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歙县:“千年古县”的追与寻(上篇)

黄山日报 2016-09-03 00:00 大字

清末翰林许承尧曾说,“吾乡昔宦达,首数雄村曹”。800多年来,“枝分叶布,所在为雄”的歙县雄村,人才辈出,灿若星河。

8月初的一天,竹山书院正式开院揭牌,记者跟随百余名专家学者步入书院。面山临江,曲折有致,或走或停,古老的书香穿越时光随着清风扑面而来,草木窸窣,风声雨声读书声犹在耳畔。“我们致力于让书院再现昔日盛况,使书院成为普及国学、体悟优秀传统文化的课堂,拉近学员、游客与徽州传统文化的距离。”歙县文化委负责人介绍说。

近两年来,歙县依托山水优美、文化灿烂、生态优越的组合优势,将徽州古城、新安江作为支撑引领全县旅游发展的战略引擎,串联起“印象徽州”精品旅游环线,北、南、东部旅游环线,集中发展徽州古城、许村、棠樾、雄村、王村、深渡、三口、石潭、清凉峰及蜈蚣岭旅游集聚区,“一城一江、一环三线、大旅游集聚区”的全域旅游基本格局已逐步显现。

作为古徽州文化的发源地和核心展示区,徽菜、徽商文化、新安理学、新安医学、新安画派、徽州戏曲、徽州三雕、徽州建筑、徽州民俗、古城、古镇、古村、古水口、古祠堂、古牌坊……犹如一颗颗晶莹剔透的珍珠镶嵌在歙县大地,是当地最核心且最具竞争力的优势旅游资源。但,放眼全国,相较于平遥、丽江等古城,歙县文化体验价值不高,名气不够响亮;着眼本市,黄山区和黟县分别依托黄山、太平湖自然风光极和西递宏村乡村旅游极构成了两大核心旅游区。而歙县作为黄山旅游重要一环,却陷入了“过而不留、游而不购、到而不往”的尴尬处境。

歙县在积蓄力量,等待机遇。

新安江畔,绿树掩映。曾在中央美院工作过、与艺术打了半辈子交道的方永年带着投资、带着憧憬来到歙县,将原琳村花茶厂厂房改建成为如今的渔梁艺术区。此后,方永年在美术圈广发“英雄帖”,邀请朋友来渔梁做客。自然美景能吸引艺术家们驻足,但让人一来再来的魅力却略显不足。为此,方永年想了一招,“给愿意一来再来的艺术家朋友设立工作室,这样一来,每年过来体验创作就成为他们必做的事情了。”跟着方永年参观工作室,学习区大大的落地书架,分门别类摆放着各种书籍;创作区宽敞明亮、风格鲜明艺术品琳琅满目;生活区一尘不染、生活设施一应俱全……每一处都浸透了他的良苦用心,简约而不简单。除了大师,慕名而来的写生学子也络绎不绝,“写生基地是最主要的收入来源。”方永年说,琳村写生基地可同时容纳300余人,渔梁艺术区已探索出一条“旅游+文化”的新路子。

这些年,对于旅游,歙县人思索最多的就是“留客”,提及最多的则是错位发展、补位发展。歙县位于“九华山——黄山——千岛湖”黄金旅游走廊的中部,“九黄千”黄金旅游走廊沿线山水观光型旅游区较多,文化旅游区较少,自然观光产品较多,体验度假产品较少,这为歙县发展逗留经济,承接黄山千岛湖观光客源,做好服务区提供了条件。其次,《黄山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提出将黄山市建设成为现代国际旅游城市和世界级旅游目的地,黄山区和黟县已构成了两大核心旅游区,而黄山国际旅游目的地的建设,还缺少一个人文旅游极作为整个目的地的文化灵魂。 (下转第二版)(上接第一版)歙县的机遇来了。

今年以来,歙县突出徽州古城在全县旅游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深耕古徽州文化内涵,借着明清古城墙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及“千年古县”申报的东风,从弘扬徽州文化、延续徽式生活出发,将培育特色住宿、发展过夜经济作为新卖点,满足中高端游客的文化体验、康养度假需求,“游黄山千岛湖、住徽州古城”的旅游新格局正逐步形成。古老徽州踏着更轻盈的步子向我们走近。

·刘 晨·

新闻推荐

黟县:风景这边更好(上)

□本报记者袁玉灵闫冲冲“黟县有条件让游客住一个礼拜也不会腻。”景域集团董事长洪清华给予黟县高度评价。如今,被誉为“中国新型旅游服务航母”的景域集团与黟县政府签署了“战略合作框...

黟县新闻,弘扬社会正气。除了新闻,我们还传播幸福和美好!因为热爱所以付出,光阴流水,不变的是黟县这个家。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