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黄山市一造干捐献志愿者冲关

黄山晨刊 2016-11-15 00:00 大字

□ 记者  许晟

晨刊讯 “这种几率太小太小了,大概只有几百万分之一,我感觉就像中了大奖一样。”月日,说起自己有望由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变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来自黟县山村的建筑工于法(化名)显得兴奋无比。

当天下午,于法特地从黟县赶到屯溪,抵达屯溪汽车站时,获得2名红十字志愿者接车,随后入住市红十字会安排的宾馆。作为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他的造血干细胞样本已与一名患者初配相合、高分辨相合。一旦通过全面检查,他有望成为黄山市第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于法告诉记者,年4月,他在屯溪城东一建筑工地做钢筋工。一天晚上,他看了一则新闻报道说,在黄山市也能申请加入中华骨髓库,帮助白血病患者获得新生。过了些天,到了于法每年一次的献血时间,他来到市中心血站参加无偿献血,主动填写造血干细胞志愿捐献者登记表,完成造血干细胞血样采集,成为中华骨髓库一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不图名,不图利,我只是抱着救人一命的想法。能救活一条人命,就能给人家一个完整的家庭。”于法如此表述自己的初衷。

于法说,那则报道对他触动很大,特别是看到那些白血病儿童的那种眼神、那种求生的欲望,让他想起老家的一个孩子。“那还是(上世纪)九几年的事,是个男孩,也就十二三岁那么大,住在我家隔壁,得的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于法告诉记者,确诊得了白血病后,仅仅过了几个月,那个男孩就走了,那个家庭好像一下子就被撕裂了,“当时印象太深了”。

今年9月,于法结束合肥一家建筑工地的用工,到家第2天接到省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电话说,一名患者和他的造血干细胞初步配型相合。对方再次征询于法意愿,得到肯定答复后,表示将通知黄山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届时由他们协助完成下一步工作。

(下转第2版)(上接第1版)“又过了1个多月,大概在月中旬,(市红十字会)薛主任和血站工作人员来我家里采了血样。”于法说。期间,他多次上网查阅造血干细胞捐献的相关知识和新闻报道,确信捐献过程基本没痛苦,而且造血干细胞具有自我更新和再生的功能,捐献行为不会影响正常生活。

“上个月采的那份样本是用来做高分辨配型检查的。前天得到省红十字会的消息说,他的高分辨相合了,确定配型无误。”市红十字会办公室主任薛晓敏说。得到消息的当天,他就马上通知于法,告诉他在捐献造血干细胞前还要做一次全面检查,以确定他的身体素质是否适合捐献造血干细胞。一旦通过体检,将进入造血干细胞实质性捐献阶段。

“明天一大早就要去市医院体检,今天晚上8点钟以后不要吃东西,不要喝水,不要服用药物,也不能感冒了。”薛晓敏一再叮嘱于法。此前,黄山市已有数名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实现初配相合或高分辨相合,但因多种原因,迄今未能在捐献造血干细胞道路上再进一步。

新闻推荐

“乡村里的中国红”

黟县徽黄旅游集团寻找最红“徽”姑娘为进一步塑造黄山黟县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宣传推广黟县旅游“徽黄十景”品牌概念,打造黟县乡村旅游的新名片,由黟县徽黄旅游集团主办,新华网安徽频道、安徽...

黟县新闻,讲述家乡的故事。有观点、有态度,接地气的实时新闻,传播黟县正能量。看家乡事,品故乡情。家的声音,天涯咫尺。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