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舒俊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和妹妹随父母来到屯溪那时爷爷已

黄山日报 2015-04-07 10:36 大字

舒 俊

上小学一年级时,我和妹妹随父母来到屯溪。那时爷爷已经从百货公司退休,我们一家四口人当时还没有住房,便和爷爷住在一起。从那时起,屯溪杨梅山徽山路百货公司宿舍便成了我们的家。

爷爷是黟县屏山人,应该算是个文化人,毕竟那个年代能读到高中毕业都还是不错的。他个头不高,但看上去很严肃,让还是小孩的我们看到他便有些生怯。爷爷早年丧妻,一手把四个子女(两儿两女)抚养成人,供他们读完大学、中专、高中、初中,现在想来也是不易的。爷爷和父亲在家时会说黟县方言,可惜我这个没什么语言天份的人至今还不会说,只能听得懂部分。

过了几年,父亲的单位分了房子,我们便从杨梅山搬走了,一起“搬”走的还有爷爷。父亲是爷爷最小的儿子,母亲又是极其孝顺能干的人,爷爷便顺理成章地跟着我们一起生活。爷爷不太讲究穿着,穿得最多的就是那种卡其布的中山装。晚年的冬天,他戴着棉帽、穿着棉衣、系着围巾,手里总会拎着那种徽州火篮取暖;每天还会喝两顿小酒,小瓷酒杯用一个老式却很漂亮的温酒杯装着,他使的是专用的“象牙”筷(因为是那种光滑的黄黄的筷子,我们便美其名曰为“象牙筷”);夏天,爷爷最爱靠在那把旧的竹藤椅上闭目养神。爷爷身体一向不错,大概七十多岁的时候还能一个人背着行李坐火车到外地的大儿子家去玩。爷爷原来还喜欢看报、写信,家里的抽屉里至今还放着爷爷晚年用过的放大镜,眼睛不好时看不清楚字,他就用放大镜照;爷爷的毛笔字、钢笔字都写得漂亮,他喜欢写信,到最后根本看不清楚字了还要写,好像是用铁尺一行一行比着,他再摸索着,依着铁尺的位置来写完一行字,尽管一封信写下来,字已是歪歪扭扭,但那份执着于写信的情却是真的。

我们叫爷爷都称呼“爹爹”,爷爷叫我们为“小把戏”。爷爷有些重男轻女,在大伯、姑姑、父亲他们小的时候,家里困难,大概是怕孩子们偷吃,爷爷总是把好吃的东西锁在一个小箱子里,除了自己吃,还会“赏”给男孩,姑姑她们女孩是没份的,至今姑姑说起来还觉得爷爷偏心眼儿。小时候爷爷对我们倒是挺大方的,平时买了饼干会分给我们吃,夏天还会给我们零花钱买冷饮,我们拎着保温桶屁颠屁颠地跑到隔壁的徽山商店,往往会把爷爷给我们买雪糕的钱拿来买冰棍,可以省下钱买别的零食。

爷爷在世的时候,每年除夕夜是最热闹的,在屯溪的两个姑姑两大家会齐聚我们家,父母亲烧上一顿拿手的年夜饭,推杯换盏间庆祝新年,尽管场地小,一家人围坐在一起显得很拥挤,但笑声却很欢快,爷爷也是最高兴的。那时,我们每隔几年还会到屯溪照相馆照一张全家福,爷爷总是稳如泰山地坐在正中间,旁边子孙绕膝。

爷爷的晚年是幸福的,他爱听广播,有时候兴致来了,会在客厅里走来走去,给我们唱上一段戏。爷爷生前大小便失禁,都是母亲在床前伺候,爷爷心里应该知道母亲对他的好。爷爷走的时候想来是没什么痛苦的,因为是在睡梦中过去的。那年3月的最后一天,爷爷悄悄地走完了他的一生,是悲伤,也是解脱,爷爷终于能和在天国等待了太久的奶奶(奶奶去世得早,连我母亲都没能见上奶奶一面)相聚了。

和爷爷相处了十几年,小时候觉得爷爷可怕,长大了反倒觉得爷爷可爱。转眼,爷爷已经离开我们整整十六年,爷爷和奶奶的遗照仍放在那个爷爷住过的小房间,可是现在不用看照片,爷爷的样子还能清晰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

愿爷爷在天堂一切安好!愿活着的我们珍惜亲人、珍惜亲情、珍惜生命、珍惜身边拥有的一切……

新闻推荐

黟县首家社区“科普之家”开放

日前,黟县首家开在社区的“科技馆”——碧阳镇郭门社区“科普之家”正式免费对居民开放。今后,社区居民在家门口就可以学习科普知识,享受科技创新最新成果。近年来,郭门社区致力于科普社区...

黟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