地下8米-10米的地方抽出来,水的味道又咸又涩。”李玉华说着,递给记者一杯茶,“你尝尝,以前来村里的客人喝了茶,还以为我们放了盐呢。”记者尝了一口用井水泡的茶,果真又咸又苦,不太好喝。

在村民老董家中,记者看到一个老式的压水井,他告诉记者,这个压水井已经用了十几年,家里不管洗衣、做饭,用的都是井水。“我们一年到头用的都是这样的水,洗衣服涮不好就会起碱疙瘩。平时烧水做饭也用压水井的水,吃着发咸,但又没办法。”

决定上自来水:和村民聊天,冒出开通自来水的想法

说起如何想到为村民开通自来水,王大海告诉记者,他刚到双柳村的时候,对村里的情况并不了解,就每天在村里转悠,到村民家串门,和他们聊天。“村民都很朴实,有什么想法都告诉我,和他们交流感觉很顺畅。通过和他们拉家常,我迅速地了解了村里的基本情况和村民的主要需求。”

王大海说,在一次和村民的聊天中,他得知村民常年饮用地表水,为村里饮用水的卫生状况担心。“地表水的源头不能确定,是否受到污染也很难说,村民常年饮用地表水,存在着安全隐患。一旦水中含有害物质,村民的健康就会受到威胁。相比之下,自来水就会安全许多,当时我就考虑能否给村里通上自来水。”

王大海说,有了“通自来水”的想法后,他和双柳村的村两委进行讨论,并在村子周边展开调查。“我了解到,自来水公司已经把管道预留到村北头,邻村也已经接通了自来水,目前总体管道水压稳定,我觉得我们村也到了开通自来水的最佳时期。”

筹备:济南市体育局全额出资,工程花销预计 万元

7月2日,王大海把在双柳村开展自来水入户工程的计划报给了济南市体育局党委,市体育局领导当即同意,并表示愿意全额出资。当天下午,王大海就和村两委成员一起,开始自来水工程的前期筹备工作。“我们要考虑施工材料的购买、施工队伍的选择、规划村里的自来水网络、开通自来水以后的管理,以及村民的意愿等各方面,如果一个环节出现疏漏,工程就无法顺利开工。”王大海说,筹备工作要做得十分具体,历时10天左右才准备妥当,“施工中的方方面面都要考虑到,比如,在哪里加阀门,在哪里装水表,用什么标准的水管,安装方案村民是否同意,等等。”

王大海告诉记者,如果没有济南市体育局的大力支持,自来水入户工程很难顺利展开。“我从周围几个已实施‘通自来水\’工程的村子了解到,工程造价大约需要每户260元到350元,按双柳村现有260户居民来算,自来水工程造价大约需要资金6.8万到9万左右,加上后期调试阶段的投入,工程总共大概需要10万元。”

王大海说,当村委会把安装自来水管的计划告诉村民时,不少村民表示顾虑,对王大海的工作能力和工程的开展抱有怀疑的态度。“一些村民对自来水入户这件事并不赞成,对此,村委会做了不少工作,给他们介绍计划的可行性及开通自来水后带来的生活的改善,最终村民都表示赞成。”

施工:“村民用小杯接水喝,那一幕让我难忘”

7月12日,在联系好施工队伍,准备好施工材料等,一切到位后,自来水入户工程正式开工。王大海从开工那天起,每天都在施工现场,查看并监督工程进度。他说,要保证工程的各个环节不出任何差错,工程质量要严格把关。“我们村铺设的自来水管、阀门等全部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材料,质量能保证过关,施工队伍也是专业的。”

王大海说,在施工过程中,一些村民的举动让他记忆深刻。“一次,我在施工现场看到,一些村民在水管旁边摆放着小杯子,我很纳闷,这些杯子是做什么用的。当接通一段水管后,我看到这些村民拿起水杯,一个个地从水管里接水喝,原来他们等不及了,先来‘尝尝鲜\’。看到这些,我感觉这件事做对了,自己也放心了。”

