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去富溪采茶

黄山日报 2017-05-03 00:00 大字
□ 梅保持

青山磨研的丰乐河,绿意浓稠。缠着绕着的悬念普遍了,涌动或安静的鱼儿把持着底线。枝条勾划的,是一幅蓝空千幅山水。不尽的高低险峻深涧幽壑,紧扣的都是春天。过不去的乡恋,不知如何是好?多个心思,转个弯,一条木桥出现了,桥是被水驮着、被绿摇着的。绝地里有了活路,悠悠的节奏,踏着步子来了。

约好去富溪的大山里摘茶,兴趣自然往着高处来了。充头源里的黄家坪像一个青花瓷瓶陡地竖起。往上去,滑得很,人有点站不住,直到腰身恭敬得差不多贴地了,才给脚下留点面子。抱团的绿叶,蓬蓬簇簇。来自安庆,池州,宣城的三十几号人背着茶篓,围着茶棵散开了。米粒大的叶芽,从老秆冒出。就像冒出的新鲜的主意,噗嗤一下,给掐了。也许,就像一个伟人说的,真理即使向着同一方向前进,哪怕是一小步,也会成谬误。不要再往前了,春光是无限的。采茶采的就是这个节点。新鲜的主意够大家享用了!

一座山连着一座山,往空中往远处去了。千米以上的高山,在身边大幅度起伏,让人有点眩晕,经过半上午的奔波,我们有点倦意了。没来的时候想来,来了又不想爬了。太阳看透了我们,也在头上懒懒地照着。对面山上,大片的竹子,向我们斜倾着。黄家坪平均高度是海拔630米,就在路边,倒是方便了行走。到了这里,我们才知充头源就是黄山毛峰茶的核心产地。现在生产毛峰茶的地方多,但真正的创制人谢正安就在富溪,他的老宅子在一条马路的两边面对面。木楼梯里踩出的声响,比老式留声机里的艺术清晰具体。进到屋里的光线,统统被宽大的砖木做了处理,慢下来暗下来,是硬道理。典型的徽派大宅院散发着久远的气息。当年,谢正安历经一番磨难之后,有了深深的感悟,就在老宅子里冒出他的品牌意识。清明之后,他领受了父亲、叔父的教诲,并集自己商务实践和20多年的种、采、制、销茶之经验,带领家人到充头源选采肥壮芽叶,经五桶锅杀青,轻滚转,焙生胚,盖上圆簸复老烘等工序,做成了“白毫披身芽尖似峰”的新茶,“毛峰”顺口而出。名字准确简捷。茶运上海后,英国茶商品尝后,竖起姆指连声:OK!黄山毛峰迅速名扬海上。这应该是中国茶业1875年的经典事件。今天,我看到谢家老宅的一角,低矮的锅灶里,当年的余温还在砖泥里深埋着沉默着。

不远的山凹里有大朵大朵的白花,在树上挂着。总有什么东西在牵拽,禁不住回头,原来是一大堆红,在高坡的幽暗里闪亮着,映山红在寂寞或不寂寞地开着。茶的生长注重森林原生态,植物的广泛性可谓锦上添花。花卉万千,为茶的芬芳广采博取提供了环境。谢正安深谙茶道,我们脚下的泥土,石块,坡度,也不知被老先生征服过多少回。青山壁立,祥云缭绕。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多彩的。

相传明朝天启年间,黟县知县熊开元来黄山春游。遇见一位腰挎竹篓的老和尚。采茶之后,长老泡茶敬客,只见叶色微黄,形如雀舌,满是白毫,开水冲入兰香扑鼻,熊知县倒向了椅背,杯子差点从手中掉下。那里的力量简直是山呼海啸,仿佛所有的事物全被推动和覆盖。事情没有结束。热气绕杯沿转一圈,到了中心成直线升起,约一尺高了,又转了一圆圈,开成一朵白莲花。莲花继续抬升,缕缕香气飘满寺内。知县如痴如醉!临别,长老赠茶,还给了一葫芦黄山泉水。后来,同窗旧友太平知县来访,熊知县将此道茶艺表演了一番。太平知县惊喜之余,却多了个心思。他去京城秉奏皇上,演练之中却迟迟不见白莲。太平知县急得大汗淋漓,皇上不悦,疑有欺君之嫌。太平知县据实道来,皇帝传旨熊开元即刻进京。熊开元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他复回黄山拜见长老,特地带上黄山泉水。金銮殿上火焰热烈,泉水沸腾了,再现了白莲奇观。一时间龙颜大悦:熊开元升任江南巡抚。想不到,事情到了这里,却深深触动熊开元,他心潮起伏感慨万千,仿佛瞬间透彻了红尘人间:黄山茶尚且品质清高,何况人呢?面对千峰万壑松风阵阵,他脱下官服玉带,来到黄山云谷寺做了和尚,法名正志。如今在松竹夹道的云谷寺边,有一檗庵墓塔,就是正志大师安睡之地。

噗嗤噗嗤的采茶声,惊醒了久远的故事。一道春光,从飞泻的泉流里直挂下来。岁岁年年茶相似,年年岁岁人不同。串串鸟语明亮了背篓里的绿叶,星散的活动升上层面。堆沙成塔,集腋成裘。这样的芽头要三万多个,才够一斤茶。染指的香气,喧闹了认定的千山万水。

新闻推荐

洪星乡环境整治让乡村“变脸”

□舒勤芬记者李晓洁晨刊讯近日,黟县洪星乡组织各村全体党员开展了全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大行动,使乡村面貌焕然一新。据了解,此次行动共出动人员300余人次,通过清理河道、河道漂浮物,清扫路面,...

黟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

热门评论去富溪采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