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家乡事,品故乡情


黟县有对民歌夫妇夫唱妇随二十年

黄山晨刊 2015-03-03 20:10 大字

□ 记者 方姗姗 汪嫒

在黟县,有个爱好民间歌谣的大爷余大铎,现已年过古稀,却依旧每日哼着民歌小调,编曲改词,乐在其中;老伴储福珠则跟随在侧,老头子有了新曲目,她就第一个演唱。夫妻俩夫唱妇随传唱民歌。

余大铎是黟县本土人,一直从事文化工作。1979年在县创研室工作,便有意搜罗一些民间歌谣,为创作提供蓝本。1983年,徽州地区召开关于当地文化保护的会议,会议中指出各地应重视保护当地的民间歌谣。余大铎意识到,必须有人走下去访问记录。由此,他几乎踏遍了黟县所有的农村,上山下乡,深入田间地头,收集记录了近百首民间歌谣。

在宏村的卢村,有位七十多岁的李姓老者,为他唱了一首《送郎歌》,说到这里,余大铎忍不住哼唱起来:“送郎送到枕头边,拍拍枕头叫郎困会儿添;今夜枕头两边滚,明夜枕头滚半边来冷半边……”余大铎说,这首歌谣,将过去徽州女人的生活状况原汁原味地展现出来,过去徽州男人外出做生意,一朝团聚又别离,送别时的依依之情可见一斑。“唱这首民谣的老者已经过世了,我把它记录下来,相信就会有人传唱下去。”余大铎说,正是这支曲子,后来被安庆黄梅剧团看中,拿回去改编成《半个月亮》再公开演出,一经表演,荣获了诸多荣誉。

曲子采回去了,总要有人演唱,余大铎的妻子储福珠永远是第一个为他演唱的歌手。余大铎从农村采集回来整理,储福珠则按照余大铎的要求唱,两个人配合也极为默契。

余大铎说,黟县民歌最大的弱点就是调子平,如同讲话一般。“黟县的民歌,又称为女人歌,大部分都是农村妇女传唱的,调子太平了。”余大铎说,《生男不知娘辛苦》、《哭嫁》等曲子都是如此,过去就原汁原味不加包装地唱出去,但现在为了让更多的人喜欢,他开始了包装改造。按照原始的唱法,但在此基础上,插入一些小过门,就把整个调子显得轻快些,在此基础上,又创办了乡风曲艺团,教一些喜好民歌的人唱。曲艺团的学员一起送戏下乡时,村民都特别喜欢,取自民间,还于民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了。

现如今,余大铎开始了改编黟县民歌的工程,储福珠还是他的第一个演唱者,夫唱妇随。

新闻推荐

黟县供电公司“光明驿站”情牵留守儿童

□ 李忠平晨刊讯 3月3日,黟县供电公司团支部书记倪金杰率该公司青年志愿者来到黟县碧阳镇古筑小学,深入小学生当中,面对面和留守儿童进行了深入交流,教给他们安全用电的知识,并捐...

黟县新闻,有家乡新鲜事,还有那些熟悉的乡土气息。故乡眼中的骄子,也是恋家的人。当我们为生活不得不离开黟县而漂泊他乡,最美不过回家的路。

 
相关新闻

新闻推荐