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索隐钩沉释疑解惑——《吉砚书屋文博丛稿》序

黄山日报 2015-10-23 09:02 大字

□ 歙县 张艳红

数年前即闻董建大名,如雷贯耳,甲午以《徽州文博》为媒介,始得谋面。又拜读所著《印象》,一方小天地,百余篇美文,博古论今,六法之妙,尽显其间,心甚羡慕。大暑之日,董建发来《吉砚书屋文博丛稿》(以下简称《丛稿》),嘱为作序,小女自念学识浅薄,又难拂其心意,敬以叙述,并附骥尾。

文博之难,在于博观约取,兼收并蓄。非长久浸润其间,宫墙难入,更不得隐奥。董建舞象之龄从其舅舅、安徽省著名画家柳文田学绘画,虽仅数月,熏染潜移之功不可没。痴迷于秦砖汉瓦、金石书画,汲古不倦,以此为乐,书法篆刻,绘画鉴定,造诣颇深。2001年进博物馆,犹鱼得水,文献作品,极尽浏览,驰骋今古,上下千载,治学论文,研精阐微,奔逸绝尘,不能探其究竟。

文博研究,离不开作品鉴定。一旦鉴定失误,不但损失严重,贻误后人者亦甚多。如徽州文化博物馆藏《戴震题耑江永容像》,2006年,安徽省有关文物专家定为1级品,戴震与江永徽州朴学一脉相传,为徽州文化不可或缺之人物,故不时被某些相关人员和书籍引用。为正本清源,董建首从《容像》题跋时间“皇清乾隆(七年)壬戌(1742)”入题,用大量文献资料考证出戴震与江永初识于乾隆十五年,比题跋时间推迟8年。接着发现《容像》原无“诗塘”位置,“诗塘”部分装裱后人为简单剪贴,以致天头、地头高度比例失调。再者,印章落款“戴氏东原”、“震印”及“壬戌翰林”等,按戴震于乾隆二十七年举人,三十八特召为编修《四库全书》,四十年参加会试不第,奉命与乙未贡士一体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而印文作“壬戌翰林”即乾隆七年,相差三十余年;又,《容像》题跋用行书,而非端庄严谨之楷书,不符合弟子对严师的尊重;又称谓用“东原戴震”,不合仪礼。东原为戴震之字,供平辈及晚辈称呼,对长辈或官员的尊重和郑重其事,得署姓名而不用字。另外,江永蛰居乡里、潜心学问,此《容像》江永着官衣,与其身份与性情极不相符。又参考《清代学者像传》,江永身着布衣,收执书卷,面貌清癯,目光深邃,一派学者风范,绝非《容像》中俗吏形象。终上五点所述,得出“为古代无名氏画像,后为伪造戴震题跋,试图抬高画轴经济价值”之结论。此案证据确凿,考订邃密,层层剖析,引人入胜,历史面目渐浮水面,岂不令人叹绝!

文博的研究,大多由作品而稽考作者生卒、交游事迹、家学师承及题材内容、流传递藏、真伪膺假等。董建对于作品暂不能释者,识藏于心,多方打探,直至豁然开朗,严谨的治学态度,可谓苦心孤诣。如《丛稿·物常聚于所好》一文,所言清末民初歙县画家江彤辉有画作见世,生卒不可考,直至发现养真堂主人所藏山水轴,其中一屏跋“岁在辛酉”,“时年八十又三”,至此可知出生于道光十九年(1839);又见他人所藏自署作于“壬戌之秋”,“年八十四叟”,形成互证。又《南宋〈敕赐黟县灵惠庙额碑〉》一文,所言1989年版《黟县志》载灵惠庙碑为南宋绍兴十七年(1147)所立,碑镌方腊起义军入黟县时秋毫无犯之事。然方腊作为统治阶级反面人物,在当时社会不可能进行正面歌颂。碑藏安徽省博物馆,董建“在辗转求得友人的帮忙后,专程赴合肥”查看, 立碑时间“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尚清晰可辨,可碑文却模糊不清,很难辨识。新编《黟县志》出版后,所载立碑时间为绍兴二十七年十二月,关于碑的描述依旧时所称,即方腊“对百姓秋毫无犯,生灵安业”;可又将安徽省博物馆收藏此碑时间定为1957年。直至看到石谷风《古风堂艺丛——黟县灵惠庙方腊碑刻》一文,才恍然大悟:该碑在1962年10月发现于黟县西武公社上堂山古庙址,1972年入藏安徽省博物馆,碑文有“窃见有庙在地名上堂山,其神谓之胥公。昨方腊等贼入界,保全生灵安业。连年抗旱祈祷,各行大雨……”等内容。石谷风解释为方腊起义军纪律严明,保护人民等事实被统治阶级移花接木看成是胥公显灵,神灵保佑。黟县编辑志书不察,直接采用一家之言,致使疑窦丛生,可不慎哉!

《丛稿》文章大多与徽州文化博物馆(以下简称徽博)馆藏作品及徽州人事有联系,地方资料性很丰富,通过对藏品的分析考证,湮没无闻者由此而彰显,具有拾遗补阙之作用。如徽博藏《至正十二年买地券》为砖质,上刻铭文,为墓主歙县黄义一买地的契约,卖地人为张坚固。此风俗不见地方史料。我前些年回歙南农村参加亲戚葬礼,见有金银包上书写卖地人张坚固字样,说是下棺前烧给地主的卖地钱,可见风俗至今未绝。又此文尊称墓主为朝奉,徽学研究者认为朝奉为徽商特称,而此地券将朝奉的称谓由明清向元推进了一步。曾见方回《桐江续集》卷十《村路有呼予老朝奉者》诗云:“真公真相自难诬,非相非公亦好谀。谁忽谓予老朝奉,心知不是膺称呼。”并自注云:“予旧守郡阶,官朝奉郎。”方回字万里,歙县人,宋末官严州知州,入元,为建德路总管,不久罢官,来往于杭州、歙县一带。此处称“朝奉”,当不知方回曾为朝奉郎,仅为当地的“谀称”而已。可见,朝奉称谓最迟于元代已在徽州出现,可与地券铭文称呼为互证。

《丛稿》收文近60篇,皆为数年间陆续发表报刊者,其中《中国文物报》《收藏家》《中华书画家》《书法丛刊》《文物天地》《文物鉴定》《西泠印社“重振金石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论文集》等国家级、重量级刊物占有相当部分。其未发表者不与焉,又印章与专门书画之类将另结集子出版。王安石曾言:“细甚客卿因笔墨,卑于《尔雅》注鱼虫。”可见文博之难,自古以为之。董建刚过知命之年,年富力强,才学富赡,厚积薄发,上追许承尧、黄宾虹、汪观清之流为俦侣将不远矣。

新闻推荐

黟县古城改造刍议□吴寿宜

眼下,黟县县委、县政府正在积极筹谋黟县古城改造,力争申报成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这是一件深受百姓称道的德政。为此,提几条建议,以便决策参考。一、当下对古城的保护比任何时候都更为迫切,...

黟县新闻,故乡情,家乡事!不思量,自难忘,梦里不知身是客,魂牵梦萦故乡情。黟县,是陪我们行走一生的行李。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