村民试吃:目前免费,通水后将统一收费

7月24日,村民老李家已经开始了“试吃”,记者在他家看到,自来水管已经接通,还没2分钟,哗哗流淌的自来水就接满了一个中型水桶。老李看着,脸上乐开了花,他告诉记者,家里通了自来水,以后做饭就方便了,“现在我们的安全意识也提高了,觉得还是自来水好,干净,比原来的井水好吃多了,我们的生活得到改善,自己也尝到了甜头。”

所谓“试吃”,是王大海和村委会商议后决定的免费供水阶段。“目前,水压测试还没结束,村里已有120户接通自来水,还有100多户的自来水过两天就可进入调试阶段。我们打算先让村民免费‘试吃\’一下,等正式通水后,再按市统一价收费,大约每立方米3元左右。”

王大海告诉记者,目前村里还未实现“一户一表”,而是暂时实行“一胡同一表”,水表安在各个胡同口,一般三四家共用一个水表,正式开通后将统一计费。“如果村民同意,以后我们会考虑一户一表,这样便于统计,也更准确。”

未来计划:修生产路,挖水渠,建“体育文化大院”

据王大海介绍,新市镇双柳村位于济阳县的西北部,全村的耕地面积有2720亩,主要农作物是玉米和小麦,特色农产品是樱桃和西红柿。“目前,双柳村有37个高温大棚,由35户村民承包,全部种植樱桃和西红柿。另外,还有3处拱棚,可根据季节和市场需求种植西瓜、豆角、辣椒等。”

王大海告诉记者,大棚种植是双柳村的主要经济来源,每个高温大棚的年收益约2.8万元,目前已初具规模,形成了高温大棚种植区。但他也发现,在大棚种植区内有一条未硬化的生产路,每到下雨天,机动车辆难以通行,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产品外销。“这条路长约300米,是大棚种植区通往外界的唯一通道,每到下雨,这条路的路况特别糟糕,拖拉机经常陷进泥里出不来,所以修这条生产路很有必要。”“目前,新市镇已经着手推动各村大棚区的生产道路硬化,我们村将严格落实各项计划,解决生产路难走的问题。”他还表示,将对村里其他几条难走的生产路进行整修。

据王大海介绍,双柳村地下水资源匮乏,抗旱保收是每年麦收前后的工作重点,加上村里采取漫灌方式,每年都耗费了大量的人力、财力和水资源。“双柳村地势低洼,对于地势高的一些村子是风调雨顺的时节,可在双柳村的局部地区,就需要全力排涝了。”

王大海说,他计划年底前开挖2至3条水渠,争取同时解决抗旱和排涝两方面的问题。

王大海表示,目前双柳村还在积极筹建一处“体育文化大院”,地址初步选在村南一处有待整理的地块上,面积预计1000平方米。“如果新建‘体育文化大院\’,既能整合村两委办公区的现有功能,落实山东省扶贫开发‘十有\’任务中‘有健身场所、有文化活动室、有办公室\’等指标,又能扩大村民室外活动的规模,可以说‘一举三得\’。”

他告诉记者,如果“体育文化大院”顺利建成,将成为江店片区最大的文化体育活动中心,除了服务于本村村民,还将对邻村村民免费开放。“这个‘文体大院\’将建有娱乐、健身等配套设施,可以开展各项村民活动、党员活动等,功能将辐射整个江店片区。”

新闻推荐

25批次桶装水抽检不合格市质监局开通热线12365,打击桶装饮用水“黑窝点”

时报8月6日讯 (记者田珊 通讯员赵勇 张雷)随着济南进入高温季节,桶装饮用水的销售也进入旺季。质监部门2012年上半年抽检结果显示,济南桶装饮用水共有18家企业的25批次产品不合格,其中沃特山泉水等...

济阳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济阳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