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业新常态下新增长点
旅游业是综合性产业,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动力。“十三五”期间,安徽省旅游业将以生态旅游区为依托,开发多样化的旅游产品——
■ 本报记者 郑莉
12月初,黄山风景区迎来今年首场降雪,在皑皑白雪装扮下,呈现壮美日出、磅礴云海和雾凇景观,吸引了众多国内外游客前来观赏。 “冬雪更为黄山之美增添了无穷韵味,看冬雪、观云海、沐温泉、看日出等,令中外游客领略到冬景之妙。 ”黄山旅游市场营销中心有关人士说。
新常态下,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迈入新阶段,生态旅游产业在经济发展中正扮演着更加重要的角色。 “十三五”规划建议指出,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业内专家认为,安徽省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发展基础较好,生态旅游产业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提升空间。
生态旅游资源富集,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漫步在宽阔整洁的林阴大道,徜徉在幽静舒适的茶园石子路,赏道路两旁徽派风格的民居,品一杯香浓的新茶……走进黟县碧阳镇深冲村,所到之处都能强烈感受到 “生态宜居、兴业富民、文明和谐”的闲逸与舒适。据碧阳镇相关负责人介绍,该村以建设“茶文化体验游、茶制作愉悦游、农家生活品位游”基地为目标,精心打造生态旅游产业。该村茶园面积已发展到1215亩,平均每户拥有茶园5亩以上,各类制茶设备100余套,专事茶叶生产人员占全村一半以上,茶叶占全村整体经济收入的80%以上,茶农的平均收入达到9000元左右。
安徽省是生态旅游资源富集区。森林覆盖率25.8%,湿地面积292万公顷,占全国的4.4%。截止到2014年,安徽省共建自然保护区38处,各类风景名胜区38处,地质公园14个,森林公园53处。 “安徽生态旅游起步较早,产业发展基础较好。 ”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处长魏晓军说,在全国较早启动了黄山、天柱山、天堂寨等生态旅游,并开发了“两山一湖自然绿色之旅”、“皖西大别山生态旅游区”等生态旅游路线。
作为消费的“永动机”,资源消耗少、能耗低的生态旅游产业正成为新常态下新的增长点。近年来,安徽省开展了旅游饭店和低碳旅游景区创建活动,景区车辆实行统一换乘,有计划地转移安置景区常住人口,减少景区接待宾馆床位数,改变企业燃料结构,实行蔬菜净物上山、垃圾下山处理、洗涤用品下山清洗等,开展ISO14000环境质量认证等,景点实行封闭轮休,开展生态修复综合整治。旅游企业运用节能技术和设备,实行污水、垃圾无害化处理。目前黄山风景区已成功入围首批“全国低碳旅游试验区”。
在多轮驱动下,“十二五”以来,安徽省生态旅游呈快速发展态势。仅去年,全省生态旅游接待人次达2.61亿,实现旅游收入2380亿元,分别占旅游接待人次和总收入的68.9%和69.4%。
旅游产品开发单一,各地发展尚不平衡
空中百鸟翔集,云蒸霞蔚;水中甲蟹横行,鱼翔浅底;岸边,垂柳依依,婀娜多姿……这构成了颍上八里河海陆空的三维图景。观音山下,南海金鲤跳跃,吸引了众多游客。碧波荡漾,游船如画。置身桥上,看茂林修竹、平沙落雁,听渔舟唱晚、风语竹吟,一派沃野平畴、美景宜人。你很难想像,这里曾是淮河流域典型的沼泽地,当地人称“过水笼子”。 “1991年大水后,当地人因势利导开始治水,将河洼地深挖扩大水面,推行生态链条式养殖,开发水上旅游,筑大堤、保农田、建景点。 ”该风景区有关负责人说,从沼泽地到风景区,八里河每年接待客流量约在两三百万人,旅游收入超过6000万元,成为生态旅游产业的典范。
不过,放眼全省,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的问题较为突出。皖南地区在黄山、九华山、太平湖“两山一湖”的带动下,生态旅游发展较好;但大别山区、皖北湿地等边远地区,除局部景点开展观光旅游外,仍然“藏在深山人未识”,没有得到很好开发。而一些先期开发的地区,由于规划引领不足,同质化现象严重,低水平重复性开发建设。“重开发引资、轻规范引导,重点上开发、轻面上布局,重观光产品、轻融合发展。”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负责人说,目前突出表现在旅游产品开发单一,特别是休闲度假、康体养生、文化旅游、研学旅游等承载力强、效益高的旅游产品开发不足,导致节假日游客扎堆观光景点,各大旅游景区不堪重负。
欠缺建立系统的环境监测网络,不重视环境保护的教育和管理,也成为发展生态旅游产业的“痛点”和“盲点”。 “有的急功近利,过度开发,不考虑环境承载力,盲目扩大旅游区。有的认识偏颇,开发前缺乏科学规划论证,盲目进行探索式、粗放式的开发,造成很多不可再生的生态旅游资源的破坏与浪费。有的出于经济目的,盲目布局宾馆、饭店等旅游基础设施建设。 ”采访中,有熟知情况的业内人士说,特别是景区索道建设,国际上普遍严格控制,而有的景区甚至建几条索道。此外,人才匮乏特别是从事策划、规划、研究等高级专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极为缺乏,严重制约着安徽省生态旅游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构建生态补偿机制,推动产业良性循环
如今,环巢湖沿线不仅有星罗棋布的湿地集聚人气,一个独具特色的“岸上草原”也迅速窜红,滑草体验、远眺巢湖、升空60米的热气球、逍遥车、赛马、趣味自行车……众多项目让不同年龄段的游客都能找到乐趣。“合肥将整合环巢湖周边森林、湿地、花海、温泉等旅游资源,创建环巢湖国际旅游休闲区和环巢湖国家公园。 ”合肥市相关负责人表示。孙村湿地、滨湖国家森林公园、月亮湾湿地……既发挥“地球之肾”的净化作用,又成为环巢湖沿线新兴的旅游观光胜地。
“当前,纯粹意义上生态保护、生态教育和科学普及功能的生态旅游,很难形成规模市场。 ”省发改委社会发展处负责人认为,应按照统筹规划、差异开发、提升品质、注重效益原则,科学布局生态旅游业态,防止雷同开发、重复开发,坚持生态旅游与文化、体育、现代农业等相关产业融合发展,创新发展观光旅游、休闲度假、康体养生、研学旅游、红色旅游等不同旅游业态,构建形成多类别、多层次旅游产品,以满足不同旅游群体的需求。 “还要提升旅游开发品质,增加创意设计元素,提升生态旅游的参与性、体验性和娱乐性,增强生态旅游的吸引力。 ”该负责人表示。
生态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离不开构建合理的生态补偿机制。“生态补偿的核心价值诉求在于促进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重点在于培植生态要素富集地的造血功能,形成新的产业增长点。 ”业内人士表示,应合理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由开发企业承担一定的生态补偿费用,从企业旅游收入抽出一部分回馈给地方,以补偿当地政府和村民的生态保护费用。加大生态旅游开发管理力度,实行生态旅游区经营许可证制度。生态旅游开发企业要把环境保护目标纳入企业发展战略,自觉承担环境成本。企业用于环境保护的投入可转化为特许经营权,以调动企业参与生态保护的积极性,推动开发和保护的良性循环。
新闻推荐
【编者的话】在纪念建党 95周年之际,为展示全省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贯彻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在各条战线、各个领域取得的丰硕成果,本报今起集中报道部分拟表彰的全省优秀共产党员、全省优秀党务...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